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范文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双一流”建设战略给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改革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地方高校应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寻求技术应用突破,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发展契机,重塑使命,分层次、分阶段打造学科生态系统,以“引育学科人才和强化学科管理”为抓手,推进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力争早日实现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了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如何把握国家“双一流”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制定学科发展策略以化解挑战,力争早日实现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发展目标,实现内涵式发展,是一道紧迫的、长期的必答题。

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机遇难得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将打破身份固化,实施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1]。相较于“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面向所有学校开放,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彻底打破了身份固化,这给地方高校带来了逆袭发展、同台竞技的机会。《实施办法(暂行)》还强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这凸显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基本建设原则,一改之前只重学校而忽略学科建设的弊端,给了综合实力一般但学科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冲击“双一流”建设的现实可能。地方高校可以在优、需、特和新上优化组合着力,打造动态的、多维金字塔结构的学科生态,在着力解决基础性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瓶颈、推进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应用和推广中追求卓越,发展特色,争创一流。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这给了地方高校围绕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等进行系列改革的政策空间。如合理利用《博士、硕士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政策空间,适时实施学校层面学科和学位点的自主增列与撤销,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引入学科建设的竞争机制,释放学科建设更多的动力和活力,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实现以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

(二)挑战巨大中央部属高校有多年的建设基础,取得了雄厚的积累和先发优势,值得学习追赶。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综合实力不够强,学科优势不够突出,直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弱,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且弱项和短板还很明显,高层次人才缺乏尤为突出,这些都是地方高校冲刺“双一流”建设的现实挑战。近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地方高校大多都经历了规模扩张阶段。地方高校在发展进程中往往简单比肩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流行什么学科专业,地方高校就创造条件办什么学科专业,经法文史理工农医,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综合大学化现象。此次“双一流”建设,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一流学科,都突出了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学科建设要求,这本质上是在引导高校审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不是什么学科专业都去做、都去建设,这显然是对千校一面、过度综合化的一次调整和重塑[2]。“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如何进行学科专业的重塑与调整,考验着校领导班子对社会经济发展大势的宏观把握能力、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和对学科发展前景和方向的深刻洞察能力。可以预见,伴随着高校间身份壁垒的打破,竞争格局将更加开放,地方高校传统特色学科和行业资源也将面临来自综合性大学、其他地方高校的强力争夺,竞争态势更加严峻。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学科调整和重塑面临着前有猛虎拦路和后有强兵追杀的双重窘境。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策略

学科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石,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高校抓好学科建设,就抓住了事业建设发展的根本,从而能够带动和统领高校全局工作。“双一流”建设再次突显了学科在高等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双一流”建设的第一个周期看,地方高校还很难与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比拼。从长远来看,“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层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绝不是一种短期行为,且旨在通过“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带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所以,地方高校应该做好打持久战和主动战的准备,不能盲目跟着当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子走,而要立足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策略,抢抓机遇、化解挑战,实现内涵式发展,力争早日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

(一)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双一流”建设的本意在于引导和支持全国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形成支持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与部属高校不同的是,地方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划拨经费办学,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地方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应在于扎根地方。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地方高校必须做好打持久战和主动战的准备,将争创“区域一流”作为首要目标,而后顺理成章地竞逐“国家一流”,甚至“世界一流”。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地、校企融合,准确把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学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学科的建设基础和水平,寻求“政校行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地方,建立利于打好“学科建设”持久战和主动战的革命根据地,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为学校实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等带来资源,进而为地方高校实现“区域一流”、进军“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寻求技术应用突破近些年,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体现出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产业链重构”的特征,其中突出了关键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后,我国对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战略部署[3]的纵深推进和各地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表明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进入了优化传统行业结构和布局新兴产业格局的关键期。国家特别是地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布局无疑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给地方高校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包括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人才以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服务任务的农业类、林业类、水利类、地矿类、石油类、化工类、医学类、邮电类、建筑类、交通类等各类院校。这些地方高校的立命之本、发展之基,就是其拥有的若干特色优势学科,这些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得学校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中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所以,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持久战和主动战的征程中,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重点要在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瓶颈、推进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寻求重大标志性技术应用突破,实现守正出奇的建设效果,从而实现弯道超车,力争早日进入“双一流”行列。

(三)重塑使命,分层次、分阶段打造学科生态系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将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和艺术学等13个门类和111个一级学科[4]。学科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庞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选择做什么,即打造学校的学科生态系统。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在综合分析和研判学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发展契机,重塑学校学科发展使命,明晰发展思路,保持强大定力,对学校所有学科进行总体布局和优化,分层次、分阶段合理打造学科生态系统。分层次即按照高峰引领学科、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和交叉新兴学科四个层次进行建设。要确保有些学科突出学科水平,能够瞄准科学前沿、技术创新,另一些学科既有一定学术水平,又紧密对接国家、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还有一些学科面向和对接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鉴于资源与经费的欠缺和建设历史基础的薄弱,地方高校只能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学科建设。第一步将高峰引领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列为一流培育建设学科,其他学科为建设支撑学科;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建设成效,遴选若干骨干基础或交叉新兴学科进入重点建设学科,动态调整第一步的一流培育建设学科,壮大学校优势特色学科队伍与力量;第三步总结前两步的建设情况,打造高峰引领学科、优势特色学科、骨干基础学科和交叉新兴学科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协同发展、竞创一流的学科生态系统。

三、学科发展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引育学科人才和强化学科管理

(一)关键之一:引育学科人才学科人才是学科建设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学科人才队伍的素质。对学科建设而言,作为“生产者”的学科人才是学科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极大地影响着学科的最终产出[5],所以学科建设发展策略一旦确定,学科人才就是决定因素。学科是高校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教师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职能的主体。地方高校要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寻求技术应用突破,就需要将承担建设任务的教师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引育遵循学科内在的发展规律并与学科使命匹配的学科人才。1.学科带头人是学科人才队伍的灵魂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是在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能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且具有一定的学科组织管理能力的资源整合者。所以引育学科带头人,既要看重学术造诣,也要看重道德品质,既要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要关注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2.学科骨干和优秀青年是学科人才队伍的支撑建设一支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根据已有的学科师资现状,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分布、知识体系、学缘结构和海外经历等方面统筹规划引育本校学科建设最关键、最急需的人才,发挥学科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校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学科梯队成员的年龄配备要力求呈现衔接有序的最佳状态,老中青规模比例以1∶2∶3为宜,这样可以使学科梯队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学科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力度,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对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的培养。3.学科管理服务人员是学科人才队伍的运行保障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是学科人才队伍高效运行的必要保障。决定各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智库等学科科研平台影响力的仍然是人才,并非有了学科科研平台就有了创新,而是学科科研平台集聚的人才成就了创新,其中人才不仅包括那些学科带头人、骨干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也包括建设科研平台和维持平台运行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人员,还有确保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各级管理服务人员。

(二)关键之二:强化学科管理1.强化组织领导和资源募集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的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专家咨询服务等重要事项。学校负责顶层设计、统筹目标和整合资源,各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学科建设联动机制。学院发挥主体作用,负责具体实施建设。各相关学科成立学科建设工作组,研究本学科建设基础现状,找准发展途径和方法,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学校财政统筹安排学科专项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各人才专项经费、重点平台专项经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等各项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健全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资源募集方面,地方高校应利用特色优势学科、企业优势和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同时探索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开源节流并举,重在开源,摆脱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现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等立体多元投入的资源募集机制。2.强化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地方高校应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分层次、分阶段的学科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应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情况实施动态监测评估,形成学期和年度监测评估结果。学校应根据分层次、分阶段的学科发展的要求和评估结果,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师考核及职称评聘、学术科研评价、学科评价以及自我动态调整等,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自我评价调整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地方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建设资金进行精准投入,统筹布局队伍、平台、科研、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建设内容,实现多位一体的重点建设;对学科建设攻关项目进行重点支持,资金分配重点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倾斜;以绩效为杠杆,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激发和引导学科和办学各项内涵提升;加强对纳入建设范围的各项指标的动态监测,引入竞争,强化绩效激励,动态配置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2]陈志文.双一流:对高校过度综合化的重塑[N].中国青年报,2017-09-25(009).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国务院学委员会办公室.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EB/OL].

[5]刘小强,彭颖晖.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6).

作者:沈乃丰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