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前教育美术基础课程优化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中,对于素描课程,应积极采用适应专业需要的造型方法,锻炼适应专业需要的造型意识;对于色彩课程,应合理选用适应专业需要的色彩工具,培养适应专业需要的色彩观念。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基础;课程优化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美术基础课程(主要指素描与色彩课程)有着特殊的地位,对于此类课程的准确定位及优化方式也一直在被广泛地探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分别阐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素描与色彩课程优化的思考。
一、素描课程:
适应专业需要的造型方法与意识当前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多由出身于美术专业的教师承担,所沿用的大多是美术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中的素描教学模式,极少能充分地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素描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必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基础造型方法的学习和基本绘画意识的锻炼。这里所说的“基础造型方法”,其实就是依靠最简练的线条,尽可能准确地勾勒、描绘物象的外形与结构。对于物象光影关系的分析与刻画,虽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象,但无需过分强调和重视。何况在课时量有限、训练任务较重的前提下,难以要求造型经验相对缺乏的学生将光影素描的绘画水平提高到相当的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线条造型的内容,淡化光影塑造的要求。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汲取线条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培养学生对于线条的掌控力与敏感性。如此,既可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达到奠定造型基础的目的。学生在线条方圆、疏密、起伏等变化上的重点练习,更可极大地促进对于简笔画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宗白华先生在为孙多慈素描集所作的序言《论素描》中指出:“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1]。在众多的造型方式与手段中,素描的“取相”方式是较为简洁和直接的,通常以冷静的观察与分析,利落地将所要描绘的对象概括成相对简单的几何形或其组合。这样的造型意识正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简笔画课程中所需要的。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对于这种造型意识的培养,重视对于石膏几何体结构的解析,引导学生学会以几何形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静物造型进行主观地简化、概括,进而为简笔画学习中对种类更加丰富、造型更加多变的形象的“简易化”提炼奠定基础。
二、色彩课程:
适应专业需要的色彩工具与观念在现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照搬美术类专业色彩教学模式的做法。教师在讲授基本的色彩知识以外,以水粉、水彩等为主要材料,指导学生进行上色练习。与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通常较为薄弱,难以在相对短暂的课程中熟练运用流质颜料,完成的作品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可观、成熟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在工具、材料及相关使用技法的熟悉上耗费了大量精力,学生们在有效的训练时间中对于色彩的感知与领悟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对此,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以彩色铅笔(以下简称“彩铅”)作为色彩课程中的主要训练工具应是较为合适的。一方面,彩铅在材质、性能、使用方法上与素描铅笔十分相近,学生们在素描课程中积累的工具使用方面的经验可以较好地迁移、渗透到色彩课程中。省去了较多原本需耗费在熟悉工具上的时间与精力,学生在实际练习的过程可以更加专注于对色彩原理、上色经验的融会与提炼。另一方面,对于彩铅的熟练使用可对后续其他美术课程的开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画课程中,彩铅是一种极为常用的上色工具,其笔触细腻、柔和的特点十分适宜进行画面细部的色彩刻画,以便形成充实、耐看的色彩效果。在“玩教具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中,彩铅也可应对一些特定环节的上色需要。就彩铅自身而言,其色彩种类丰富,可满足教学中基本颜色选择的需要;其质地柔软,融合性强,可满足教学中色彩混合、过渡等丰富技法的训练要求。水溶性彩铅可溶于水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还可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体会类似于水彩绘画的感受,同时增强画面色彩的灵动效果。在彩铅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加入油画棒教学的内容。油画棒色彩鲜艳、质地柔软,使用便捷,适应较大面积的上色需要,与适用于细部刻画的彩铅互为补益。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尝试使用炫彩棒、马克笔、水彩、水粉、丙烯颜料等上色工具或材料。彩铅与油画棒的平涂、叠色等技法也可直接或间接迁移至其他工具、材料的使用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的色彩教学需要更多地渗透符合专业特质的色彩观念。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多需要承担教育幼儿的任务,因此自身色彩观念的形成应充分适应幼儿教育的实际。早有研究表明“幼儿更加偏爱色彩鲜艳和丰富的美术作品”[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更多地使用与搭配明快、清新、活泼、富有生趣的色彩,使画面形成积极、和谐的整体色调,进而能够符合幼儿对于色彩的审美需求,并通过色彩给予幼儿一种正确、向上的情感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M].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58.
[2]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54.
作者:董秋雨 秦莉 单位:就职于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