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使用填鸭式的方法展开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仅影响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此时,教师有必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等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合作探究

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数学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言,影响相对较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快速高效地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较为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记住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师应该把握的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脱离或者是偏离有关教学目标的情况,继而导致了如下常见的问题:首先,很多教师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这些教师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机械灌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而并不能积极地在课前引导学生展开预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活动。这种情况之下,其实,教师便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总结数学规律的重要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解决的动力,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从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情况来看,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丰富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对全面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的重要性。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性的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最后,从作业的设置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千篇一律,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甚至会出现作业内容目标性不强、针对性不强这样的不良情况。

二、优化数学教学活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课前预习能够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梳理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带着问题学习,对于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初步的把握,也更能够清晰地梳理数学知识的脉络。在预习过程中,更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教师则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例如说,在《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习惯和特点,为学生安排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预习任务。比如“在日常购物当中,你是否观察过,超市当中的物品摆放是有规律的呢?如果有,又是以怎样的规律摆放的呢?”借助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分类整理知识的概念。更是可以直接在课堂当中为学生播放一些微课视频,这对于学生而言更利于接受,且能够使学生掌握自主预习进度。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也要避免直接说课下预习,而是要做到预习任务布置的针对性。另外,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类的任务时,不仅要为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任务的要求,还应该结合学生基本的学情以及教师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的疑点问题的预设,来进行有关的学法方面的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将相关的预习方法标注在给学生所下发的预习任务清单上。这样,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才能够更有针对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的课前导入方法仍然相对单一,而数学知识的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学习起来往往兴趣泛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前导入方法的优化,采用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课前导入方法,如问题引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营造更加充满悬念和趣味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说,在加减法相关知识的教学当中,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比如说,教师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方式,薯片5元、巧克力8元、面包3元,一共给营业员20元,问还剩多少元呢?从而引发学生加以思考。通过这种视频和场景设置的综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快带动起来了,甚至是直接回忆起了与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的场景,最终所能够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加理想。[1]当然,针对上述这一教学案例,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激活学生的参与活力,并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视频导入时,可以通过自拍的形式,将自己进行购物的情景通过班级当中的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在教室自拍的这个视频当中,比如要去菜市场买菜,生菜3元、黄瓜5元、西红柿5元,总共给了售货员20元,问还剩多少元?由于在该视频当中,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老师加入,他们很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老师买了什么样的菜,具体的菜的价格以及最后还剩的钱等等,从而对于激活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学生只有主动深入地投入到各种数学活动当中,才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当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式的方式展开学习,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他们合作性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关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进行小组分组的基础之上,明确每个具体成员的具体的任务,并且要对每个小组的组长提前进行培训,使组长充分发挥其统筹安排整个小组活动任务这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次,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发挥好自己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的作用。例如,教师应该走到各个小组当中,去了解学生目前的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在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突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等。例如说,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之后,教师则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展开讲解,补充学生所没有提及的内容。借助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既锻炼了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更是实现了对数学知识更加透彻的了解,也有效培养了自身的数学思维。[2]

(四)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

最后一点则在于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布置更加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而不少教师会忽视这一点,认为作业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把握而言没有多大效果,因此在作业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当中往往敷衍了事。这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言十分不利。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有必要在基于学生学情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使作业发挥更大的效果。例如说,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作业的布置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类作业:寻找生活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并尝试使用生活当中的材料自主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制作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带到课堂上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制作的过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是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这种作业形式,既巩固了学生课堂当中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又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效锻炼。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采取多个方面的措施改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十分有必要。具体而言,要做到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准备工作,且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更多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此展开了分析,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47.

[2]林兆辉.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09.

作者:高蕾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