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管窥当代大学文化建设范文

管窥当代大学文化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管窥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管窥当代大学文化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来讲,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而重要。

其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的强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是一支重要生力军。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和创新作为大学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这就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强国的使命,特别是高校要建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事实表明,中国作为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始终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攻、谩骂和渗透的重点对象。苏东剧变事件发生以后,四处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西方社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大肆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制度妖魔化。在造谣诽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他们推行“西化”、“分化”中国之文化战略,在中国刮起一阵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高校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重灾区。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严重冲击,在一些高校师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念动摇,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文化思潮的多元化,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意识形态领域里指导思想一元化与价值观念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遇到激烈的挑战。为此,加强高校先进文化建设,巩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注重宣传和善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让广大师生员工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中提高鉴别力,增强对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自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和信心。

其二,为了建设自主创新的国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办好高等学校。为了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自身科学发展,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特别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认同,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更加自觉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大学的风格,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突出各个大学的办学特色,为大学科学发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在国内外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新水平,”为国家的事业、民族的振兴培养大批栋梁之才,为全面履行高校“传授知识、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四大职能作出新贡献。”

二、新时期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所大学要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的灵魂。“中国的大学精神文化应该体现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要有政治方向,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借鉴西方及世界其他文化的先进因素,形成独具自身魅力的精神影响力。”[2]从总体上来说,新时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一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要体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三要体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自觉

实现大学文化自觉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大学文化发展的方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从哲学上分析,在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自觉的主体是高校师生员工,他们是大学的继承者、建设者和开拓者,学科建设、专业拓展、新专业的创立、专业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等等,都是来源于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与实践。广大师生员工是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大学文化是高校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而形成的,只有作为高校的成员对自己的大学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对社会其他文化又有了较清晰的了解,才能实现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在高校就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大学文化自觉的本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大学文化自觉的核心;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大学文化自觉的关键;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平,这是大学文化自觉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师生员工的思想,从而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广大干部和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办大学、管大学、教大学和读大学,不断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二)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使之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成为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主要阵地。首先,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成为学习、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人。高校理论工作者既要带头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自觉研究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要带头上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深入师生员工联系实际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其次,高校党员干部要成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骨干力量。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领导者,也是学习、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示范者。高校党委要在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中,完善领导体制,扎实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并注重密切联系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不断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再次,要引导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广大师生是否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广大师生不认知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就会失去“核心”的作用,引领就会成为纯粹的口号。特别是在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当代的大学生先进模范典型,通过解读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生动具体,让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动,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产生发自内心的认知认同。

(三)大学校训的凝练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身来说,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教育者的苦苦奋斗、探索,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凝练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大学校训。大学的校训乃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华。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真理与你为友”;芝加哥大学的校训是“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英国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圣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校训是“繁星纵变,智慧永恒”;我国北大的校训是“兼容并包,敢为人先”;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等等。从这些著名的大学校训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共同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这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知识、珍视人才、热爱自由、启迪智慧、引导人生。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特色品格。高校应当凝练自己的校训,以引领大学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铸造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四)创新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系统建设

大学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要形成这样的思想共识,即让师生员工明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只有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规范,注重个人的道德人格修养,才能共同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

第一,要不断加强大学人文精神的建设。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仍然存在着一种相对重视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与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工科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与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校园人文教育氛围相对淡薄。这些高校往往侧重于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建设大学文化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是知识汇聚、思想交融的殿堂,也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汇聚地,广大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要在教师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大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研究精神,广大教师要引导他们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使他们尽早接受学术气氛的熏陶,提高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展现当代大学生忠诚事业、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探讨,从深层次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第二课堂”为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理论教育、文化修养、艺术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升华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使其道德人格的形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要不断创新和健全大学的制度文化

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的引导下,社会主义大学必然会产生具有时代性、创新性、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而这种崭新的办学理念又会促进校园制度文化的发展,建设科学、民主、高效的大学制度文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的养成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以法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纪律意识、制度意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必须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学者专家在治学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干部选拔、工作人员任用的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模式。

第三,注重加强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大学校园行为的建设,是对当代大学师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师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言行举止、传统习惯,以及教风、学风、校风等。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行为规范和塑造方面。其一是以教书育人规范教学行为。要求广大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治学行为严谨,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学生,以高尚的文化品格达到育人目的。其二是以活动育人规范校园文化活动行为。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活动、学术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宣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当前特别要重视大学生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学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支持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融入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主流,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业上进,能力提高,生活有序,陶冶情操。其三是以自我修养教育规范日常行为。从管理方面要求大学生要严格遵守法纪,在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接物待人等方面要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礼讲诚信,处事讲公正,修身讲自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明品行,为形成和谐的文化校园增砖添瓦。

第四,积极创建全员育人的和谐文化氛围

办好大学教师队伍是关键。广大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还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管理中来,在接触大学生的过程中加深了解,准确地解读其心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增强教学效果。大学必须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着力培育和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勤学务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对大学的校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必须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要通过管理过程,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施加教育影响。完善渠道,加强沟通,积极构建和谐的学校信息交流网络,使学校了解学生,也使学生更了解学校,从而营造一个团结、进步、友善、和谐的大学文化环境。

作者:王金华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