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校教育学生幸福感提升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和不幸福?这是许多国家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在校的大多数的孩子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在许多不同的调查中都反映出一个同样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在这种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条件下、在学习中感到真正的幸福,恰恰相反,他们感受到的是焦虑,甚至是痛苦。
[关键词]
幸福;教育;学校;学生;教育资源;泰勒•本—沙哈尔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全国人乃至全世界人们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最近在各大媒体上登载的一条新闻:“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不幸福呢?”这个问题引起对目前关于幸福问题现状的思考。
二、关于幸福
关于“幸福”是什么和“我们在哪里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古典的观点和宗教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幸福”。古典观点: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希腊人想使幸福摆脱偶然性的束缚。也就是说,他们想用一种独立于健康、财富和日常生活沉浮的方式给幸福下定义。从这个视角来看,幸福不是插曲式的,而应该适用于整个生活。在这一点上,许多宗教传统也认同。亚里士多德为了列出幸福要素的清单,他指出:在我生病时健康似乎最重要,当我们破产时,财富似乎最重要。但是,健康和富裕的人也可能是不幸福的。这样,这些要素(或此类的其它要求)中没有一种是幸福的首要素。有没有对幸福而言即必要又充分的要素?幸福的要素到底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的或沉思的思想活动就是幸福。他将人的生活分成三类:享乐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认为沉思的生活是最高的“善”的幸福生活。宗教的观点:获得永恒幸福的方式是接受我们必然死亡命运的这一不幸,把获得幸福寄希望于来世,当我们相信来世存在,而且觉得为它而生活有意义时,那么,我们就确信能得到幸福。马克思主义称,宗教是人类的精神鸦片。其实,健康、富有、友爱、目的感、满足的工作,自尊、爱的亲密感、休闲......都可归之于主观幸福感。无论是古典观点还是宗教的观点,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三、关于教育
德国哲学家长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在他看来,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鲁迅主张从孩子中培养“新人”,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解放、理解、指导三原则。在他的作品中,折射出对儿童命运、儿童发展和教育的高度关注,对封建传统教育制度的痛恨和对中国新型教育的衷心展望;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①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个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②;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③;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④;雅斯贝尔斯:“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⑤种种释义都从某一角度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无论哪种观点教表明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生命,让每个生命有丰富的心智,让每个生命都能感受到幸福,最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教育与幸福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比任何专业课多,甚至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这足以说明在学生的内心里更渴望生活得更快乐、幸福一些。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一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我们的很多课程,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的阅读,更好的写作。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据哈佛一项持续半年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中国的学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新华社北京4月8号电,中国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结果时指出,86.6%中国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大或比较大,这一比例高出其他三国。日、韩、美三国的比例分别为69%、74.8%和67.1%。在压力处理方面,调查发现,七成多中国受访生有情绪低落、沮丧、烦躁状况,这种状况更谈不上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来自于一次考试的小小成功,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只千辛万苦努力而获得一种所谓的“幸福”,这种幸福只是暂时的昙花一现,紧接着又是忙碌的辛苦。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本—沙哈尔把人生模式分为四类:(一)享乐主义型;(二)忙碌奔波型;(三)虚无主义型;(四)幸福型。第一种类型的人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为未来埋下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第二种类型的人,今天做的事可能对今后有好处,但会做的很痛苦。以牺牲眼前的幸福为前提,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第三种类型的人是最糟糕的,既对眼前不好,做了还会影响日后的目标实现。这类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第四种就是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更多的人站在了第二种类型,他们是勤勤恳恳的奋斗者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是以什么身份,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明天而不断奋斗着,即便他们厌倦了这种方式。那么,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如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本—沙哈尔想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它不一定是好的物质与财富。它虽然与幸福有关,但一定不能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教学中他告诉学生的“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即做事前先来问问自己:什么带给我意义?什么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三个因素:遗传因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快乐幸福、更充实。可见,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幸福,否则,它就不是人类社会拥有的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可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立足于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实现幸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幸福能力,即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这是无须加以证明的原理,是颠扑不破的原则。”然而,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美好初衷,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幸福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而教育是实现幸福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首先,必须依靠教育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吃、穿、住、行生理需要,实现生理的幸福;其次,教育为人的安全需要提供保障,进而实现稳定的幸福;再次,教育促使人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也是实现社会身份的幸福;最后,教育帮助人们获得真善美的幸福。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做的幸福。正如石中英先生曾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中用了大量的文字论述了教育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力求过着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也在于是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更高尚”。
五、别让压力夺走幸福
在当今的中国,作为一名正式的高中生,都必须去面对高考这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之前,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即完整地经历应试教育。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但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却又不得不接受。遵从与自己的热情,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对于一个中国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来说,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在这种近乎于模式化的生活中,整天所做的就是一遍一遍重复所要考的知识点,在这种单调中,很难感觉到幸福的所在。也许在考得好成绩之后,学生们都会有一种欣慰的感觉,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而只是紧张过后一种放松的心情而已。我们的教育似乎在这里严重脱轨了,我们忘了告诉学生:考好大学是为了活的更好,而活着却不是仅仅为了考更好的大学。每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赋予了不同天赋,应该在父母、学校的帮助下去挖掘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想批发市场的货物一样坐在一起,被打造成一台台类似的机器。孩子们经常听到大人们提起大人们的童年“每天会和伙伴们在大院子里玩的很晚才不舍得被家长叫回家......”“那是一段简单又快乐的时光......”类似的话却很难有难有一句能引起现在孩子们的共鸣,他们只有“努力”地去回忆并且“美好”地去想象,似乎才能依稀想出点什么。在这种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孩子们失去了许多与别的孩子交流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人是社会动物,与社会中其他成员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健康的人大都乐于与人交往,与他人、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获得安全感、驱散孤独感,得到友谊和支持,提高自尊和自信,从而产生幸福感。而我们的孩子正在远离幸福感。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失》中叙述的那样:“童年正在消失,而且飞快地消失”。也应证了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过的一句经典的话“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
六、道德教育确保一生幸福
“道德教育确保一生幸福”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第6262号公告论教育时提出的。他提出,从总统到普通大众,从家庭到学校,从社区到教会,所有的环节都应该为道德教育做出努力。而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出有诚实、公平竞争、忍耐、尊重等优良品质的公民。他指出如果让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真正的成果或者回报,这还不能摆脱高尚的道德要求。只有让我们的子孙拥有道德上的远见,并具备传统的家庭观念,我们才能确保他们的一生平安幸福。正如《圣经》所说“:引导孩子走他应该走的道路,即使他老去也不会偏离。”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这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们个人的幸福而言,对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公平来说亦是如此。从布什的这个公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美国并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美国学校教育没有“思想道德”这门课,恰恰相反,他们把道德教育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国家的发展。回头看看我们的大学生们,难道他们真的就是国之栋梁吗?也许北大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和马加爵事件大家还历历在目,从传统的教育角度来讲,他们已经成功了,因为他们用实力敲开了大学的大门。但当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发生之后,谁又会说他们是人才呢?难道是他们小时候没有接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吗?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但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这全要“归功”于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和家长对于品德教育的疏忽,在大多数学校,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副科中的副科,经常摇身一变成了自习课或其他主要课的考试延时课。家长们也很赞成这样的做法,因为在校方和家长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仅会给学校的声誉增光不少,同时也会给家长带来荣耀。可是他们忽视掉“先成人”这一条,这恰恰是成才的必要条件。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过分的强调自我,无视他人的存在,是品德教育中的失误最大的地方,在这种种状态下,人是很难获得幸福感的。设想一下,如果上面提到的两位已经为自己行动付出代价的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家长或者学校给予及时地纠正那么悲剧就不会上演。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时代,在青少年时代并没有学习如何与人共处、与人分享的话,那么未来时会有很多的困难在等着他们,而对生活幸福的感觉,也会被这些困难所慢慢冲淡。对于他人和自己,“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偏差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们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不曾遇到的棘手问题,不知所措。自残、自杀的现象,在各种媒体上的出现率是越来越高,我们的教育似乎忽视了对于孩子们真正的关心,忘记了去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健康积极地面对自己人生的起伏。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能贯穿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活,那么,其实也就是教给孩子们幸福生活的态度,和如何幸福生活的方法。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把这些列入教学大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不仅是学校来教,更重要的是从家庭开始给每个孩子传授这些真正良好的品质。现今的生活中当孩子们一降生到世界上,就会有一大堆的关心与帮助接踵而至,生活中,不要把的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健康的身体、优质的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这样才会使自己时常感到幸福。但似乎感恩的教育我们还没起步。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获得幸福,幸福的实现需要教育,教育的过程要使人体验幸福,教育贯穿各种层次的幸福之中。只有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也让教师在教育中得到幸福和快乐,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实现人生幸福。我国的教育要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通过各种措施,使,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幸福的学,是师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实现人生幸福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梦清《.学记》的教育思想研究[J].学周刊,2013,(5).
[2]李红宪.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赵春燕,智颖飙,王再岚,陈佩文.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启迪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4](美)内尔•诺丁斯,龙宝新译.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美)尼尔•波兹曼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孙云晓.捍卫童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7]周国平.碎句与断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
[8]孔灿.还童年以自由:淡化家庭教育的功利化[J].中国家庭教育,2014,(1).
[9]徐永赞,潘立勇.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河北学刊,2006,(3).
[10]汤广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0.
[11]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进有灵魂的教学》读后感[EB/OL].
[.12]梁荣宗.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J].考试周刊,2012,(44).
[13]王清,顾庆龙,王怀宜.陶行知“和谐的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09,(2).
[14]曾德强.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7.
[15]张亮.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自我[J].大观周刊,2012,(6).
[16]李俊,刘玉杰.教育的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17]赵阳.学校教育应在乎学生的幸福———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上去很美》谈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
[18]江喜标.学校教育能为增进学生的幸福做点什么[J].湖南教育,2005,(1).
[19]范蕊“.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从爱因斯坦《论教育》中想到的[J].教书育人:教育新理念,2004,(10).
作者:常小莉 刘咏梅 陈艳军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幼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