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政治队伍建设思考范文

高校政治队伍建设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政治队伍建设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政治队伍建设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价值诉求

价值原则是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包含主体需要、追求价值、注重效益的原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应基于价值原则,立足主体性显现,促进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理论和实践理论研究者的生成。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显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显现,一方面强调教育者对教育规律和教育基本规范的掌握,另一方面更强调教育者的自由、创造与反思。具体而言,教育者的主体性显现及专业成长主要强调以下方面。教育理念的显现。教育理念“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态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要素起着制约和引导的作用”[1](P2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预定的,需要教师立足教育情境的实际变化,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做出即时的判断、决策”。教育情境的复杂性、生成性,决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是不存在的,也决定了教育者主体性的显现是不可能精确规范的。因此,教育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理念指引,才能带动和促进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因素的全面改进。理念则是教育者内心的信念,是他们对责任的自觉意识,是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观念、情感、信念在教育者内心深处的凝结。教育自主的显现。研究表明:“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的时候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有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只需要按照学校行政部门安排的程序和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显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自主性的显现,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自主地创造性地决定教育目标、设计活动、选择方法、进行评价,以及教育形式的开发与实践。教育反思的显现。教育情境的独特性和生成性,意味着教育者主体性的显现应该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反思性实践家’模式的专业实践性认识,则是阐释看似单纯的情境与事件内外交织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深入探究‘不确凿性’的世界。”教育反思不是单纯检查程序和内容的运用是否正确,而是反思教育者的教育措施与教育过程是否适当,反思教育者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活的价值,因为,教育本身是教育主体双方精神相通、心灵相融的过程。

2.教育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集相关理论于一体的“实践性理论”的“储存、传播和再生产精神性产品的主要形式”。要多义地解读和综合地使用多种理论,意味着教育者的“思维通常不依赖线性的、形式逻辑的理论推理,而更多呈现模糊的、探究的特征”,是“情境依赖的、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更强的情境在场性”[2],因而包含人际性、价值导向和情感投入等特征。“实践性理论”来自心灵。“实践性理论”是教育者内心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的认识,包括“理想的和现实的、情境变化的和一般稳定的、内隐的和外显的、言说的和奉行的、情感的和理智的、道德的和美感的,等等”。类似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关于其对象是可改变事物的人类践行的知识,并以在具体事物中的践行作为自身目的;它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的,经验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3]。“实践性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性理论”内生于教育者的实践,大都来自教育者的个人经验。有在心理水平上的情绪感知、思想观念水平上的态度倾向,还有对现在、过去、将来的整合:“心目中也有一种理论(思维)图式,虽然通常是缄默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但它构成实践的要素。通过这种图式,实践者认识自己的经验,理解别人的教育实践。好的教师依赖于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成一种反身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型塑。”[4](P132)正因如此,教育者在运用、调整、提炼理论和模型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与未来。“实践性理论”来自沟通。“实践性理论”来自教育者与外来学术性或实践性理论之间的沟通。教育者在觉知自己实践理论的基础上,与不同学者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平等沟通的“实践共同体”,与不同的理论形成一个因理解含义而认同、为发生共鸣而接受的“实践性理论”。即使找不到共鸣点、达不成共识,“它会为教育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更加审慎的反思;也会使学者看到理论怎样遭遇着实践逻辑的阻隔,避免沉溺于纯粹的理论探讨,增强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洞察力”[5]。因此,教育者非常需要融会管理、教育、心理、社会、法律、艺术等理论,贯通教育主体的学习、体验与经验的表达。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范式的构建

教育者队伍的建设应基于价值原则,从根本性、长远性考虑构建建设范式,引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范式。师德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者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高尚而平凡的人生事业。教育者只有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形成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和认同的主体价值观,才能自觉主动地把一个平凡的事业做得不平凡,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师德建设范式的建立,有利于教育者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所承担的历史性使命和任务,及时调整自己工作的定位、确定服务方向,进而提高教育公信力。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范式,就是让教育者树立服务精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爱护学生,热爱教育者职业;自律精神——以身作则,行为垂范;创新精神——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以大学的文化科学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科学发展。

2.培训保障范式。质量教育观是人们在特定的教育条件下的价值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取决于教育者的专业或职业水平。建立培训保障范式,提升高校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或职业水平来自思想政治“实践性理论”的支撑,来自对功能性、内容性和适应性技能的掌握。功能性技能,可以从生活实践中特别是专业学习之外得到发展;内容性技能,“需要有意识、特殊培训,并通过记忆掌握特殊的词汇、程序和学科”[6](P248);适应性技能是教育者的个性品质部分,能使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在周围的文化环境中更好地调整自己”。同时,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理论”也不是封闭自足的,它必须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有关学科交叉、互动。因此,深厚的基础理论与宽阔的跨学科知识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储备。

3.评价激励范式。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对成就感的需要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成就“这种需要的强度不同,人也是不一样的,并且影响着他们接近成功和评价自己行为的倾向”[7](P342)。成就需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计划和工作重要性方面的具体差异,这种差异取决于社会、学生、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他们自己的内外部评价。外部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质量、教育内容模块与学生心理思想需要之间的契合与满意程度,教育实施、管理和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内部评价主要是教育者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身发展性的评估等。教育者对自我发展的评价,来自对成就需要的满足,从心理水平上来讲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观念水平上来讲,就是对精神需要的满足;从评价水平上来讲就是社会需要的满足。外部评价是来自现实的激励,它通过教育者的内部评价发挥作用。无疑在自主性、自觉性与持续性上,内部评价优于外部评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评价激励范式,应当协调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通过恰当的外部激励,激发教育者追求发展的内在热情与需求,逐渐地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内部评价,调动教育者高成就需要和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