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校园文化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载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是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文章在分析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丰富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相关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校园文化载体;考核机制;人才队伍;具体实际;创新
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形成符合当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①。寓于校园文化载体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直接灌输给中学生的,而是伴随着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学校园文化载体是指以中学校园为空间,能够携带和传递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文化产品的总和。
一、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得到了加强,表现在:物质文化载体建设显著提高,部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打造校园的实体环境中,如科技馆、数字化图书馆等,这些文化场所的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发展兴趣、崇尚科学、追求新知的激情。精神文化载体不断加强;理论上,广大学者从文化载体的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实际操作中,中学学校几乎都注重开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文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等,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有的学校利用历史渊源延用与国内知名大学相同的校名来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制度文化载体建设如火如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多层次的校园制度文化体系,如各类章程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等;也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机制和评比机制,为师生的言行提供了评定的尺度;同时配备了相应的德育队伍,确保制度的落实。
二、校园文化载体发展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突出,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没有正确的方向引导,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许多学校盲目地耗巨资投入到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中,形式上过于隆重而忽视了内容的丰富;有的学校又过于轻视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认为搞好教学与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没有多大的关系,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方面不关心。
(二)发展不够专业,人才短缺。推动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打铁尚需本身硬”,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最建设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工程。目前,许多学校文化载体建设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偏低,创新能力不强。致使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难以展开,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载体事业的发展。
(三)创新力度不够,啃老现象突出。内容创新是文化载体创新的核心,然而目前中学校园文化载体传递的部分内容过于陈旧,“新瓶装老醋”的现象较多,山寨现象比比皆是;没能够准确地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中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内容供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期待与对策
中学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应在增强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中学校园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不断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将校园文化载体纳入学校发展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校园文化载体发展从目标、过程、结果到效果的评价考核机制,使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更刚性、硬化;二是从学校的需求、技术、发展等层面入手,发掘出一条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主线,并建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评估机制,确保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科学性;三是将校园文化载体的发展纳入学校的综合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质量的重要内容,以确保校园文化载体的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学校园文化载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人才队伍方面存在着“不专业、不专职、不创新”的难题。要解决好人才队伍存在的难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着力建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对其的业务培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其更好地为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第二,强化对学校文化载体建设的引导,使本校的文化载体建设有经费有阵地,达到岗位更有吸引力,职责更加明确;第三,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用人环境,使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在竞争中达到自我发展。
(三)增强创新意识。中学校园文化载体开发过程中,创新性是重要的原则。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更多的诉求。因此,文化载体的建设者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关注教育主体的实际需要,抓住教育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强文化载体的建设。第一,赋予传统中学校园文化载体新的内涵,为陈旧的校园文化载体寻找现实的立足点,并对其进行重新包装,以增强这些内容的现实感,使校园文化载体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的科研能力研究,不断创新校园文化载体的内容,发掘时代典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充实中学校园文化载体的内容。第三,充分利用中学校园文化载体的新途径,网络途径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途径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途径的新载体如APP、微博、微信、主题网站、家校通等传播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
参考文献:
[1]王南甫.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功能及创新[J].学理论,2009(30).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9).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0).
作者:周丹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