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学科学实践教课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走进动物,亲身触摸
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关于动物的实验,其中不乏趣味性,不少内容还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才能出色的完成科学实验。如四年级下册《动物的卵》这一研究课,由植物繁衍联系到植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使学生进入到对动物生命奥秘的探究。在教学之初,我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动物卵的多样性,并以鸡蛋为例,和学生一起通过看、摸、捏,利用放大镜等各种方式观察鸡蛋外部特征,亲自动手敲开鸡蛋壳,观察鸡蛋内部的生命特征,推想了鸡蛋各部分在发育成小鸡过程中的作用。
还利用多媒体观看了鸡蛋胚胎发育的过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也激发了他们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达到科学教学的目的。当唤起他们内心最纯真的东西,学生不但想去观察身边类似的现象,去发现、研究身边类似的现象;而且他们还会明白:生命可大可小,但弥足珍贵。珍爱生命应从每个人开始。
二、走进社会,亲身调查
如果将科学实践学习,变成了告知式的文本学习,这样的“纸上谈兵”,还称得上是科学实践吗?科学实践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索,有探索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如:在一次科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是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在教学准备中,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学校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有哪些原因造成?应该怎样解决?等等。
通过设问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安排他们实际走访与调查。调查结束后,组织学生小组进行研讨学习,加工整理调查所得资料。在组织学生汇报的环节中,学生根据所见所闻,分析了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对环境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交流活动结束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调查报告,有效地将科学与语文教学两门学科衔接,实现了学科间的交流、共享。
假设当初没有学生走进社会的调查、走访,那教学又会怎样?如果只有凭空猜想而没有实际的调查过程,那教学活动岂不成了空对空的头脑实践活动?更甚者,如果学生这些猜想脱离了现实,那不就成了空想?学生走进社会,有了亲身调查和体验,就能贴近生活,他们会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兴趣,使科学教学呈现最优化!
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手动。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操作的时间,就能发挥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亲自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调查、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活动,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悟,得到体验,这就是科学教学的根本。
作者:乌炜荣单位:华亭县砚峡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