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不同体育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对象是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级的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启示和理论支撑。
2.实验法。(1)测量量表:采用“京湘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的SCL-90量表(0-4分五级量表),分数越低表明心理越稳定,大于90分被认为心理存在一定问题。(2)实验对象的抽样和分组。抽取经过心理测试、分数在50-150分之间的男女大学生各60名,其中总分大于或等于98分的为46名,身体基本健康,在校情况稳定。将学生按性别分成四组,分别进行篮球和健身操的锻炼和教学。(3)实验的组织。①将实验对象分成4组(表1),各组每周周二、周四进行体育锻炼和教学,每次100min,固定两位教授上课,上课项目对应相同,其余条件相同。实验持续18周,均以教学、锻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各组运动强度相当。②测试实验前、后安静状态下的心理状况,采用计算机操作,每组测试在同天、相同条件下进行。
3.数理统计法:数据采用SPSS12软件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本研究4组被试实验前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的同质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每组被试心理症状自评总分没有明显差异,P箖0.01,说明4组被试实验前同质。
2.本研究4组被试实验前与18周后各自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的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篮球和男子健身操组被试的心理症状自评总分实验前与18周后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子健身操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说明通过实验教学后,不管是进行篮球项目的还是进行健身操项目的男女生的心理状况都得到了好转,其中女子健身操相比实验前效果更佳。
3.相同性别、不同项目18周后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结果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相同性别但是从事不同项目的实验组实验后的心理症状总分进行差异检验后不呈显著性差异(P箖0.05),也就是说对于相同性别的学生来讲,从事篮球运动和从事健身操运动对总体心理状况的影响基本一致。
4.不同性别、相同项目和相同分组类型18周后心理症状自评结果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进行篮球运动的男女学生实验后心理症状的总分不呈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之后总体心理效益基本一致。而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健身操运动,实验后两者呈现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健身操对于女生来讲所产生的总体心理效益要好于男生,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兴趣有关,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和进行拓展性研究。
5.综合分析。从以往个别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其认为“回避(跟他人或自己)竞争的活动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心境效益,降低应激水平,增加成就感和强健体魄”,认为参与有竞争的体育活动或锻炼对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是不利的。但是,从体育运动各项目的特点和作用来看,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在调节心理健康领域应该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中的篮球是开放性与协作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有较强的竞争性,而本实验研究证明,在相同条件下,篮球与其他项目的心理锻炼效应并没有显著差异,这反映了像篮球这样的开放性项目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法也发现,学生运动时气氛活跃,比赛中协作很好,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其中。从这个结果可以认为,只要学生想参与某项运动,加上教师的引导,如强调参与、不要过于在乎输赢,强调团队精神等,开放性和竞争性项目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而且这种体育活动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健身操女生组与男生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健美操更受女生喜爱有关系,以往也有研究认为“改善抑郁的程度因锻炼类型和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健身操女生组效果最为突出”,因此,产生差异就不奇怪了。从本研究的实施中,可以得到启示: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受试者自身对所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会影响研究结果。
四、结论和建议
1.参与篮球锻炼和健身操锻炼的男女生组通过16周的实验教学和锻炼之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体育锻炼对调节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2.本研究中相同性别、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开放性和封闭性项目在本研究中所产生的效果基本一致。
3.本研究中不同性别、相同项目的比较中,篮球项目没有显著差异,而健身操产生了显著差异可能与女生更喜欢健身操有关系。
4.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受试者自身对所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会影响研究结果。
5.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和改善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有一点心理问题但又没有形成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在各方的支持下,通过各种方式、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让其参与体育锻炼中来,使体育锻炼成为改善心理健康的利器。同时,在这种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参与学生对所参与运动项目的兴趣。(本文作者:彭跃清、陈利和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