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探析(4篇)范文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探析(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探析(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学探析(4篇)

第一篇:新课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

新课改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模式,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语文教学真正来提升学生的自身品德素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塑造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更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教育和培养出在人格上更加优秀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更好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的课堂。

一、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效率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种理念也好诠释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学活动更多不是教而应该是学。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将教学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多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教师要不断的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才能慢慢的投入到课堂中。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先机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不断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方式,一步步的去引导和带领学生进行转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设计课题导入环节时,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在形式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课堂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能够更好的自我体验教学中的乐趣,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地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要成为朋友,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开展教学。教师要抛弃居高临下的姿态,要和学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和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这样才能更加融洽的开展教学活动。

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

学生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努力实现。学生要提升自主参与的意识,要积极的进行学习和实践,从而能够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是帮助学生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地位,要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取的真正的主人,学生要积极去参与去探索。只有改变学生被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动的获取知识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下要改变一言堂以及独角戏的模式,要成为一个活跃的多方面参与的舞台,学生要主动去思考,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更好的获取自身想要的知识。

五、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让他们觉得教师重视他们的想法,以此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日益增加。课堂上人人是质疑者,人人是解答者,信息得到了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学生可从中获得知识,并在交流中活跃了思想,如此不断循环,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千百次锤炼中获得。

六、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获取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运用,不断的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从而学生不仅能够自主的获取相应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方法。

七、结束语

“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给了我们行动的方向,学生在学习中不乏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往合理的思路去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当努力的让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在课堂中表现出来,让各种声音自由的教室里回荡、融合。

参考文献:

[1]曹建.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23)

[2]梁利堂.新课改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教育.2016(30)

[3]曹文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4(03)

[4]王旭明,冯渊,龙祖胜,朱春玲,李世江.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14(22)

作者:陈素莲 单位: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第二篇: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困境探析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剖析当前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师资力量和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育资金的投入等改善边远山区农村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的选取、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标准上都有所改进,但语文学科的合格率低于科学、思品课程。尤其是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更是问题和弊端层出不穷。笔者作为已从事30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通教师,剖析了当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方向有偏。首先,在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结构设计上,用于阅读与表达的时间严重失衡。语文教师经常把重点放在理解上而不在表达上,花3/4的时间教学生阅读理解,只留出1/4的时间去训练运用表达,造成语文课程阅读与表达的先天性结构失调。其次,农村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无序和经验化,语文教学过程中让执教老师凭自己的经验选择教学内容,从而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且降低了语文教学效率。最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态问题。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篇篇讲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这种“文本解读”式文的语文教学形态其效率注定低下。

2.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紧缺。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资源紧缺,虽然现今的办学情况和先前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需求而言,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即使新课改之后有些,城市的这些“先进教法”传到了某些农村小学,但因为农村教师对设施的不熟练操作,使得课堂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语文教学效果改善甚微。

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师资薄弱。由于边远山区本身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师资力量令人担忧。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愿意到农村去,或即使去了也不愿意长期在农村任教,导致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主体仍然是那些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已远跟不上时代需求的老教师,从而无法适应新时代教材多样化的要求;而且,一些地区的小学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方言,从长远看,影响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的交流。

二.改进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应对措施

1.注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语文课应遵从农村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课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索。第一,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第二,语文课应该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等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弱化“非本体性内容教学”;第三,要从“理解语言”转变为“运用语言”,应该强调小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模仿运用;第四,语文课应该从“教过”转向“教会”。语文课堂里,老师应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知识课和文章分析解读课。最后,语文教学要从“课内”走向“课外”。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把学生读书落到实处。

2.加强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农村相对贫穷,但农村小学的教育不应该贫穷,要实施上述课程改革中所提到的几点,离不开充足的教学设备作保证,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边远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直接为学校增加教学设施和仪器,努力改善教学手段;同时,应大力扩充农村小学的图书资源,让边远地区农村学生“有书可读”。

3.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师资力量。首先应加强对边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一方面政府和学校应提高小学教师待遇,加强对小学环境的完善,吸引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去,另一方面现有农村教师的应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将小学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以及各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为边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听取优质课的经验,尽量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差距。最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三.结语

总之,我国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通过我们山区语文教师自己的行动来探索农村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共同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而努力。

作者:韦名高 单位: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德胜小学

第三篇:新课改下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是阅读依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一个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新课改之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运用自主性阅读方式进行教学,逐渐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准和语文文学素养。而本文便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深思的难点。同时,笔者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一些策略,希望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改;自主性阅读;小学生;培养;策略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视野下,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实施的内容之一,它所呈现的方面主要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使自主理念渐入教学中,也使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运用自主这个教学理念,而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众多教学界专家的认可。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表示:“书是学生自己去读懂的,不是靠老师讲懂的。”由此可知,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新课改下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1、拓展小学生的文化视野

小学生通过读《伊索寓言》、《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繁星》等这些名著,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还可以领悟到中外作者优秀的思想理念和自然的传奇景观。培养小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生活的丰富有趣,感受到更好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一文中爸爸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引导学生体会此文醇厚、浪漫的情感,虽朴实但有着感人的力量,由此文的自主阅读领会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同时,此文表达了作者因和时间赛跑而胜利的喜悦,快乐之情,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也便是我们常说的想要成功便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

2、使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众所周知,小学生到了三年级就要开始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自主阅读是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的过程去积累一些文学素材和经典的句子,不但可以使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还可以逐渐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小学生通过自主性阅读能够感受到写作的奥妙,从而对写作训练感兴趣。

二、新课改下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引发小学生自主性阅读的动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做所有事情都是靠兴趣的引导,阅读也是如此。所以老师要从兴趣着手,只要学生对自主性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便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此项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进行示范阅读时,必须将教材所以的阅读点了解透彻,哪些地方需要抑扬顿挫;哪些地方需要放慢语气;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语调的轻重;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欢快的语气等。这样学生们的注意力自然被老师吸引过来,学生们便会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口气,逐渐会融入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感受到课文作者的情感。同时,在进行完课堂讲解部分,老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课后任务,组织学生对课外读物中某些经典角色重演,如《三国演义》名著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将其中的某个片段安排学生阅读,之后告诉小学生三天之后我们要在班级课外活动中举行角色扮演表演,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如此一来,小学生便会在自主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人物投入更多的时间。

2、教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知,如果只是用反反复复的言语告知学生自主性阅读的重要性,还不如将阅读的方式教给学生。好比质疑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质疑阅读无疑就是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老师也可以在学生预习课文时多提出几个问题,让小学生相应的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质疑能力发展,让学生乐于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一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质疑:此文表达了什么思想?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描写了哪些人的人物形态?如此一来,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非常多的疑问,这样便可以引导小学生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文章。与此同时,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也逐渐意识到质疑对学生的重要性,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将自主性阅读和实践相结合

老师培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的目的便是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但是如果自主性阅读不能再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那这样只有理论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意义而言的。老师要引导小学生将自主阅读有效的转化到生活中,将自主性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小学生懂得灵活运用。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写读后感或者日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素材的积累,进而使小学生更好的运用语言。而小学生年龄小,如果让他自己选择读物,可能会选择的不合适,因此,老师可以选择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可以定期每周或者每月推荐一本读物让小学生写一下读后感。同时还要和学生的家长们沟通好,让家长在家里对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老师也要认真的批改他们的读后感,进行有技巧的评价,让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逐渐提高,实践水平也不断进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放在首位。而自主性阅读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老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进而进行不断的实践锻炼,使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老师还要积极研究怎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积极性,进而不断的改善和优化教学方式,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真正的提升,为以后的各个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更为小学生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丁文.阅读悦读——论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4(02)

[2]周晓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J].新教育.2016(15)

[3]王佩云,范文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J].考试与评价.2016(03)

作者:何坤福 单位:贵州省兴仁县新龙场镇杨柳小学

第四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国几千年的汉语文化保留下来,加以传承和发展,而人文教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引导学生获得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的技能,进而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感受语文课本中丰富的情感,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本文笔者主要是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怎样在新课改之下将人文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众所周知,汉语语言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下来,汉语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要将这份遗产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其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那么,小学语文老师该怎样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又该运用怎样的措施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呢?要用怎样的检测标准来辨别人文教育是否成功呢?这些都是目前语文老师应该深思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从中挖掘出教材中所隐藏的人文教育的题材,将人文教育深入的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透彻研究课本教材,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知识、语言和文学教学的综合体。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都是由当代思想家、教改委等人精心挑选出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文本,其中包含经典的、唯美的、文质兼美、人文情感、高尚品质等等优秀作品,无不凝结着从古至今所有作者的思想成果,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心灵可以得到滋润,品质可以得到熏陶,精神得到振奋,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老师要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的人文文本,当学生不理解时,要及时的启发,使学生深刻体会其中的感情,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时也可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人格涵养。

二、设计人文教育的标准,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曾经指出过,语文教学的宗旨便是实现全方位的育人教育,要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意识的进行语文学习,进而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使其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因此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人文教学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遵循基本的道德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和审美观,提升整体的语文文化素养

(2)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学会关注世界文化,主张文化的多样性。

(3)让学生有意识的喜爱汉语语言和文化,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形成优秀的品质。

(4)善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爱研究科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对于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采取的都是照本宣读的语文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容量,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只能被动的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语文知识,这样局限性的教学模式没有发展前景,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无法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动力。而目前的新课程标准将学生作为主体,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当学生自主学习之时,要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融合其中,引导学生们有意识的合作和探究,逐渐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探究能力。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开展,充分体现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也只有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才可以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四、构建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当挑选阅读材料之时,老师要尤其注意小学语文教学主题的构建,使阅读材料可以很好的成为语文课文的补充内容,在帮助小学生丰富业余生活之时,帮助小学生丰富视野、开拓思维,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当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有技巧的选择和课文主旨相似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深层次的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之时,必须将人文内容也渗透其中。这样的语文主题式学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广度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意义,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创设时机体现人文精神,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感,便需要给学生创设体现人文精神的时机。目前的小学教育重视的是培育学生的理解人、关怀人和人文的精神,所以这便要创设关心他人的实际情境。比如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老师开篇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古建筑的桥、风景区的桥的动态图片,先激发起小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引用身边的一个和小钱患了一样病的孩子的事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对别人的关爱,体会此文中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同时讲课时可以用韦唯的《爱的奉献》作为背景音乐,分析文中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让学生融入到这些情感之中。之后可以和学生聊聊身边这样无私奉献和具有高尚品格的事迹。引导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这样结束了课文之后,学生们便会久久不能平静,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关爱别人、珍惜亲情和感慨祖国的伟大。这是对小学生的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人文教育的深层次的升华。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从而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中,逐渐使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和关爱他人的习惯,也要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品质,只有这样发展下去,小学生们发展的道路才是正确的,才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逐渐的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老师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之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式,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拥有高贵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钟琴.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1)

[2]郭富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3(19)

[3]李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从《变色龙》与《金蝉脱壳》两课教学谈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作者:匡婵 单位:贵州省沿河县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