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及路径选择范文

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及路径选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及路径选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及路径选择

体育教学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和任务是多层次的,不单单包括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在素质教育当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这是工作的主要方面。[1]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的德育目标完成的并不理想,体能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分离,不能很好地交融在一起,统一于体育教学中。因此,本文从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探讨如何将德育自然而又实际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反馈意见不难看出,中学的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非常排斥传统的德育课课堂教学,他们不愿意听那些生硬的理论,更不喜欢满堂灌的刻板说教。老师越是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越是听得头晕脑胀。如何探讨一种活泼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学形式成为提高德育教学实效的重要问题。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体力、脑力、思想、情感等在内的全面教育。体育教学具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它主要通过开展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2]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接力跑练习,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练习,进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的练习,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3]可想而之,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最好的载体,体育教学中处处可见德育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通过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形式,让学生自觉自愿而又积极地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培养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

2.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学校,热爱班级,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班级公约、课堂纪律。

3.意志品格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坚强勇敢、机智果断、努力拼搏、开朗自信。

4.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团队观念培养。

5.文明道德情操教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4]显而易见,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人格修养及言谈举止,向学生“润物细无声”地传达道德情操及为人修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逐渐树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2.贯彻学生主体理念,以人为本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以教学对象为本是现代教学的中心思想。时代背景在变,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与变革。现代的中学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不同,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追求自我、喜爱挑战新鲜事物。传统的机械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本不适合现代的中学生,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将人文关怀与具体的教学相结合,贴近中学生的内心,引领学生自觉感受道德领域的知识,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有趣生动。

3.把德育考评纳入体育课程考评的范围。体育课的成绩要留一部分比例给德育考核,这个分值要占到30%左右,这样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具体怎么衡量一个学生的德育水平,给出恰当的德育分数,还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可行的方式方法。传统的考核评估方法,没有抓住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考核的结果并不全面真实,可信度不高。有关思想品德的考核与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行为实践表现能力,必须创新考核评估的方法,强调可操作性与可检验性。

实践中有这样一种做法,德育考评来源于四个方面:学生本人自评、班级同学评价、班主任评价、体育教师本人评价。其中,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出勤、迟到早退、政治素养、社会公德、组织纪律、团队精神、学习态度、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这些方面体现在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实践中,操作起来十分不容易。因此对体育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细致、更认真的要求。

有关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课题,早已引起体育教师包括学校的高度重视,理论上已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如何摸索出真正适合本校体育教学和师生特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中学体育教学应站在“育人”的高度,把“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体魄、意志、情操和道德品质融为一体,树立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将这种教育理念永久性地贯穿于中学体育教学中,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事业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