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武术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探讨范文

高校武术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武术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武术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探讨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可以说中华武术伴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而成。武术自创建之时就主张内外兼修的原则,中华武术的创建更多来自人对自然规律和活动状态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髙校武术教学作为这种文化的传承形式之一,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发现,现实中的高校武术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己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武术精髓的传承。笔者总结得出,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外来体育项目对中华武术的传承产生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文化交融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文化传入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外来一些体育在国内的发展对中华本土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如跆拳道、西洋剑的发展对中国武术发起挑战。

1.2高校开设体育项目增加,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关注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体育课程,而一些必修的公选课没有详细涉及武术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多地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相对容易的一些课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代时尚的发展,武术项目已经不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再加上高校体育教学没有武术学习的氛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武术的重视度,武术发展和传承遭遇到瓶颈。

1.3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对高校武术教学存在不良影响

近年来的升学形式虽然更加多样化,但是对一些学生而言,现在还是一个看分数的时代,这就造成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实际上,自小学至大学,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武术,学生对武术没有了解,自然也就没有兴趣。

1.4武术项目自身固有的特点以及现行的考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

武术是以技术动作为主的学科,以对抗为主要形式,更加注重内外兼修。武术内容丰富,技术复杂,变化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可以说机械性的操作很难参透武术传递的要义。但是从目前来看,学生只是片面地学习武术技术,忽略了武术的要义传承,这对武术的传承发展具有不良影响。此外,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对武术的重视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武术课程,但是教授的项目相对单调,学生只是单纯的想要了解而不是深入学习,更甚至有一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开设武术课程项目。

2高校武术教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现阶段,武术不能再作为一项单一的项目发展,它应该从社会环境出发,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高校武术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武术教学摆脱现在的困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武术的传承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是前辈们经过不断地摸索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自然规律探索出来的运动形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武术的形式和内容千变万化,运动形式更加具有综合性,所有武术形式的共同属性就是将武术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演练。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过程规律的科学,它能帮助武术学习者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内在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到对武术的热情,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3心理学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心理学过程,可以说武术运动是依托心理分析而发展的,也可以说武术运动和心理动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心理的武术就没有灵魂,没有心理的武术就是简单动作的机械雖复。从高校武术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技巧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用心理学方法在教学中确保学生能做到心平气和,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武术的精髓,做到形神兼具,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古人有训,在习武过程中如果心有杂念就会走火入魔,损人害己,习武的最佳境界就是心无旁骛。因此,高校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心理学技巧的运用,确保学生领会武术的真谪,真正赋术感兴趣,腿高校武术教学质量。

3.1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要注重心理状态的调解,做到力、气、意合一

武术的学习倡导心无杂物^注意力集中,意由心生,以气促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体机能的内在潜力。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都很难做到思想集中,更难以做到心无旁骛,武术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动作模仿,此种教学、学习形式并不能领会武术的内涵,宄其原因,还是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关于武术精髓的讲解,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索武术的精妙。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心理技巧,如暗示,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暂时放下外界的干扰,以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此外,需要教师格外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武术的价值。将心理学运用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做到动作和心理活动保持一致,培养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

3.2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

心理技能一般是指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变化的控制能力,心理技能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生活。在个体的思维和行动过程中,心理素质总会不自觉地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推动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武术的要义。古人曾说:“心力不坚,无劲健。”可见心理状态和武术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了解学生状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一些必要的心理技能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心理技能学习的必要性。

3.3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做到兼容并蓄,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心理

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心理技能训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五禽戏,它充分利用自然生物的规律,凝聚了自然法则。用健康的心态练习五禽戏,能够帮助个体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延年益寿。在中国武术的传承中凝聚了许多优秀的心理训练方法,如内外兼修,它高度概括了中国武术的内涵所在,内外兼修的武术训练方法强调以哲学为基础,充分体现了文化内涵和自然规律。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心理训练理念,如整体运动理念、阴阳变化理念、形神理念、动静理念、刚柔并济理念、虚实相间理念等,在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他学科的发展,西方优秀的武术训练方法也开始传入国内,特别是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体育运动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武术教学中做到推陈出新,在吸收优秀的西方训练方法的同时,将其融入到中国传统的武术教学中,进而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武术教学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才能进一步强化个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特质。

3.4高校武术教学应该选择先进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改善考评制度体系,提高比赛成绩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实施心理技能训练之前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理论观点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持续地调解和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在武术的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效的教学技能应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主动需求,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思维,塑造学生坚韧果断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获得敏锐的感知觉等。此外,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考核制度,武术教学讲宄的是形神兼具,而传统的分数评判的考核制度略显刻板,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武术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考核体系,以发挥武术教学应有的价值。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精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探索,因此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在“最近发展区”原则下为学生搭建武术学习的理论框架,由于学生主体不同,因此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区别对待,搭建起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4结语

高校武术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保持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了解武术、学习武术。在武术教学中,武术与心理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任何一种武术项目都包含着心理动态,学习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了解武术的含义,发挥武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勇.心理学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2).

[2]施小菊,张华光,张璐斐.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53-56.

[3]钟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吉林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应用研宄[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培培.浅析中华武术美的本质tJ].职业技术,2011(4).

[5]蒋晓明,华岩.论心理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11(20).

作者:朱喜梅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