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前教育专业微格课程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笔者经过不断地探究和改进,总结和形成出较为系统化的在为各种训练学生讲故事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步骤,经实践较为有效。按顺序和内容进行,可以将讲故事训练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教师导入讲故事专题训练在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或教师讲解的方式归纳整理出故事的价值,意义;分辨讲故事和读故事及表演故事等的区别,帮助学生对讲故事这个概念有个大体认识。
第二步,布置任务——请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故事进行试讲(不限制学生)。设置这一步是为了通过课堂现场试讲,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查找出学生在找故事材料中的问题及在讲故事中的问题。1、现场试讲,发现学生选择故事上存在的问题,并讲解如何选故事。学生进行故事试讲,请试讲人和其他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然后留下集体讨论时间请同学们针对试讲人的表现给出集体总结和建议,教师再进行点评、建议。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并记录下学生个体在选择故事上的情况;其次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集体在故事选择上面存在的问题。再次,教师针对选择故事上存在的问题,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选择故事的一些关键要点,如题材,如年龄适宜性等。2、现场试讲,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在试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在讲故事中除了首先关注选材问题外,另一个关注的重中之重是试讲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注意关注和记录下个人及集体的问题,如,把握不了故事节奏,不会停顿或停顿不恰当;表情呆板,不会声情并茂;不会动作表现或动作表现不恰当;没有高潮起伏;没有技巧,很难吸引人等。
第三步,案例教学,根据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逐项练习在完成前期工作找到学生的问题后,教师在此过程中先用准备好的练习材料帮助学生集体进行逐项分析和练习,关注讲故事中要注意的核心点:1、分析材料中的文字表述在学生找到的材料中有些故事的文字表述良莠不齐,有的太难,有的太书面化,可带着学生分析用词是否恰当并尝试换一种表达。如:将翻筋斗换成翻跟头。2、对长句进行处理如有的同学讲的小班故事《小猪变干净了》,可将:“小猪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小白兔”,处理成符合小班孩子语言特点的表达“小猪走着走着,看见了一只小白兔,它有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3、练习用声音和动作塑造和表达人物特点和情绪情感。首先,要练习学生对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特点。如声音训练上,《乌鸦和狐狸》的故事中,乌鸦的声音特点应该是狡猾和尖细的。动作训练上,大象的代表动作是耍鼻子,动作表现应是缓慢有力的。其次练习对话,表达人物情绪情感。在《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对其它动物的对话:“你是我们的妈妈吗?”请学生们练习充满期待和疑问的感觉。4、恰当、合适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分析在什么时候加上动作比较恰当,总结出在描述场景、动作、神情、心理状态等的时候,加动作表达比较恰当。比如,“他跑呀跑,跑呀跑,累得满头大汗”,可请学生分析怎么表现动作。5、讲故事技巧练习通过设疑等方式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如在《三只小猪新编》里,可以通过提问,“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等方式来增加故事吸引力。6、断句和停顿、省略和重复主要通过整体试讲后分析学生有什么样的问题。如,学生按一个速度就讲完故事,全程无停顿无高潮。或者是因不熟悉内容、忘记内容后出现的多次重复上句话或省略内容的情况。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示范。进行完集体练习后,请学生个人结合自己所选故事进行反思,查找自己的问题并逐项改进。抽取学生的故事进行分析和建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同学的故事应该怎么改进。
第四步,修改内容,再次讲故事,关注个人问题。请学生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再次试讲,关注学生改掉和新增的问题,且多关注和肯定学生的技能提升点,给予学生在此改进的目标和信心。重复多次练习,直至比较完满。
第五步,经典故事个人或团队练习本来可以在第二步就可以让学生选择或布置学生讲经典故事,但这样做没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到选择故事的难度和要点,所以在有目的地让学生自选故事并进行改进和练习后,再让学生练习和掌握一些经典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再次感知经典故事从题材到文字等的特点,另外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
第六点,多途径多形式练习讲故事在进行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讲故事的要点,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点后,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故事比赛、故事角等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每次见习和实习中抓住机会在幼儿园进行实践,掌握和提升讲故事的技能。微格中讲故事训练教师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只起到点评和建议的角色。而是要留心过程中个体和集体存现的问题,将问题总结和整合化、将知识点和技能点同问题进行有效结合并形成较系统化的微格教学专项课程,让微格课程中的讲故事训练有内容有步骤;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点评和引领,还有建设课程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的、较为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作者:梁娟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