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心理健康学前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和生活,同时也关乎到幼儿教育的心理健康。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许多院校由于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存在较大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消极情绪若带到日后的工作中,势必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研究刻不容缓。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与其他专业学生,主要与专业的特殊性有较大关系。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种类繁多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接受多种不同领域课程,在掌握足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琴棋书画上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种类过多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往往会承受许多的非议,各种闲言碎语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再次,学生处于青春期,内心敏感而脆弱,许多情绪容易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学生缺少清晰地自我认知。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后,承受着低薪资却要面对家长和学校的高期望,导致学生在就业后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通过课程不仅能够解决自己内心的迷惘,还可以有效促进健康心态的形成,并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心理教育理念影响,虽已构建相关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了较为专业的指导教师,但在进行心理教育时,许多高校仍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以及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忽视了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较为繁杂的专业,需要教师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在手工、音乐以及各种技能运用熟练,时间过少、任务过重的课程安排和要求,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互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涵盖了心理体验以及行为锻炼。然而,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较为枯燥和单一的理论知识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透彻,缺少学习的精神和毅力,教学成果甚微。
(三)内容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女生众多男生极少的专业,受到男女性别关系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多数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现象,如何在专业中与数量庞大的女生交往,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女生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出了较强的强迫症,对事物要求严格。但是,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缺乏针对性,往往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灌输式教学,教学大纲更是传统的几个板块反复利用,教学效果差。
三、基于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一)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不同的专业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学生或许因为考试失利等状况产生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却对此毫无影响。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主要原因是来源于看待事情的情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涉及到的情绪原因较多,所涉及学习面较为广泛,在此过程中若遇到不利的情况则会导致心态崩溃。因此,如何调节学生心理状况成为专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用平常心对待事情的成与败;通过理性的分析,寻找事情诱发的主要原因,并利用正确的心态解决问题,避免自己下次在相同的事情上出现同样的错误。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将消极的事件运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便会有效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创设积极良好校园环境心理健康教学融合在校园文化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育人的功能。首先,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爱护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将校园中的凉亭、墙面都设计出不一样的美感,通过无声的信息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学生在校园中可以享受环境带来的愉悦感,进而放松身心,调节压力。其次,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之本,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教学活动的设计、完成完美的舞蹈以及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赞赏,使学生获得被认可的感觉,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三)拓展多样化的心理课程组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心理咨询和指导过程中的耗时耗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心理学的服务宗旨。营造适合的情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创办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活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包容的良好品格,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辅助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积极心态。
(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适度调节专业课程设置,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化构建。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现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最基本的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心理调查,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给予心理疏导和关心照顾。最后,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和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幼儿教育专家的情怀;通过切身的幼儿园体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情感,对幼儿教育行业产生高度认可,充满对未来的工作向往和期待。
(五)构建家校共育教学体制许多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后,由于离家较远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在人际交往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困难,导致许多学生的内心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教师管理的班级过多,很难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教师可以建立家长群等方式,保证和每位家长都能够及时有效的沟通。引导家长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为学生做出心理疏导,给予情感支持和力量,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所产生不良的后果。
参考文献:
[1]兰国帅,程晋宽,虞永平.21世纪以来国际学前教育研究: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2017(4):125-135.
[2]陈志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7(4):87-91.
[3]殷波,程跃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其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1):107-110.
[4]韩娜,尹坚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8-151.
作者:秦慧芳 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