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对策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对策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习惯于自己占据着课堂的主导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者、不可反驳的。由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教育活动、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素质教育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数学教学理念、教育模式,科学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小学生的鼓励、表扬、肯定,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专注地探究数学问题,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能、方法、技巧,体现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地位,构建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转变教学方式的意义

(一)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转变应试教育理念以及数学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数学理论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想象、合作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去分析数学知识、数学问题,锻炼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多层面、多角度去探究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感悟与情感体验。

(二)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导者,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状态,缺乏参与数学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待提升。只有转变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小学生围绕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学学习进度,科学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教育活动、教育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数学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营造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中,只有转化数学教育方式,才能够让小学生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之中,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之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之中,一直都是教师单方面灌输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只有转变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之间才能拥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共同营造趣味性、探究性的数学教学氛围,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科学设定教育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围绕教育目标,灵活设定数学教育任务,让小学生有目的地探究数学知识,从中来解决重点、难点数学问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设定教学任务之前,教师要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并在目标设定中不仅要展示出学生需要学习的难点、重点知识,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积极探究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构建互动式的数学课堂活动。教师要通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分析出数学知识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中归纳规律与技巧,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结合学情精心设定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体现自主学习、提出质疑、交流探究等内容,结合学情精心设定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使他们在交流探究、合作学习中更为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素养。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一定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数学知识形成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要具备程序性、逻辑性,引导学生周密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要全面化、具体化,在备课阶段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防止在数学课堂中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要注重设定开放型、发散型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动机,使学生在共同合作之下完成数学任务,从中总结规律与技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定一些新颖的问题情境,并借助于数学实验与问题探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绪始终处于一个质疑状态之中,拥有较强的求知动力,使学生在辩论、探究、合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学习。另外,教师要适当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先让学生投入注意力去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再循序渐进增加数学教学难度、数量,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这样,小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加自主、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重视精讲多练,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让他们可以跟上数学教学活动进度。教师在提供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讲解、测试反馈,有系统、有侧重性展开数学学习指导,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融入新课标理念,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探究的技巧,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教材知识。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讲解完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借助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实现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同时,教师要融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思想方法来开展课堂学习指导,让学生深入挖掘数学理论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科学精神,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提升综合学科素养。教师要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讲解数学知识,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讲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典型故事、生活案例来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让他们了解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人文内涵与知识形成过程,实现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际、形象和抽象的融合。教师要选择一些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他们在手脑并用中理解数学知识,锻炼知识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指导的有效性。

(四)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激励性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后知识总结过程中融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自主投入数学知识总结、归纳之中,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讲解完数学知识之后,教师要设定补充漏洞、课堂总结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数学知识,从中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强化对学生的鼓励,增强小学生参与课后知识总结、归纳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补充总结阶段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理解知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促进其全面发展。评价具备较强的激励性,教师除了要检测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闪光点,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与自主学习,并展开多视角、多角度的评价与分析,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适当对课内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构建完整数学知识结构,深化数学科学思维、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而且,教师要利用数学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提升学生、发展学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科学设定诊断性数学教学评价,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因材施教。在激励性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活动,实现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之间的相互统一,合理调控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要利用形成性评价,实现数学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与学习状态,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与方式,让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查漏补缺,调整学习进度,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概括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灵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一切围绕学生的数学学习困惑点、需求点、兴趣点,科学设定数学教学目标和方案,让学生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从中获得更多的提升与成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师要提升自我综合教育素养,多多学习新的数学教学理论、教育方法,给予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学习体验,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巧。

作者:侍青霞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