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的构建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的构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的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的构建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危机前的预警评估、危机中的即时干预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许多高校仅将新生心理测评作为心理危机评估的手段,缺乏对在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危机排查机制;二是高校各机构间缺乏畅通、快速、有效的联动机制,影响危机事件的即时应对;三是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关注及日常监控不够,致使危险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心理危机后的干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对当事人及周围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跟踪随访。

2.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重要的自助方式。自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一是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必修课,但仍缺乏系统的课程建设。二是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人格及恋爱等板块为主,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不够,理论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得不够。三是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和体验不足,致使其应对自身心理困扰的能力不足。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与课程目标相脱离,多数高校以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评价的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的了解、调整和完善的程度。

二、以积极理念为指引,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

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环节在于转变思想,即并非只有心理疾患的学生才需要心理教育。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心理工作者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转换工作视角,以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宗旨,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

1.从危机应急到教育为主、预防为先

以往的心理健康工作常常是危机在前、干预在后。总是在学生发生了负面事件之后,才开展心理干预。心理工作者应转变以往那种危机应急工作模式,在学生发生心理问题之前就进行筛查、宣传和教育,做到提前发现、提前处理,避免危机的发生。这种工作理念的转变,不仅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从缓解心理问题到提升心理素质

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人群是存在中度及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事实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防治心理疾病逐步转向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重点面向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关注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同时,要坚持发展性为主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全面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积极心理健康理念为指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颇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笔者认为,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针对学生个体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又针对学生共同性的心理困惑,要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必修性质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的模式。

1.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危机全程干预模式

(1)完善危机前评估预防系统

第一,构建“学校—学院—学生”三级防护网络,实现横纵向的快速联系与互动通道。由学校领导组织心理中心及各学院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评估和识别危机,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应对处理,并由学生干部在朋辈间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在学校与学院层面,要突出专业化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在学生层面,要突出朋辈互助化建设,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第二,完善心理测评机制,通过“心理测评—心理建档—访谈筛查—重点关注—动态追踪”流程开展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建立电子心理档案。一是在心理测评及建档过程中,要注意预警指标的选择及运用。目前,高校大多运用已有的心理健康量表作为测评工具,缺乏心理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有研究表明,专业满意度、家庭经济、家庭气氛、家庭结构、重大创伤对心理健康筛选阳性率为62.8%。可见,个人背景信息是影响学生成长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高校在新生建档时应充分重视人口学资料,将心理健康状况、躯体症状、个体发展状态(包括人格、应对方式等)及人口学资料作为心理测评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根据测评结果及面谈情况评估确定重点人群,并给予其重点关注。将“经常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的学生以及人口学因素不良且心理量表提示存在中等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从自杀(自伤)计划、既往相关自杀(自伤)经历、目前现实压力、目前支持资源及精神病性等五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评估危机程度,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并进行追踪观察。三是要建立心理危机重点人群的心理动态数据库。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入学时建立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高校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多时间点的施测与干预,通过长期跟踪及定期回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水平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第三,建立心理危机日常排查制度,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通过心理问题周上报制度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委员和学生干部负责班级心理异常情况监测,每周将学生情况上报。另一方面,建立心理中心与学院心理工作者双向沟通机制。通过二者相互配合、及时反馈,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2)改进危机中即时干预模式

要快速、灵活、有效地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第一,各级防护网络快速联动。心理危机事件虽然在短时间内发生,却会给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高校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高校在危机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危机防护网络及危机处理预案,各部门有效联动,快速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第二,根据危机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应进行科学的评估,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以及因心理因素引起伤害他人意念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第三,制定科学的心理咨询策略。心理中心在危机即时干预过程中扮演着教育与指导的角色,需要应用科学的心理咨询策略,帮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调整其消极的应对方式和认知模式,帮助其顺利渡过危机。

(3)做好危机后善后处理工作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工作,危机后干预必不可少。要做好学生危机后干预工作,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第一,“自助”与“他助”相结合。学生暂时渡过心理危机后,除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外,还应积极地进行自我干预。高校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及讲座等形式向学生讲授危机预防知识,使其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也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调适不良心理。第二,重塑社会支持系统。高校在危机干预后期应着力帮助危机学生重塑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得到亲友、师生的关心与支持。第三,关注危机学生周遭人群。危机事件不仅会危及危机学生本人,也会给其周遭人群带来强大的心理冲击。因此,有必要在危机发生后对其周遭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化解他们因危机事件受到的心理冲击,提高他们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2.建构多侧面、多渠道的课堂教学全覆盖模式

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应建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心理体验过程中达到积极心理的自主构建和自我生成。

(1)建设多侧面的课堂教学内容

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积极心理理念。以消极心理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集中在心理问题的阐述与调适上,注重心理问题的解决。在积极心理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思维方式、意志等心理品质,使学生能积极应对各种心理危机。应全面改革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是教学内容要反映学生需求。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相似的心理状况。但不同的小群体又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结合学生需求完善教学内容。始终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注重学生自主性的激发,使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学习与生活。三是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提出问题—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解读问题—用实际操作技巧解决问题”的逻辑体系。课程内容不仅要系统讲述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更要解决学生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心理困扰或满足其一般的需要,培养学生用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教学内容要涉及科学前沿。为使教学更具成效,课程内容要注重学科交叉,应引入经典实验、最新理论与前沿实践成果以及心理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应将课程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用科研的视角去探索,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课程建设。

(2)建立多渠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合理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要以授课知识为源头,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二是教师引领与学生体验相结合。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只有经历学生内在的心路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内心体验,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要运用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内在经历,通过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可通过情境活动、案例分析、团体辅导、分组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法,将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有所体验、改变和成长。

三是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除了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外,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广泛的课外实践,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可开展学术讨论、心理知识讲座、素质拓展、心理剧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外心理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

四是课堂教学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除了为学生提供自我调适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供直接预约咨询的途径。教师也可以将心理咨询案例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五是传统讲授与网络媒体综合运用相结合。将传统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课堂教学中可选用典型的多媒体资料,将难以理解的知识以简单、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此外,还应拓宽教育途径,建立网络教育平台与学生互动,使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提交作业、在线讨论与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应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为学生创设广阔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进一步延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维度。

(3)创造多维度的课堂评估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在进行课程评估时,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两个方面入手,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第一,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考量学习结果。一是考查学生对重要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其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衡量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评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第二,通过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幸福感考量学习体验。如果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幸福、快乐,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显得更加复杂和系统,不仅需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还要创新工作理论,开发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构建点面结合模式,通过个体心理危机干预与全面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相结合,共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不失为是一条可取之路。(本文来自于《教育探索》杂志。《教育探索》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旭卢勤单位:成都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