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探讨范文

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探讨

一、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模式

(一)集体课教学模式

集体课教学模式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歌曲演唱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发声、歌唱的咬字、吐字技巧等,使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歌唱发声课程。

(二)小组课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歌曲演唱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分组,按照小组共性正确选择课堂练习曲目。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学生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小组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歌唱的协作精神、团结合作、组织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三)个别指导教学模式

相对集体课教学模式来说,个别指导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集体课的不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个别指导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歌曲演唱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与完整性,有效提高学生个人的歌曲演唱水平。

二、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内容

(一)艺术歌曲教学

艺术歌曲一般具有旋律优美、鲜明生动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一般选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首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歌曲中的快乐与美好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演唱基础后,则选用多样化的歌曲风格的歌曲进行教学,比如《红豆词》、《共和国之恋》、《西班牙女郎》等,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歌曲风格。

(二)幼儿歌曲教学

幼儿歌曲能够陶冶幼儿心灵、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教学中一般选用的幼儿歌曲包括:《黑猫警长》、《娃哈哈》、《种太阳》、《小熊跳舞》等。

三、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方法

(一)重视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的音色接轨和谐

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课程重视在演唱时达到音色接轨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练习从高位置发轻声,培养良好的歌唱状态,再运用高而靠前的发声方式演唱儿歌,正确处理幼儿生理特点与成人歌唱发声。高位置的歌唱是童声的特色,比如儿童较自然的音区是从b2开始,进行下行音阶的练习;然后逐步向上移调,再倒过来顺次向下移调,使他们逐步扩展音域。同时,还要作闭口哼鸣练习,再作小嘴形,等元音的练习,在练习中去体会高位置的共鸣点。如学火车发“呜”;学小羊发“咩”等。其次是正确处理学生演唱时的气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运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进行,建立呼吸支持;进而从中声区开始,打好歌唱的姿势、呼吸状态等歌唱发声基础;最后发展高低声区,保证音质优美,满足演唱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音色接轨和谐的要求。如在歌曲《柳树姑娘》的范唱中,前半部分在范唱时加强连音培养,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后半部分则注重学生跳音的处理。可以通过旋律伴奏、两段不同情绪的演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情景来加强练习:例如通过闻花的感觉来练习气息、利用打哈欠的状态来打开喉咙,利用模仿小狗喘气的方法来进行横膈膜练习等。

(二)重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除了掌握好歌曲演唱技巧之外,还要结合舞蹈,边唱边跳,指导幼儿演奏乐器,运用多种方式加深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幼儿歌曲欣赏中练习声音、眼神、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歌曲情感,运用以弹伴唱,以唱为主的方式教学,使学生的歌曲演唱中具有童趣,增强感染力。如音乐作品《春天》选自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种子旅行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在学前教育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应弱化艺术歌曲演唱教学、强化幼儿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结语

歌曲演唱是学前教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高水平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表演、幼儿歌曲编创等基本技能水平,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类歌曲的演唱技巧,能熟练演绎幼儿歌曲,提高音乐的感受、鉴赏及表现能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师要有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高效地安排课程,遵循共性问题集体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讲解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春蕾单位:德化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