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人才的培养、供给两方面入手实现“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贵州省的七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2016年两会以后,“教育供给侧改革”这一话题受到了不同层面、不同学者的持续关注和广泛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更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而言,仍然还存在很多“供给侧”问题。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保障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基本的人才来源。那么,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该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则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何华曾认为:“教育其实就是人才的供给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但目前很多供给是“无效”的,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1]当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供给也如此,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也出现了供给“无效”的问题。

1贵州省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贵州省的7所招收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即遵义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安顺学院、凯里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铜仁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主要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1.1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比较与分析

培养目标是指人的最终培养结果,培养规格是对培养人的衡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成什么样的、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的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2]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7所院校均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课程结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既有按照课程性质划分的,也有按课程类别划分的,还有融合二者进行划分的,总体比较混乱。具体如表3所示。在这些学校中,通识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均占总学分的30%以上,专业课占总学分的30%—60%,其中,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较低,一味追求全面而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另外,7所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区别。6所院校单独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20%—40%。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前三年基本上是接受理论与术科课程的学习,到了大四便是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多样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故易造成学生结构性失业。

1.3就业方向的比较与分析

7所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如表4所示。由表4我们可知,7所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培训机构(7所院校均设);大中专职业学校、妇幼保健院(遵义师范学院设置);儿童服务机构(铜仁学院设置);儿童教育产业部门(六盘水师范学院设置)。由此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局限于幼儿园、早教机构、培训机构,就业面相对比较狭窄。

2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由

2.1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2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6部委颁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由此,我们可看出,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是顺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地方高校的师范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更不能脱离实际,而是应该瞄准贵州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细化、强化与学前教育机构的联系,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真正培养出“走得出去,立得了地”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2.2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供给侧改革之逻辑

社会需求逻辑引导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4]因此,社会需求的逻辑是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直接逻辑。在社会需求的话语体系里面,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提供高品质的学前教育产品。而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市场,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当然,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供给侧改革,也不应该完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全被社会需求牵着鼻子走,而是应该在坚守本身学术属性的基础上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地方高校如果不能解决供给侧问题,不能提高供给质量,那么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将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基于这种逻辑,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供给侧改革是可行且必然的。

3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策

3.1确立先进的培养理念

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契合点,确立先进的培养理念。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者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5]作为贵州省的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树立先进的培养理念,即“突出发展的要求、突出需求的要求、突出特色的要求”,[6]以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培养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突出发展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与我国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相一致,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实现学前教育为生产力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能。其次,突出需求的要求。从社会意义上讲,教育的产出就是培养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生产劳动力。因此,无论是培养人还是生产劳动力,都应以“需求”为原则。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当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供给需求。最后,突出特色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应在处理好保持行业特色与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

3.2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前提,是任何一所高校在培育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前必须明确的。[7]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区域性和行业性。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应该以培养区域和学前教育行业所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无论是人才培养方向还是人才培养规格等因素,都应该能真正体现服务于地方、地方特色鲜明、服务角色清晰、地方产业发展导向明确等特点。

3.3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的供给

优化课程资源,关键是在“供给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作为高校,在“供给端”的任务就是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以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根据前面6所学校的课程结构设置,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可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进行设置,并由通识平台课、专业平台课、特色平台课、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其中,通识平台课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平台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特色平台课可以是依据地方的文化特色,结合教育实际所设置的特色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而且,课程结构的构建一定要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4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才的有效供给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幼教改革发展的趋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逐步扩大到托儿所、亲子园、妇幼保健院、中等职业学校、玩教具公司、学前教育商业培训及出版机构等。这些就业机构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当然也更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和应用性。因此,地方高校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线教平.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供给侧改革[N].光明教育,2016-3-15.

[2]刘耕.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8-86.

[4]涂海宁.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构性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5).

[5]葛继平.转制高校办学理念的战略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6]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7]林建.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作者:刘星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