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母语教育应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构成,母语教育是存在于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与文化审美。价值的支撑、知识的输入及形式的多样,构成母语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转换观念,更新知识;学习者要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管理者要加强舆论监测与引导,净化大学文化建设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母语教育;大学校园文化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1]。新媒体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人类表达权利的新方式,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冲击。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打破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单一模式,使其向网络维度延伸。大学母语教育是基础语文教育的衔接,是以汉语为核心的语言教学,以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旨在全方位培养国民的言语规范能力、言语修饰能力、言语应对能力、言语感知能力、言语享受能力[2]。它既是一种技能教育,又是一种素质教育,更是规范与艺术的统一。在新媒体背景下,探讨如何将母语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如何从母语教育入手,聚焦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环节,是涉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基础性课题。
一、母语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传媒的发展,语言不再仅仅是形而下层面上的器物与工具,更是文化符号。“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3]。语言文化承载着民族基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背景下,充分挖掘利用语言资源,制造鲜活的具有显著独特性与差异性的语言文化符号,推进母语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激发校园办学活力、提高文化建设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大学核心价值观面临冲击与威胁。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微信、微博等虚拟环境无形中消解了学校与社会的藩篱,大学传统文化建设的管理权威、主导权力被逐渐削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各种文化思潮良莠不齐,一些不良思想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不良的影响。母语教育能够助力大学核心价值教育。“语文作为形式学科,它具有工具性(语言是核心),作为内容,具有思想性或人文性(思想是灵魂),作为综合性基础学科,它是语言和思想统一兼具形式训练和实质训练特点的‘集成块’”[4]。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存在于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文化审美等,它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深入精神层面,让学生“心意上自觉地涵养真诚和谦逊、秉持善性和良知,在行动上自信地追求美好和光明,从而使人真正地成为有道德、有境界、有人格、有个性的文明人、文化人”[5],语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人文性。阅读鉴赏经典名著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使大学生学会在世界不同文化碰撞中兼收并蓄,包容与借鉴,选择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此外,母语教育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与感悟,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助于抵制社会不良思潮,恪守大学精神。因为“不论是鉴赏品位的提高还是对传统文化优劣的辨析能力,都与价值观和思维能力直接相关”[5]。
2.新媒体时代语言功能的变化。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促进了大学亚文化的繁荣。大学生用语言和创造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亚文化,表达了思想观念与价值选择。一方面,语言成为反传统的工具。网络社群故意打破以往的语言表达,采用新奇独特、彰显个性的话语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汉语形、音、义的变异手段,去颠覆、结构、重建,形成更具浓重个性化色彩的语言符号。反传统不规范的语言变体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削弱权威,表达自我,掌控话语权的工具。大学生仿拟影视剧、文学作品、社会事件中的台词或者人物言论,运用各种流行体,与现实学习生活随意拼剪嫁接,自由书写。这些语言变体重形式轻文化,契合新媒体“虚拟性、交互性、强参与性、表现形式多样性、传播者与受众相互平等特征”[6],与“互联网思维”相协调,与娱乐、消费为导向的大众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语言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身份角色确定从而形成群体认同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通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等多极通道并存”[7],大学生通过语言进行自主自觉的个体主动建构,相似个体仿效,群体效应,形成虚拟群体认同。网络社群运用语言营造群体归属感,表达主体体验、情感价值等个性化需求。喜欢动漫的大学生沉浸于二次元、三次元世界,在虚幻的空间里进行认知体验,对非主流的御宅文化、萌二文化情有独钟,这些群体经常使用“宅男、腐女、CP、中二”等词语标榜身份。
3.打破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级教育体系。“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不言而喻,它对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借助于语言、文字等文化载体或中介,把凝结在这些文化载体之上的文化内化到人的心理结构中去”[8]。在新媒体背景下,语文教育模式被打破,语文教学环境与交际语境日趋多元化。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消融学科壁垒,改变传统单一的浅层学习,实现语言学、信息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拓宽母语学习的范围,儿童母语习得、学校母语教学、社会母语运用使母语学习沿纵向延伸。这种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全方位多层级语文教育体系,给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母语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1.价值融入。“语文课程知识具有更加深刻和鲜明的人文意蕴,关乎人之为人的德性养成”[9],母语教育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高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培养人、塑造人。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与网络社会成为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育人场所,包融现实和虚拟环境。按照“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一育人本质链条,母语教育从“语”和“文”,在“器”与“道”层面上,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播信息、影响观念、塑造价值、引导行为。从“语”的角度看,语言作为载体,是最稳定的要素,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历史。文化传承与知识经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身份的识别标志。母语教育能够打破民族国家、地域文化的界限,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汉语正在成为次强势的全球化语言”[10],在语言使用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华语社区的相互影响不仅更为频繁、更为显著,而且有了‘大华语’理论的支撑和有关执政当局的支持”[11]。全球华人社区同根同源,这种身份认同逐步扩大为文化认同。站在“文”的角度看,从以往的“小学”到如今的汉语言文字学,我国的母语教育自古至今,都十分注重经典篇章的阐释与解读。这些典籍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与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高校发展的巨大驱动力。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含在母语中。母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富有生活气息与人文性。母语教育“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包括仁爱精神、国家民族意识、主体人格精神、和谐精神、自利精神等),从个人价值认同、社会价值培育、国家价值塑造三方面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支撑,使大学生成就个体生命体验与文化传承。
2.知识融入。母语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普遍感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判断分析、综合概括等的认知能力。具体而言,针对新媒体环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言语规范和母语审美感知等系统的知识输入。网络对母语规范形成冲击。大学生早已习惯在网络上沟通,网络语言自然会融入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中。母语教育应该提供语言规范知识,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是规范形式,具备对错误的辨析能力。知道言语行为规范,知道如何把握语言规范教育与语言创造性教育之间的尺度,如何在遵循普遍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创新。此外,还需要培养母语审美意识、言语修饰能力。具体而言,修辞学、语体学知识能够使学习者具有言语修辞能力,针对不同语境,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段强化语言表达效果、增强汉语美感。灵活运用母语更鲜明有效、优美生动地传情达意。3.形式融入。母语教育的存在形式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标语、宣传口号、宿舍教室的墙壁文化、板报文化、校训等校园文化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涵盖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样,如开学迎新有“欢迎萌新”“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啦”,女生节有“你微笑的明媚,VR怎能模拟?你笔下的温情,大数据怎能分析”,这些标新立异的语言形式强化了情感表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一些高校的社团活动充分利用语言资源,将之与民俗、艺术融合,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徐州师范大学悠然诗社、淮阴师范学院采菊诗社、陕西师范大学秦风诗社等大学校园社团按照平上去入的调值,依声调谱旋律,遵循古方言区吟诵规律和发音方式,吟唱古典诗词。融会贯通古今,弘扬传统文化。母语教育是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一些高校利用地域语言资源———方言,将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凸显校园文化的个性。如南昌大学成立赣剧文化艺术中心,华中师大传授汉剧、荆河戏走进长江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引进怀邦、二股弦等豫剧。这些富含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被注入现代意义,重新焕发生机。
三、母语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教育者转换观念、更新知识。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权威,重构了师生关系,作为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观念要转换。“从教育的主导者向教育的引导者和辅导者转化”[12]。不能一味地约束限制大学生,而应该尊重他们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主体权利,充分挖掘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简单的道德说教与榜样塑造,难以对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应该“疏而不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使青年健康成长。知识要创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针对信息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构建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母语教学及学习者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维立体化资源体系,从而挖掘文化内涵,更好地提供多元性服务。从听说读写各项具体标准与目标,明确规定大学生学会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电子媒体,准确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技能。如大学写作课应该加强跨文体写作、可视化写作和新媒体写作等三种新型写作方式的教学。汉语交际与表达训练中可增加新媒体信息评论。
2.学习者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网络的交互性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播参与者、创造传承者,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对新观念、新科技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他们的作用应被发挥出来。网络的复杂多样性、开放虚拟性要求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应该自育育人,充分发挥主体性,进行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应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思想道德、情感价值、消费观念、心理素质、知识结构方面,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具体而言,在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信息辨析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正确认识自我。虚拟的人际关系更方便快捷,但更复杂脆弱,稳定性更差,大学生不能一味沉浸于虚拟世界,不断修复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通过学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现实世界在集体中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其次进行自我调节与监控,有些大学生年轻气盛,易轻狂冲动,情绪失控。不能因为网络的虚拟隐匿性,随意发泄私愤,发表或散布不实言论。最后培养自我的批判思维,对所获取的知识与海量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合理判断,分辨出正确与错误、科学与伪科学,有效筛选提取真正有价值的真实信息,更加准确地提出新理论与新见解,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并付诸实践。
3.教育管理者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净化大学文化建设环境。新媒体的日益普及促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亚文化层出不穷,主流文化话语权被削弱,同时大量违法、有害信息得以迅速、广泛传播。大学生受不良影响,价值观的选择与判断容易出现偏失,误入歧途。这些都给校园文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教育管理者应该加强舆论监测,用法律武器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通过行政干预,组织、规范语言教育,在宏观管理方面,从规划设计到评估考核,对母语教学进行科学指导。借助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秩序,为构建校园文化语言符号体系提供健康的舆论环境,对那些为追逐经济利益,故意使用或盲目滥用污言秽语,污染语言环境的现象进行干预。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网络空间法治化。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洪宗礼.语文整体观的哲学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8(1).
[6]吴亮.新媒体时代方言电影的发展与问题[J].电影文学,2017(9).
[7]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9]张铭凯.语文课程知识研究的迷思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10]陈珞瑜.全球化背景下运用语言规划提高汉语国际语言竞争力[J].语文建设,2012(9).
[11]刁晏斌.从“华人社区”到“全球华语社区”———两岸四地语言差异与融合研究观念的演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12]蒋广学,张勇,王志杰.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作者:吴亮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