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范文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材,达到读写迁移

(一)从仿写入手,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学会迁移

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学习一些表达方式。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段落的时期,学习句式表达上,《荷花》一文是个好范例。《荷花》一课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特别是描写荷花生长美丽姿态的句子,特别适合仿写,正值春季,各种鲜花盛开,是学生观察的好时机,于是我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公园中的各种花卉的不同形态,有的同学观察迎春花,有的同学观察桃花,学生观察到有的花还是花骨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完全展开了。通过对句式和花的形态的分析,结合学生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

(二)发展思维,展开联想,进行扩写和改写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写和改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要有根据,符合当时的情景,顺应情理。文本里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对话或故事的情节以及场面,在阅读教学中都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并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写或改写。如对古诗进行改写。《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诗人用清丽的笔调,把我们带到了明媚的江南小乡村,通过让学生改写《村居》,想象春天里儿童在乡野自由自在放风筝的情景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回忆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了改写之中,在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在美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欢乐。

(三)从故事的结尾入手,进行续写

有的故事的结尾能够引发人想象的空间,以结尾为切入点,进行创造性地续写,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练习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教材的结尾给学生提供了续写的空间,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例如《狮子和鹿》主要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是可以转化的。教师可启发:你想一想鹿有了这样一次经历之后,它的想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鹿,你今后会怎么做?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他们会滔滔不绝的讲故事。这样恰好给了学生推测或想象的空间。

二、运用课外阅读教学,内化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要求,不少于145万字。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为的是让学生多读,多感受生活。但多读还不行,还应多写,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所读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创编童话、寓言、故事等,可以让学生讲述成语典故,利用阅读课进行名著导读,读完后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进行读书笔记展评。在故事讲述、知识竞答、作品推荐、心得交流、童话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练习表达,真正把文本的语言内化于心。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内化文本的语言,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修改习作,以读评写

一篇习作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修改,可采取自己阅读自己评价、互相读互相评价或者指名读、集体讨论评价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通过读习作,自己发现作文中的好词佳句或者是问题,进行讨论、修改。为了调动学生阅读习作、修改习作的积极性,上讲评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在读自己或别人的习作的过程中往往带着一定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便会发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在书写时字迹潦草,连自己也看不清;有的学生写了错别字,读着读着便不由地笑出了声;还有的同学句子写得不通顺,别人读不懂。通过读,这些小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读纠正了作文中用错的标点。一次在讲评作文课上,一位同学的作文写得好,我让她读给大家听,题目是《我喜欢的一种植物》。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着急地大嚷:‘不好,花被小猫踩坏了。’”她读得很有感情,心中充满了对花的怜爱,可惜的是我发现她句尾用的是句号。我随手把这句话写到了黑板上,并写了一个大大的句号。她读完了,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篇作文写得很好,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可是写自己喜爱的花都被小猫踩坏了,我却感受不到她急切的心情!”“我很喜欢那盆花!”“可是你用的是句号!”“哦,你提醒了我,应该用感叹号!”这位同学恍然大悟,我适时让学生对比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标点在作文中发挥的作用,也让平时“一逗到底”的学生改变了做法。读写整合,提高写作能力,把阅读理解的思路同写作构思的思路统一起来,抓住读写整合的连接点,读写整合,读写相长,使读与写的训练互相渗透,相互整合,这样,读写对应,就能使学生读写能力互相迁移、相互促进。

作者:孙云云单位:河北省廊坊铁路学校

第二篇

一、教学方法的改观

(一)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纪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尚未有全面清晰的概念,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发挥好引导的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很有跨越性,多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多在感性认识阶段,独立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所以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后,根据不同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以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兴趣对一个人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多设置一些课文情景,以情景的模式还原课本中的人物关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是比较简单的,语言简练,中心比较明确。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活泼好动,活泼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安静老老实实地坐一堂课的时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所设置的情景模式中体验文章的主旨思想,这样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往往更加良好。

(二)重视新的教学方法的融入

教学方式是传授知识的手段与方法,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方式的选择更要贴近学生的天性特点。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赞扬学生,通过这样的赞扬,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赢得教师的认可,同学的掌声,都会激励着学生向前进步。学生从中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这样更多的学生会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而同样积极努力,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就有了保障。同样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游戏方式教学,小学生天性好玩,对游戏的兴趣往往高于其他一切。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便是“寓乐于学”,就是一种快乐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任务与游戏模式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状态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又得到了玩游戏带来的乐趣,必定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效率也能够显著提高。在课堂氛围提高方式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当然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传统板书的单调的乏味,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犯困,而多媒体的运用就能积极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让教材中文字的描述变得立体起来,比如对于描写鲜花盛开、春天美景的文字,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够播放合适的素材,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课堂的良好气氛也能够保持住。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有效地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总的来说比较开放,它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它不像数学科目,只要掌握了公式掌握了原理就能够学好。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一种感觉,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对于某些文字,有感觉,有想法,很多情况下就能理解好这个问题。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多保持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小学生对于语文的感觉,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有哪些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来,这样便于我们进行改正,能够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同时注重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的,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够薄发。所以,在基础小学的教育阶段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十分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正在不断进行中,这对于我们教学方法不断提出着新的要求,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鼓励教师在一个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为学生讲授知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从观念上改观“师道尊严”的旧观念,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互帮互助的融洽关系,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发表言论,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氛围,保持小学生学习的最大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发展自己,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从而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和保证,不断地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贺守礼单位: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新联逸夫小学

第三篇

一、扣紧教材切合学情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找准教学的重难点。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并据此作出教学安排时需要很好地结合学情。只有很好地结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预见,教师如果不是从自身的学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是机械地照搬某些教学参考上的案例。那么,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将陷入混乱:要么就是教学难度太低或是太高,学生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要么就是把本来应该是教学重点的东西撇在一边,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在无谓的知识点上。从教学重难点出发设计的课堂练习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方向和效率是很重要的。就目前教学的形势来看,较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重点先来个“热身”;接下来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最后再由教师做评价小结。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学习过程效果是良好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环节都要通过练习来体现。所以,课堂练习的数量要适宜,质量要高,难度要适中。而相应地,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表现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二、联系生活培养兴趣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割裂数学与生活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把教材拓展延伸开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要尽可能地让题目更具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或者是乡土气息。这样的话,学生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保持新鲜好奇,参与热情高。更重要的是,这种练习会很好地激励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完成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延,拓展了数学学习的空间。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数学问题是很容易转化为生活场景的,而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转化是很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比如,在教学“余数”的时候,我发现不管我在课堂上做多少示范演算,学生就是对这个概念不甚理解。后来,我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小小售货员”,让学生去尝试扮演一下顾客与售货员的不同角色,让他们在模拟购物和找钱的过程中去体会“余数”的概念。我发现,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转变,学生在笑声中很容易地就完成了对知识难点的突破。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尽量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尽可能地考虑到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发展思维鼓励创新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尽可能地在发展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上,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合作、探究、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甚至是归纳、演绎、类比等更高级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围绕一个或是几个知识点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全面的思维能力。坚决避免利用单一的题型机械地训练学生,摒弃“题海战术”并美其名曰“熟能生巧”的落后教法。当前的教育形势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无限的便利,书店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课辅材料,教学网站上共享的教学资源更是名目繁多……面对这样大好的局面,我们有些数学教师因为贪图便捷而对教学资源不加选择地简单复制,这样的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是不好的。较好的办法应该是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对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大胆取舍,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利用课堂练习完成教给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并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就好比是对运动员的训练,只有数学教师的课堂练习科学合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才能有保障,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简敏捷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