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群众路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范文

群众路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群众路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群众路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偏离“群众路线”的问题表现

(一)重视不足,目标狭隘,没有实现“一切为了群众”

某些高校在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定位上相对狭隘,如有的将之总结为只是针对部分学生单纯心理疾病的防治;有的将之归类为特定的思想品德问题;有的将之归类为一部分学生群众的德育教育问题等等,这些狭隘的观点主要集中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对象在于解决少数或部分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而事实上,每位学生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疏导、咨询、帮助与治疗等。因此,这种单向狭隘的工作目标有悖于群众路线中“一切为了群众”,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位置。

(二)队伍单薄,供求矛盾,没有实现“一切依靠群众”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建设水平还远远跟不上高校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队伍中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数量有限性,与兼职队伍(如一线辅导员、班主任)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训练的专业局限性,使得高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面对复杂多面且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如果仅靠相对单薄的辅导主体,没有发动或依靠其他群众的力量,不能有效实现“一切依靠群众”,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难以满足现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方式传统,效果有限,没有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传统上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新生心理普查、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等这些单向的教育方式为主,客观上甚至还存在因人员或经费等原因被搁置或取消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实现真正倾听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如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怎样更好地被学生所认可,所开展的心理活动是否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心理评估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等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种双向互动沟通建设的工作机制,要求我们在工作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诉求,不断激发群众共同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群众路线指引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以服务为核心,准确定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第一,从服务理念来看,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多深入学生,多关心和关爱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交往方面进行人文关怀,特别关注一些弱势群众他们的心理状况。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才能在心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推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二,从服务对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需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等活动,既要重点关注少部分心理和行为上有障碍的学生的个性问题,又要注重解决绝大部分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在学校学习生活等方面诸多问题。第三,从服务重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联系并区别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个体心理健康需求为出发点,要注重激发学生个体自身的主体意识,并对个体心理状态进行科学干预,进而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相互渗透,共同服务于高校教育管理目标。

(二)以协作为重点,注重合力,坚持“一切依靠群众”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之外,还要进一步走进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进一步拓展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注重发挥以下三支队伍的力量:一是加强一线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事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紧迫性与辅导员、班主任本身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这支队伍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讲座、座谈、交流、调研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职业素养,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二是发挥朋辈互助的力量。朋辈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的教育方式,即通过学生辅导学生的方式,使学生本身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与源动力。要挑选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学生同龄人或同伴之间建立起心理互助模式,用同辈之间所存在的友谊与信赖,及时帮助受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三是发挥任课教师、领导干部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力量。除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自身的力量之外,任课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领导干部也应积极投身参与其中。通过发动学校各个层面,形成多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合力并长期协作,从而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教学、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共同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以满意为目标,创新模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理念运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就是在工作实践中,要将学生认不认可,学生满不满意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标。要不断拓展和创新沟通交流渠道,广泛听取与回馈学生的所问、所想、所惑,而不是单向运用强制或行政化命令式的教育辅导方式。笔者认为,除了在常规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和活动等传统方式中注重采用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拓展:第一,建立个体心理健康档案模式。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基本资料、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以及反映个体心理特征状况的资料等。只有通过近距离地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探寻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才能更加系统地了解和追踪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与个体差异,从而及时制定有针对性地教育方案,帮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和面对各种问题。第二,建立家校沟通模式。除了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努力搭建沟通的桥梁,家校之间的沟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探索家校沟通模式,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学生家庭,通过走访或电话等联系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成长环境、思想状况,同时,与家长通过互动交流与协作,形成家校学生心理健康上的教育合力。第三,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高校开辟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教育平台,内容包括:心理知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留言、邮件、QQ、飞信、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与老师进行等同于“面对面”的这种即时沟通与交流。网络教育模式能较好地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对象、不同类别的心理健康需要,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服务,又保护了个人的隐私,迎合了的大学生心理特点,也容易让学生所接受。通过心理测试等平台,还能让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筛选、干预、辅导与跟踪,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联合工作机制。

三、总结

坚持群众路线指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功能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无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应该在把握群众路线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秉承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坚持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重视学生的心理诉求,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由单向的“指导”转化为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师生、家校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共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常态化、群众化和长效化。(本文来自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杂志。《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何文华蔡熙文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