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有效性教学小学科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从教师方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展开,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顾三维目标的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日后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各个部分,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物质的变化》这一课,在设立目标时应该包括知道物质变化分为两类,一是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第二类是仅形态发生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变化;能够对两种变化进行判断;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知道物质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1.2统筹整理教材的资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书本,通常是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再进行施教。随着新课改在各地的实施,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它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但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如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科价值观,应更关心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不是局限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中。教师对于教材的结构体系要认真研读,找到其中的难点及重点,设计好的教学顺序,对教材进行加工,将教材内外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以便学生的理解。例如在五年级的科学教材中有一部分是介绍运动和力,在教材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垫圈拉动小缆车运动,垫圈数量不同小缆车的速度也不同,但是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学生肯定很难回答正确,他们只知道和力有关,但是对于力的大小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只有在学了这一单元后边《力的测量》这一节对力的大小有了明确概念后在回答时候才能更准确,并且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在讲授力的测量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首先测在第一课使用的垫圈的力,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带领学生复习到第一课的内容。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掌握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讲学环节提前或推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从而根据教材培养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1.3认真挖掘教学需要的资料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多为探究型,有些材料实验室不一定有,所以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掘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帮助学生认识更深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岩石和矿物》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石头,教师在课下也多收集一些不同的岩石,让学生通过对比岩石之间的不同充分了解岩石,有利于之后研究岩石的组成。在《新的生命》这一单元中,会讲到各种各样的花、种子、果实,教师可以收集多种常见的花及其果实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学生亲自对果实进行切、剥,就会发现果实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学生通过亲自接触教学中涉及到的材料,将会对学习的内容掌握起来更得心应手,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从学生方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1让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学习能力比较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首先,科学教师应该在讲解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准确捕捉教材中可能出现的趣味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对未知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也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科学教师应该重视导言课,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另外,教师在讲解之前还应该准备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程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解《沉与浮》这节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明白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准备好清水、水盆、橡皮泥及马铃薯等,在讲解橡皮泥的沉浮时让学生可以切身地观察到橡皮泥在水中的实际情况,然后用橡皮泥做一艘小船,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橡皮泥在不同形态下的沉浮区别。同样,在讲解马铃薯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使用马铃薯进行实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马铃薯沉浮状态进行探索。通过运用这种实验的方式进行科学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对科学课程产生兴趣,从而便于以后的教学。除此之外,小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英雄崇拜主义思想,科学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科学的历史相结合,对学生详细介绍在此方面有很大成就的科学家,给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一个榜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督促作用。
2.2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生活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中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要在学生中树立一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利用现有的教材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通过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到所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如《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列举一种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生物,但每个同学说的都不能重复,然后让同学们各自扮演自己说的生物,模仿生物的动作声音,把“植物”和“动物”分为两组,再把有关系的生物进行更详细的分组,如猫和狗都属于哺乳动物,而大雁和麻雀则属于鸟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己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学习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
2.3小学科学教师的指导作用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然而单纯的自主学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学生很难收获重要的知识。这时候就应该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为学生提高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监督指正,避免学生产生知识误区。另外,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反馈,并通过学生反馈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针,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指导外,教师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良性竞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小结
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己任,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作贡献。
作者:王旭单位: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