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家庭贫困高校生走出心理阴影范文

家庭贫困高校生走出心理阴影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家庭贫困高校生走出心理阴影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家庭贫困高校生走出心理阴影

大学时期是个人所面临的较为特殊的一个发展时期,是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当代高等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知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不仅在经济上备受压力,在心理上也存在多于其他学生的心理负荷和心理困境。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引领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境,是指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因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迷茫、困惑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健康的负面心理特征。

这种负面导向不仅影响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效率,而且容易造成偏执心理和不健全人格,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1、自卑和过度自尊。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及农村。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时常陷入窘迫的处境。特别是进入大学后,与周围的同学相比较,经济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使他们逐渐看不起自己,甚至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或深或浅的自卑心理。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敏感,自尊心普遍脆弱,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自卑而变得过度自尊。

2、悲观、厌烦以及焦虑心理。家庭的负担导致许多学生思想压力大,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正视自身贫困,对生活失去希望,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从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封闭心理、人际交往困难。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这种消极心态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易引起一连串人际关系上的适应困难,导致人格障碍。由于这些同学的封闭,导致针对他们的经济资助工作有时无法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4、嫉妒和强迫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易产生嫉妒心理,同学之间贫富悬殊的对比易使他们从羡慕走向嫉妒,心态发生扭曲。有的学生则由嫉妒心理转化为强迫症,在学习和生活上对自己要求很苛刻,逼迫自己去做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碍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找准他们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1、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那些生活消费只能限于吃饱穿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

2、自身原因。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无更多精力投入人际交往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表现为嫉妒、敌对心理、自我封闭、强迫症状和冲动行为。

3、社会原因。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在追求财富的价值观支配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寒酸”常常受到歧视、奚落和嘲笑。因而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了一种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这种社会现实与他们主观意识的冲突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对策应是多渠道的。

1、国家要落实资助政策。2007年,国家出台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面显著扩大,使他们得到了有效、有力的资助。社会各界也应多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机会,伸出援助之手。如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等,这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实际问题是非常有益的。

2、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为更好的解决家庭经济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仅要进行“物质解困”、“心理解困”,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解困难学生问题,学校要完善资助体系,形成奖、贷、助、补、免及勤工助学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效资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的主要途径,学校应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担当好银行和受贷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精心组织学生做好贷款申请工作、确保应贷尽贷,加强贷后管理,强化银行、高校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学校在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资助渠道,争取社会爱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3、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人员;要将心理咨询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和思想体系,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和讲座,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也应掌握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有效方法,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真正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4、成立相关学生社团,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与相同经历、相同背景的学生相处,更容易让他们打开心扉,产生共鸣。学校可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立相关的学生社团,如公益协会、自强社等,吸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这样不仅搭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流的平台,还能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自身得到成长,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5、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自弃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经历的挫折较多,成熟较快,但他们毕竟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期,对社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尚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学会接纳自我,接受贫富差异的现实,用自己的双手勤工助学,学会“自立、自强、自助”。这样,很多的心理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客观认识到自己在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一些优势,同时要善于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境。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贫穷,不去努力改变贫穷的状况;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意志,让贫困折断了奋飞的双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卑自弃心理,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努力实现自我解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不仅应该从经济上给予资助,还应该在心理上多给予关心和援助。我们不仅要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更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要积极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类型对症下药。学校要把物质帮助与精神培养相结合,心理教育与自我调节相结合,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解困”、“心理解困”,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解困”,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贫困、消除自卑、增强自信,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使自己在社会中有更好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