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改阐述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那么现代公民的素养需求是什么?宽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是每一位当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课改前长期运行的历史教学无法满足的,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的特点如下:
1.将传统的单循环或者双循环的单一通史体例转变成通史体例和专题体例并用,这样更加有利于高中学生多视角认识历史,拓宽历史思维。
2.课改的基本定位:是以历史为载体,通过对历史的探究,为高中学生在历史意识、人文素养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改的理念。通过对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升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去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教学内容。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含三个模块,每个模块8~9个题目,其中二十五个课题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新课改的内容具体放映历史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等内容。选修课共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的政治改革、近代思想、现代战争、历史人物及考古和历史遗产。其教学内容既能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符合历史和历史学发展的客观性。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不乏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改变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活跃在一线教育的主力是70后和80后,受老一辈教学传统的影响,他们仍然以管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保持着其对知识拥有的权威性,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灌输式”,很难从课堂管制者的角色迅速退出来,而以导师的身份出现,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很大程度影响了新课改的发展,同时在偏远地区,由于教师的素质低,知识水平与课改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成为影响课改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2.必修课内容和选修课内容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必修课的内容与选修课的内容相比,必修课内容多于选修课的内容,同时有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时,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授课时间基本相当,而必修课的内容不仅多,而且存在既难又深,目标还高,导致学生在学习必修课时思想出现抵抗情绪,使新课改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3.学生学习观念改变难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的高中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以及前辈的影响,已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个性化学习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
三、对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改变观念,知难而进。作为现代的历史老师,历史课对学生的重要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学生而言,是培养学生们对历史、民族、国家及党派和社会发展的看法和见解,有助于树立学生们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从小就热爱国家,热爱家庭、忠诚于民族。作为历史教师,不论知识水平高低,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要认真解读新课改的要求和内容,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变换角色,知难而进。在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挖掘学生们蕴藏在大脑深处的创造性。在教学时,要机智的对各种疑问进行解说,捕捉每个过程的思维闪光点,合理的控制问题的难度等,做好学生应答、评析归因等,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
2.从实际出发,平衡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在课程安排上,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模式内容的数量进行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在必修的历史课堂上,不要被固定模式所控制,也要加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发学生潜在的记忆能力,引导学生自然去记,主动去背,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3.社会、家庭和长辈要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们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转变目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局面。社会、家庭和长辈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全社会要对历史课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家庭和家庭内影响较大的长辈们也要更多教育学生们主动学习、建立个性化学习的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新课改的运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历史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以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解决新课改存在的问题,使我国教育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夙凤 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