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园文化的育人成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深刻认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大学个性特色的重要表现。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其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丰富多彩、格调高尚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影响和激励。校园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愉悦功能外,还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引领功能
“在校园文化的功能中,价值引导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它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要求,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进而对师生进行精神、行为塑造,形成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的认同,积极贯彻在自己的言行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对师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使高校师生的治学理念、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价值引领还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世界,认识人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一切挑战,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情操陶冶功能
主观的自觉和环境的熏陶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高校是知识的殿堂,人才济济,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理应超前于社会文化并引领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应是一种精神气候和氛围。其主要内容应是对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这种高层次的文化环境中,师生心灵、情操得到净化,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校园文化所传达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办学思想。柏拉图说过,文化“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三)行为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的行为约束功能,体现在显性和隐性两方面。显性的是学校根据国家法律制度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想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仅靠学生内在的自我引导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学校的制度和规则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调节和规范学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约束功能的隐性的方面则体现在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对学生心理、态度、意识等方面的规范上。在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风尚理念的示范和影响下,学生会把外在的规范内化成自觉地遵守。所以,优良的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对师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塑造他们的精神和理念,促使师生自觉按照规则要求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大学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高校特有的精神内涵与品质,“没有文化的大学称不上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和积淀。建设校园文化,既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对自身进步发展的把握,又要坚持以人为本,有对大学责任使命的担当;既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适应青年学子的身心特点;既要在校容校貌上做文章,更需在内涵上下功夫锤炼;既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也要在校园仪式上有所作为。
(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确保校园文化的导向性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氛围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一定的挑战,表现为少数大学生政治意志淡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集体主义观念弱化,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认识不够。学生社团中更多的是兴趣爱好之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数量和影响上处于明显弱势,社会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在大学校园有一定市场。为此,在高校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正确的引导,处理好主旋律和多样性的关系,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嵌入大学素质教育之中,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思想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努力拼搏中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三风”建设为切入点,致力于培育校园精神
校风、教风、学风(简称为“三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办学风格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长期积淀,也是一所大学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导向性,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动力。校园精神向学生注入丰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理念,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教风是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优良的教风体现为教师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健康成长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风既是指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力,帮助其战胜各种困难,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以校风、教风、学风为突破口,自觉加强“三风”建设,弘扬合乎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塑造校园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作者:叶晓藜夏向东 单位: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