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议农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且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的因子,人际敏感、强迫、敌对等因子,说明农业院校大学生与国内成人相比,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充分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大,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易发群体[4]。此外,大学生活以群体生活为主,同伴之间很容易形成社会比较。以家族的期望和宠爱为基础的高理想自我和以社会比较为基础的现实自我经常产生冲突,而且,“现实自我”经常落败[5]。这种挫败感构成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强有力的挑战和考验。提示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继续全面、有效开展的基础上,要把防治性目标重点放在解决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强迫、敌对等问题上。
二、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研究发现,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一学生,首先,学生到了大二,主干课程相继增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亟待完成,引发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困扰;其次,进入二年级,同学之间的新鲜感不见了,刚入学时的谦让没有了,各种矛盾开始产生并日趋突出,这种人际关系的困扰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再次,大二学生开始对自我认识、自我定位问题表现出反复思考[6],而当一个人无法对自己形成明确的定位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焦虑感;另外,部分大二学生是大专生,临近毕业,由于学校名气不大和专业能力不足等因素,对就业前景感到不乐观,引发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些因素会给大二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心理健康的专业差异。研究还发现,农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近农科学生,非农科学生显著低于近农科学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与国内相关的研究报道接近[7]。农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虽然我校的农科学生就业比较容易,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农科专业仍然是一个艰苦而收入较低的行业。部分学生由于“轻农”和“轻视体力劳动者”等观念的影响,对专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并对其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农科学生的学习枯燥无味,人文素质和社交能力要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对心理调节和保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非农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略差,可能与他们在农业院校的边缘化、就业不乐观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总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和专业差异,提示我们应该有层次、有区别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实际问题适时地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
总体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男大学生,与李静、赵郁金的研究结论一致[8]。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偏低的倾向,主要与女大学生面对的个人发展机会潜在的不平等的压力以及过去家庭教养模式对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评价造成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总体幸福感的专业差异。本研究发现,农科学生幸福感显著低于近农科学生,非农科学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近农科学生,幸福感程度不存在年级差异。专业对总体幸福感影响显著,这是社会人才需求结构、数量、质量和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及其就业口径上的差异对大学生的期求和影响所致[9]。
四、大学生自信水平
自信水平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显著地低于男大学生,与杨勇的研究结果一致[10],但关于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性别差异,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研究工具、研究对象和样本量的不同有关[11]。本研究认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社会对男性比较宽容,就业对男大学生更为有利是导致男大学生自我评价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在现实中仍有一定市场,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对女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此外,Corbin等认为,男性善于吹嘘、自夸,有过高估计自己表现的倾向,女性则更为谦虚、倾向于低估其表现[12],则是导致男大学生的自我评价高于女大学生不可忽视的个性因素。(本文作者:林红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