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生心理教养提升方法范文

学生心理教养提升方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心理教养提升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生心理教养提升方法

作者:余磊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及问题处理能力。从我国高校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能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保持健康快乐地成长,成功走向社会。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遇到逆境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最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发现:有16%的学生存在着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测试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症状最突出;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差异。测试结果还显示: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不断提高,但创造能力呈下降趋势。尽管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上凸显的问题

1.对学习认识不清。(1)学业上的困惑。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进入到高校的大学生认为大学课业轻松,不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因此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充分地放松自己。一方面,很多同学不再努力学习功课。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及依赖,大部分时间沉迷于网上冲浪或者游戏,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以致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从而荒废了学业。另一方面,中学时期成绩好的学生走到了一起,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了往日的优势。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影响自信心以致自我否定,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最终导致学业失败。(2)学习功利化。对当前高校各院系开设的课程,大学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功利意识。在第一堂课上,学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们有什么用呢?”。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通常这类课程的旷课、逃课现象严重。而在各公司、企业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金融、管理、外语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大为增加。(3)就业问题。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向社会输出的毕业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招聘市场可提供的岗位是有限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焦虑、自卑,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这种负面情绪也会某种程度地波及到低年级学生,多年的努力可能也换不来一份工作,认为大学期间的学习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反而得不偿失。

2.对自我认识不足。中学时期向往大学生活,认为只要通过努力考上大学,生活就将是丰富多彩的。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个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大学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以致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也在发生着转变。青年大学生一般都有着远大的抱负,理想通常高于现实。但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实现抱负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几倍努力。当取得一点成绩时,沾沾自喜,显示出自负的一面;当遇到挫折时,却容易退缩。发现自己意志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缺乏奋斗精神,从而产生消极甚至抑郁的心理,远大的理想从此被搁置一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自我认识不足,没有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应从各种生活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当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差距时,应冷静分析、重新确立目标,调整自我认识,坚持沿着梦想的道路走下去从而获得成功。

3.人际交往不适。马克思曾经说过,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背景、经济状况及个性。在大学里,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与同班同学、老师甚至外系学生有着或多或少的交往。各种人际关系的适应及处理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良好、和谐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交往中,大学生可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尊重和认同,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同时,从交往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然而,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往往不够。在班级里,大学生希望与同学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各自的教育及家庭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误解甚至隔阂,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在师生关系中,某些同学不能理解老师善意的批评,产生厌恶甚至愤恨的抵触情绪。这不仅影响师生间的交往,也会对自己的课业产生极大的不利。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学会自我心理调节。(1)将学习放在首位。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大学生应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以丰满自己的羽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2)保持乐观的心态。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当取得成功时,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当遇到挫折时,能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或者求助于同学、老师来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3)完善自己的人格。除了学习,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加强与人的沟通、理解,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具有哪些不足,需要做何种改善。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力求自己的人格在学习和生活中日趋完善。(4)主动咨询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近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辅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内心得矛盾和烦恼,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校园生活。

2.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在各种活动中,大学生能释放自己的青春活力、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取自信心、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同时也能促进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加强自我修养。(2)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如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及助学贷款,帮助其渡过经济难关,使其安心地学习;建立帮扶体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确立人生目标;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及开展就业指导,使其找到满意的工作。(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高校可以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有关心理知识的讲座,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让他们学会处理心理问题并端正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同时,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对大学生出现的厌学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的不适等问题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

三、结束语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范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问题。除了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家庭和社会都应密切配合起来,在成长的各阶段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