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小学科学教课的构思范文

农村小学科学教课的构思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小学科学教课的构思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小学科学教课的构思

一、教师没有留给学生纠错的时间和机会

《热起来了》一课,在“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这一环节时,全班学生每个组测量的温度都不同。虽然允许有误差,但不至于每组都不一样。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停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入这么大?是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有问题吗?是温度计本身有问题吗?是学生手握着衣服,带有身体体温导致读数不准确吗?老师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重新进行测试。只是我们上课的老师过于心急,生怕教学时间不够,把结论直接给了学生。感觉是在赶着学生上课,一个环节完了,马上继续另一个环节。

二、热闹、肤浅的实验探究活动

现在摆在我们科学老师面前不争的事实:该观察时学生在玩耍;该汇报时学生在观察;该倾听时学生在交流;该交流时学生在闲谈;该疑问时学生没深思……学生探究场面热闹,实验局面难以调控。

三、实验材料的选择不适当

有位老师在上“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这一环节时,本来应该准备几件衣服,但老师就让孩子们脱下穿在他们身上的外衣,来测量衣服的温度。测量出来的衣服温度让温度计度数升高。因为衣服上还带有孩子的体温。本来是想证实衣服不能增加温度,只能起保温的作用。结果事与愿违。反而误导了孩子,把原本简单的事实复杂化了。针对上面六个课堂案例片段,引起了笔者的如下四点思考。希望对我们的老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处理,掌握灵活机动权

教材专家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较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结构性,而很难顾及不同区域学生的具体学习情景和条件。教师要灵活处理,以优化教学条件,获得最佳效果,创设最佳情景。教材上的内容暂时不能上的、没有条件上的或者不会上的先跳过去再说,把后面能上的内容先拿过来上。以后可以上了、有条件上了再回过头来上。总之,授课顺序、时间,教师要注意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甚至可以允许离开教科书上科学课,可以把当今的科技成果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要克服“书上没写的不敢教,书上写了的不敢不教”的传统教材观。

五、教师应该给足学生探究时间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很多老师都经常急不可耐地希望孩子用精彩的行为来构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课堂。然而,孩子的思维是需要时间的,老师应该学会等待。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以为气氛活跃,学生兴奋,教师热情的一堂课才是充实的,学生才是不虚度课堂的。我们科学教师始终要记住一点,探究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只有经历了充分的自主的探究而不是“浅尝辄止的探究”,学习才会真正在学生头脑中发生。想一想,我们科学课一学期30课时左右,有多少探究活动是真正让学生经历了充分探究的?如果为了赶进度的“浅尝辄止”,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能落到实处吗?整合或删减一些内容,节约出一些课时,在一学期里,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几个充分的探究活动,把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和准备实验材料

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科学课与生活的距离,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年级《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老师带来几瓶啤酒、饮料、酱油、醋。提问,为什么这些瓶子都不会装满?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老师请大家互相说说小组内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从研究我们日常生活开始,从研究学生们身上的穿戴物品开始,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很意外,平时谁会注意这些问题呢?可这正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这本身就给儿童一种启示:身边就有科学,熟悉的东西也含有科学,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思考。路培琦老师告诫我们:“要用瓶瓶罐罐做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是我们上科学课的好材料,易拉罐、小磁铁、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雪碧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等,在研究导体、绝缘体时可作为研究材料。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时易拉罐、雪碧瓶、塑料杯可作为装水的容器。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可作为发声的器材等。我们科学教师是一个捡破烂的,在别人眼中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件宝贝。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就有用武之地,不妨把它们收集起来,以便日后利用。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做,我们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材料,虽然它土一点,但是它却很实用。除了自己收集以外,我们还可发动学生带一些。这样,师生一起自备自制,可解决很多实验所需的实物材料。让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资源成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主体,更有利于农村科学教育的多元化和实在化。

七、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究体验

我们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的心智与事实发生联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育都是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形、图像等形式与学生的心智发生联系的,唯有科学教育是以事实(即活生生的实体以及产生的现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的“亲身经历”就是体现了“让学生的心智与事实发生联系”这个方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生长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教师的教学也要真实:设计的是一个真情景,发生的是一个真事件,产生的是一个真问题,经历的是一个真过程。另外,教师在探究活动前至少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标、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要求以及实验的注意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IseeandIforget.IhearandIremember.IdoandIunderstand.”(我看了我忘记了,我听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总之,只要我们科学老师尽力而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同样会享受到科学课的无穷乐趣。

作者:杨承莉单位: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