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坚持科学性原则
要客观实际地去收集,遵循操作程序来客观地测量采集,不能主观臆测、武断评价。用科学的统计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收集数据,达到科学性,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
2坚持保密性原则
高校应该开展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保密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关于心理档案的保密机制。在保存工作中,纸质的档案要放在专用的档案柜里,并保证它的保密性,而电子版的档案也要对其进行加密以保证其保密性,两种类型的档案都要定期检查,随时抽查以防止档案的污损、丢失现象。并且对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只限本人查阅。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外借、泄密。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如患精神疾病等,在学生心理和利益不受伤害时,可以让有关人员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须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校、家长。
3坚持发展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定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测试,添加新的记录,让大学生心理档案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还在不断成长,“动态变化”是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问题,不断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加以完善。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心理档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沟通,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心理档案中的动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体系。
4坚持教育性的原则
心理教育的工作随着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不断变化与完善而更加具体化、全面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使大学生能够时刻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变化,明确学习的方向。学校要主动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释数据时要客观、慎重,不得乱下结论,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
5坚持经济性原则
学校应考虑自身能力,在建档方式上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资源,做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分成三类: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随时更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其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建档;二是对大学生的发展性自测。通过测试、量表,及时分析新数据,从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三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让大学生时刻保持心理健康。同时,高校要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而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与工具,节省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心理测试、分析系统的最大功用。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对大学生的全面管理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素材,高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变化,并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4]。例如能从心理档案里查找到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及其原因,对症下药,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够从心理档案里查找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学校教学上的分班和个别化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心理档案的存在,能从总体上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辅导学生提供依据
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能够全面、具体地记录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发展变化等情况。教师可根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摸透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脉搏,对大学生辅导到位。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老师能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为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总结
高校要运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来对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个人不同情况进行诊断、沟通、教育。这样能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情况,也能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总结。
4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高校应建立必要的、及时的、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从心理档案处,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就会主动寻求帮助,经过被启发,达到效果。在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从而在教育中进行预防与解决。同时,在教育工作中,也可以让教育工作人员发现自身的教育问题,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进步。
5教育工作人员在教育工作中推动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自我认识
通过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评估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更新,这是一种科学的记录、发展的记录,能够让大学生时刻看到自己的心理状况,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成功地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高校学生档案中,有成绩、学籍等关于学生的记载,但目前还没有心理健康这方面的记录。如今,学生心理素质越来越被社会重视,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心,遇事要有耐挫力,要有竞争、创新意识。在社会的大形势下,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大势所趋。
三、大学生心理档案所涉及的内容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这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要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反映出来,把大学生的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学校。大学生心理档案可涵盖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发生在个人身上的重大事件等。其次,是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状况,如学生个人智力、个性、心理健康、学生心理特征等[5]。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如下内容:
1关于大学生基本情况的内容
能有助于教师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分析,诊断大学生问题如何产生。具体有如下几点:(1)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入学年级等。(2)身体情况。如身高、体重、血型、身体发育情况,是否有生理缺陷、疾病史等,以及身体检查表。(3)家庭情况。家庭主要成员、职业、经济水平、和睦情况、家庭是否发生过重大变故等。(4)学习情况。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行为品德、态度、交际、体育锻炼等和获得过何种奖励,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5)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如家庭变故、是够有家庭成员死亡、是否父母离异或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重大挫折等。
2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测试及记录
为了全面、科学、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可进行如下几种测试:(1)《大学生健康调查表》,在新生入学时对大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2)《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以测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以测试大学生的性格特征。(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卡特尔联合性智力测验》,以测试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5)《艾森克个性问卷》,以测试学生的气质类型。(6)《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以测量学生的兴趣、爱好。(7)《学习适应性量表》,以测试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8)《人际交往量表》,反映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等。(9)《职业咨询测验》,通过对职业的定向测验、兴趣测验,能够掌握学生对各种职业的态度和如何选择职业。
3关于大学生心理沟通、教育的详实记录
如接待的教育人员、时间、内容、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疏导方法、结果评议、信息反馈等。
4关于大学生心理状况变化的动态信息
如学生个人信息的变化,是否在个人身上发生过重大事件,校方以及家长的反馈和鉴定等。
5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评定
如大学生的情绪表现、兴趣特长、有无同情心、有无负面情绪、是否造成过心理创伤、是否失眠、有无轻生想法、是否有过接受咨询治疗的经历、急需咨询的问题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迫在眉睫。通过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高校就能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预防、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本文作者:张立新、刘雁单位:长春师范学院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