美章网 资料文库 远程教导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育范文

远程教导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育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远程教导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远程教导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育

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素养的内容

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是指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的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信息化教育思想、知识和应用技能。

(一)思维科学素养

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科学在于研究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方法,这正是教育所必须重视的。我们不仅要注重研究抽象(逻辑)思维,也要重视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的研究,研究一切与人学习有关的思维过程,开拓科学创新思维,总结经验,发现思维的客观规律,构筑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在教育科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是指信息化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总和,二者不可或缺。信息化教育具有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三性(开放性、非线性和交互性)的基本特征,其基本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三种基本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及开发教育资源与优化教育过程。学科知识的传授才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教师要教好本学科的知识,就必须要有本学科的渊博的知识,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并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这样教学才有活源,永无止境。信息化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学科知识二者都是远程教育所必需的。信息化教育的理论知识是教师进行远程教育所必需的工具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进行远程教育所必需的材料知识,二者不可分离。

(三)技术素养

信息化教育是技术性很强的教育实践领域。这里的技术包含着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两方面。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化教育带来网络课程技术、网上虚拟现实技术、视频会议系统、流媒体与视频点播等技术。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教学技术,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情境中采用“任务驱动”或“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强调“协作”,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掌握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针对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提高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四)工程素养

工程是应用,是技艺。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可以直接改变学习者。教师要有工程观念,掌握利用各种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各种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自主、交互充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有工程审美素质。

基于课程驱动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模式

基于课程驱动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模式是以教学课程为任务驱动,让教师深入工作实境,在信息化教育实践中进行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具体如下图所示:

(一)完善信息化教育软硬件环境是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的保障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要进行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化教育软硬件环境。完善的信息化教育软硬件环境,就给教师提供可实境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目前,远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建设好的远程教育软硬件平台,结合自己所教学的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信息化教育能力。

(二)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是以课程为任务驱动的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评价检验的成果就是课程信息化教学成果。因此课程是任务,驱动着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每个教师都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课程来进行信息化教学,在此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是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信息化教学是借助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在信息化教育软硬件环境中开展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进行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情境化培养模式,让教师身临其境,是信息化教育理论得到实践,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资源建设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最终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教育反思与研究是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的深化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不时地进行反思和研究,对自己信息化教育能力进行中肯有效的评价,找出差距,再结合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能力,使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得到深化。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的实施过程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实施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案例学习,获得体验

案例学习,是教师以信息化教学成功精品案例为基础,将自己沉浸到真实教学实践情景中,从中培养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典型远程教学案例的学习,汲取信息化教育的有效经验,从中获得体验,为自己的课程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二)任务驱动,模板式实践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教师们对信息化教学和所要具有的信息化教育能力获得了感性的认识。接着就可以通过课程任务驱动,采用事先设计好的信息化教学模板,进行课程信息化资源整合,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好的信息化教学模板,是各种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应用的整合体,目的是通过设计进行技术学习。教师利用这事先设计好的信息化教学模板,结合自己教学的课程,进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技能。在这种情景式的课程任务驱动下,使教师做中有学,学有所用。

(三)竞赛带动,独立创新

在教师掌握了信息化教育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引入竞赛机制,通过教学资源大赛、教学创新等形式进行竞赛,激发教师独立创新热情,促使教师参与到网络课程和课件的制作实践中,在实践中,使信息化教育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四)课题带动,深入发展

依托课题研究,对课程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和反思,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其原因,得出宝贵经验和成果,针对有效性部分地进行推广和应用。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应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当前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其培养和提高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信息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等八种能力。这八种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加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学科知识三者的融合

要完成有效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技术与学科知识,这三者是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关注技术层面的培训,技术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只有三者融合,才能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效。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加强信息化教育能力自我培养

教师在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强自我培养,不断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这既符合教师的个体差异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教育能力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性的。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应转变教育观念,在远程教育实践中,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优化远程教学过程,实现有效的远程教学。

作者:曾起堂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