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从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让课堂导入“变美”;引经据典,站在“艺术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探索美术课的新载体,使美术课向多元化、复合型文化活动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解决幼儿园中美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审美教育(以下简称为“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训练美术相关技能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执教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涵养与艺术素养,这对幼儿美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美术课程的审美教育研究离不开实践探索,本文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为主题,以欣赏世界文化艺术经典为辅助,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即“培养学生敏锐的生存感受”[1],展开一系列课堂教学改进,具体实施如下。
一、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让课堂导入“变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带来疲劳。”可见,在学生没有产生审美欲望时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是牵强的、容易引起疲劳的。所以,为避免“为美育而美育”,教师可从改进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入手,在课堂导入环节渗透美育,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充分的学习活力去靠近艺术、靠近美。具体而言,教师可将传统文化、艺术经典等内容融入导入环节,用经典美、学生熟悉的美和感兴趣的美引起学生的审美欲望,使“美育”这个较高深莫测的概念真实地落到学生眼睛里,真正触动其内心,只有这样,课程美育才能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延禧攻略》这部热门电视剧中人物服饰上的“花瓶纹”“双鱼纹”“牡丹纹”等传统纹样的图片导入“图案基础”这节课。我国的传统纹样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繁复的花鸟鱼虫、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可谓丰富至极,它们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不仅是图案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如“花瓶纹样”中“瓶”与“平”同音,便取“平安”之意。此外,由于我国独特的汉字文化,“汉字纹样”亦成为服饰的主要纹样之一,像“福、禄、寿、喜”字都常见于古代服饰装饰。通过导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纹样中谐音与暗喻背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与民族审美,提升了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审美感受,这就是美育的一种。
二、引经据典,站在“艺术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课程美育实践探索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运用经典传世美术作品带领学生领略千百年来艺术生生不息的魅力。世界艺术中有毕加索开创的“抽象派”,也有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还有杜尚引发的“达达主义”,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流派的审美观引领了一个群体或是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在不断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这种突破的精神,亦是学生在建立自己的审美观时应该欣赏与学习的。审美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习和模仿,更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且有判断力的人,美本身没有准确定义,因此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也不应该被局限。审美教育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会欣赏美,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创造美,创造美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幼儿园教育是综合的、整体的,且幼儿时期的性格养成和思维习惯养成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
三、探索美术课的新载体,使美术课向多元化、复合型文化活动发展
美术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载体也应该是丰富的,教师应积极探索美术课的开展形式,使美术课向多元化、复合型文化活动发展。美术活动绝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其教育内容应是全面的、综合的,学生应将不同方面的认知整合起来,以点穿线、以线连面,突破常规绘画概念的束缚,探索多元化的美术表现形式,挖掘美术教育的延展性。如学生运用简笔画创编绘本,并将自己的绘本作品上传至网络、幼儿教育相关App等,可供全国小朋友阅读,也能在自己见习、实习的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美育不是独立学科,而是结合了各个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探索美的精神,多元化、复合型的美术活动在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融合了社会热点、时代特色、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等极具灵活性的内容,使美术教育有了更多可能性,为美育的开展与普及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促进作用。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主动践行课程美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论是在美术课上,还是在其他课程领域,或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都应善于发现美、感悟美、践行美,做一个精神世界丰富且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
作者:张慧茹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