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疗学科建设评估机制的研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医疗机构评审的国家,相关研究代表着世界水平,其评价体系包括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0)医疗机构评审标准、国际医疗质量体系(IQIP)、美国最佳医院评价体系“AmericanBestHospitals”和美国百强医院评价体系“Solucient100TopHospitals”。英国皇家医学院系在设置学科前先进行预评价,各学科临床工作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等由卫生管理机构进行审定;其医疗评价(Medicalaudit)和临床评价(Clinicalaudit)是交替进行的,临床评价只述及临床医疗工作如护理临床、医技科室等,医疗评价则指医师亲自参与的活动包括诊断和治疗措施等;评估结果对临床决策和结局的影响有时同财政评估、使用率核查和资源管理等相交叉;英国的最新评价指标纳入了道德标准并更加关注患者的满意度,政府通过授予患者某些特权的方法,从患者的角度观察服务质量,以评价医疗服务和药物利用状况等。
美国医院的学科评价由民间自发的评估机构完成,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学后教育鉴定委员会”(COPA)下设的“专业鉴定团体委员会”(ASAB),属于全国性、非官方性的评价机构,目前,学科评价正向着更有效的指标体系发展,如DRGs分组就是按疾病的系统和器官分组,根据疾病主要诊断、是否手术、患者年龄、有无并发症4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调整了由混合病例组成的患者结构,建立消耗上相对齐性的患者分组,以便合理地评价医疗投入与效益情况,同类的评价指标还有疾病的严重度指数(Severerityofillness,SLL),单一指标的调整(Adjusted)率等,这些指标设置的目的都是使评价的可比性更好。日本的医院对评估的设置和认定归国家统一掌控,而评价标准的制定和修改由医疗协会或大学的医局来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一般不参与,这些标准已成为绝大多数医务卫生工作者自觉和严格履行的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国内外医院在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别,与国内医院状况不同,国外医院对学科的评价仅集中在医疗方面,未见包括医疗、科研、教学、人才等多方面综合评价的报道。国外医院评价工作在制度建设、标准制定和具体做法上已趋于成熟,各国都把医疗质量作为医院评价的核心,并有不同的侧重点。国外的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医患关系紧张等实际问题,国际标准的引进必须结合我国医院和患者的具体需求,建立真实反映我国医院基本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现状
我国开展系统性学科评价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近20年国内在医院学科的综合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国内学科评价大致分为3类:①鉴定评价(验收评价):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依据一定的审核标准,审定学科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是否按要求开展工作,判断其取得成绩的价值,例如国家、省市对医院重点学科的总结验收即属于此类。②水平评价:是对同一类学科进行水平上的评定并进行排序。近年来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展开的若干学科的学位授予质量评价等有关一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都属于该类评价。③选优评价:是在鉴定评价、水平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明显体现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具有吸引力强、竞争激烈和有特殊的激励作用等特点,如临床、医技重点学科的遴选,军队专科中心、研究所的选拔等都属该类。
在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中,国内综合医院一般多采用等级指标,1995年解放军总医院把评估指标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学科发展方向、学术队伍建设、学术水平、医疗护理工作、教学工作、思想建设和管理等要素。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宁方芹等认为,一个临床学科的水平完全可以从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中得到体现,再加上学术梯队及学科发展方向,就构成了该院临床学科评估标准指标体系的4大部分,这4个一级指标都相当重要,因此权重系数都定为0.25。第一军医大学葛长荣提出的评估指标中的一级指标包括:学术队伍、医疗水平、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条件建设与管理、学科辐射渗透、可持续发展能力7项。杨光业等在对广西省第一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进行评审时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学科设置、科研水平、技术水平、人才培养、研究条件、管理水平7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
第三军医大学刘卫东等在评估指标中列举出学术队伍、医疗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条件建设与管理5个一级指标。江苏省卫生厅赵芳等将考核评估分为21个一级评估指标61个二级评估指标,主要考核学科主攻方向进展情况、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履行职责情况、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情况、学科发展规划执行情况、重点科研项目完成情况、重大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情况、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取得的课题经费、科研支撑条件的改善、学术活动及发表的论文等。湘雅医院则把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两个“龙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从2005年底开始制定学科建设评估指标和标准,连续5年对医院的医疗研究科室进行评估和绩效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北京工业大学采用“投入-产出比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体现学科建设前后增量变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综合国内情况,总体来说对评价体系中医疗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等指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同已无争议,尤其在医疗评估中部分借鉴了国外的标准,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以下方面仍需完善:①明确医院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重视医院人文环境的改善;避免单纯追求指标值的升高。②评价指标体系要简明而科学,各级指标的权重设置应科学客观,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参考国外经验划分出核心与非核心指标,并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涉及多个考核体系的指标尽量共享,避免重复评价。③权威规范的评价机构及监管机制亟需建立,需要设立专门机构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数据客观真实并采用统一的采集标准,评估过程有统一的监督流程,公开评价结果,以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公正,使医院与员工个人发展战略协调一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推进医院绩效管理工作。
医院学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制订方法
1选择评价指标(evaluationindicator)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宜的评价指标,考察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选择能主要反映事物本质的指标,要求明确、具体、可行、可靠。选择方法通常分为两类:①凭经验选择指标,即根据有关的理论和实践来分析各个影响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挑选代表性好、有一定区别能力又相互独立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方法有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专家访谈法,可以同时较好地筛选定量与定性指标。国家或军队医院等级划分标准、军队医学研究所(中心)评分标准、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等,都是目前较完善的指标体系。②通过计算筛选指标,如多元相关(或回归)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回归岭法、聚类分析法,这些方法客观性好,由于只限于定量指标,故常与第一类指标选择方法结合应用。
2评价指标的权重估计目前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定权法和客观定权法两类,前者包括专家会议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后者包括多元回归及逐步回归中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计数资料判别分析中的指数、计量资料判别分析中的各因子贡献率和主成分分析中的因子载荷和贡献率等。由于定权有一定的主观性,用不同方法确定权重可能不尽相同,权重分配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说明其特定条件。
3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根据资料类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指标等级“,专家评分法”是由专家组根据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确定指标的等级划分,一般采取从高分到低的取值原则,高分为优、低分为劣,适于定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离差法”是在计算某指标的均数与标准差的基础上,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划分评价等级,多用于正态计量资料“;百分位数法”用于不明分布或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例如若某指标以大值为优,小值为劣,则可以分别以97%分位数、84%分位数、50%分位数、16%分位数、3%分位数等划分等级;此外,“标准分法”及“分组指数法”等也可以用于等级确定。
4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主要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加权综合法、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逼近理想排序法、秩和比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如“综合指数法”考虑了评价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不同评价指标没有权重区别;“加权综合法”考虑到指标权重但最后结果受权重估算方法的影响大;“模糊判断法”则应用于不易定量的指标,其等级间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情况“;秩和比法”具有非参数统计的优缺点“;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由美国学者萨蒂(AL.Saaty)”1973年首先引入教育评估领域,以解决权重的确定问题,它采用一种多目标、多标准的两两比较方法,对一评估指标系统列出其各项指标的优先顺序和权重系数,这种方法把专家的经验认识与理性的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相互比较中做出判断和决策,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逐层比较关联因素的评价方法,它在权重的确定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学科评价中常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SAS与SPSS统计软件包集成了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通过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库建立、统计制表、统计描述和推断到数学模型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医院学科建设评估的应用及前景
医院根据学科建设评估结果,可以进行多个专题的专项总结,用于完善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为医院领导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分析总结学科建设评估结果,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对重点学科实行动态浮动管理,对学科建设水平高的科室,在资金、人员、物质保障等方面予以重点帮助、重点倾斜;对于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重点扶持,促其进步;在评估中发现反响强烈的严重影响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人员编制、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资金不足等,可以利用评估的契机予以理顺和解决。医院各科室根据评估意见重新调整学科的建设措施和规划,按照新方案进行学科建设,使医院的整体实力得到提高。
学科建设是综合医院建设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医院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国家医改新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的出台,医学学科公益性的性质重新得到了应有的放大、现代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路也不断清晰、要素不断明朗;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群建设进一步深化;通过卫生经济学方法去研究学科建设的策略,关注卫生经济学与市场经济效益关系,在拥有效益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和谐的学科建设氛围至关重要;注重以转化医学思想指导学科建设将为新世纪医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借鉴国外大型学科综合评价活动的经验,结合国内学科发展规律,未来我国医院学科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为:①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科学、动态的学科综合评价管理体系;②转换管理部门在学科评价中的角色,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和内部医护人员的参与;③患者导向意识的引入;④综合评价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紧密联系。“数字化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经营”的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将不断深入。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得出医院学科综合评价结果,有效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和提升整体实力,对于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制定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肖晖吉训明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