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少年期冲动精神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众人皆知,青少年成长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传统地认为青春期是一个人生中独一无二的阶段,个体处在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以“风暴和压力”来形容。但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认为,“在青春期的变化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相互独立,直到强烈的心理性欲冲动产生并支配了生殖器的神经时,正常的性功能的身心统一体才得以建立”。后又有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1982)和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983)的相关研究表明,却非“风暴和压力”理论可以解释青少年的不稳定。
一、界定青春期(Puberté)与青少年期(Adolescence)
青春期年龄约10~18岁,主要包括身体外形的改变和声音的改变。而青少年期,约在10~24岁,它则是一个心理的反映,就是对青春期修改了自己的同一性。此处概念的区分是为了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青少年所面临的身心问题,以及产生的相互影响。
在青春期,个体所面临的是镜中形象的改变,面对过去自己认同的父母和更为贴近自己的新的理想形象,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或多或少地接受和拒绝都成为他们思考的问题。据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相关调查显示,“38%的女孩和27%的男孩认为自己容貌丑陋,缺乏吸引力,一些女孩对于躯体形象和社会自我的其他方面过分关注会导致自毁行为。”“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未来会怎样?”种种疑问萦绕在青少年的脑海之中。为了能够去理解,他们选择了行动。这正是自杀、暴力、吸毒、厌食等行为在青少年中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所在。这些行为导致了许多的青少年处在一个极度危险的局势之下,他们不为社会所接受,同时也拒绝接受社会。
事实上,青少年们正处在一个幼儿期和成人期之间的过渡阶段。身体的改变,如何才能够被认识、被符号化,成了青少年期最重要而最艰难的工作。在这里,青少年必须要离开那个孩子的位置去思考。要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自己身体的修改,建立一个新的认同。自己和过去的差异,自己和他者的差异,代与代的差异,两性之间的差异等等,青少年处在自我询问中。面对于此,身体的反应也是惊人的,一些症状、行为异常就随之而产生了。
二、借由“冲动”的概念来理解
关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等的询问来自于一个主体希望与另一彼者建立某种联系之时。在此种能量的推动之下,主体完成了这样一个工作。弗洛伊德称这种能量为冲动。也就是说,冲动是因彼者而存在的。如果说,在幼儿期,孩子的冲动是以营养为出发点,称之为自保冲动。那么在满足基本食物需要的同时,一个对于来自感官的快乐,与一个彼者的目光、声音、触碰也是紧密相关的。它对于保证一个机体的正常成活是至关重要的,弗洛伊德称之为支撑。那么,性冲动(Libido)——弗洛伊德用“力比多”来命名那种使本能得以显现的力量。(这里是指性本能的力量,而在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的力量。)经过潜伏期的压抑之后重新复苏,它开始了新的性对象的选择,快感区活动也主要由生殖区所主宰。正如一项研究表明的那样,青少年和同伴之间交谈最可能的话题就是“约会和性”(Youniss&Smollar,1985)。
青少年的智力活动已经让他们明确地理解自己就是父母性活动的结果,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彼者的关系。无论是父母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都受到质疑,甚至外表形象也不例外。在这里,他们理解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改变,将自己的身体切分成两部分:理想的身体和实际的身体。面对自己的理想的形象和己身实际形象的差异,如何去定位、如何去接受都是不小的问题。处在这个阶段的少年们,他们对于自己的存在也是有疑问的,提出了关于与祖宗的问题。对于“我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我未来会怎么样?”种种疑惑所表达的仅非是情绪,而其后有深藏着想知道的欲望问题。
与之同时,处在生理发育高峰的青少年,显而易见对于两性差异的问题关注更多。生理上的两性特征的区分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认同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幼儿时期,孩子已经能够区分男女了。但是,在幼年期作为冲动本身,它是没有被性别化的。它仅仅是对一个幻觉的投注,然后才转化成为对客体的幻想。作为实际的客体,它所提供的就是生物性的满足;而冲动的客体则是对实际客体的幻想,提供精神性的满足。在俄底浦斯情结的影响下,孩子暂时放弃了那个对象。到了青春期之后,青少年通过在一个幻想的方式来完成性对象的选择。同时,青少年的性活动中的幻想特点为色情文学、网络色情服务提供了更多的理解。
三、分析情势建立的可能性
如此众多疑问在每个青少年的脑海中翻腾,结果必将导致混乱。展现混乱的方式是多样的,自杀、酗酒、暴力、厌学等等,这让很多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危险之中。正是如此,他们发出了一个询问的请求。
没有道德的判断,没有所谓的建议,唯有的是言说。因为青少年处在无法达成新的认同之中,任何说教只会导致他们的不满和攻击。那么,不带有任何道德判断的分析家,在面对每个独特的主体时,才有可能不去扮演上面角色中的一种。同时,也才有言说的位置。正如Lacan在中所谈到的,对话本身显然构成了对攻击性的摒弃。当然,在言说的过程中任何一个随意的借口都可能导致攻击性意向的产生,从而也激活意向使分析得以继续进行。
毋庸置疑,存在问题也总是和性紧密相关的。为了能够进一步说明两者的密切关联,想简要介绍《FEED》。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天要帮助超级肥胖的母亲进食。终有一天,他不堪忍受,手刃其母。十二年过去了,他成为一个色情摄影师。他亲手炮制了一些超级肥胖的女人从事性服务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精心制作食物,伴随着性的诱惑中喂食那些如同自己母亲的女人。当自己的妻子被警察扣留在汽车上的时候,他依然在思量如何让女人吃下更多的食物。显然,主人公在性对象的选择受到幼儿性对象的影响,乐意和自己母亲形象的女人呆在一起。幼儿期与母亲的爱恨交织再次重演。诚然,父亲的缺位让孩子没有受到阉割,他亲自上演了乱伦的戏剧。而与此同时,那些原本漂亮的少女成了超级大胖子,再现了青少年的给看的时刻。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青少年期的问题是与儿童期和潜伏期密切相关的,前一阶段的东西会滞留到后面的阶段,青少年在事后解释有助于对前面两个阶段和成人阶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