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历史课堂的德育渗入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不断确立,传统价值观正在受时代的涤荡和洗礼,这就要求学校德育教育必须适应新的要求,承担新的责任。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要想发挥中学历史课堂的德育作用,需要历史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发掘。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自我心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重视用历史人物生动的言行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国历史涉及人物900余人,世界历史2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如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舍身变法的谭嗣同,百折不挠的爱迪生,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黄道婆,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择优秀代表人物,引领学生充分挖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做人。中国历史有无数志士仁人,他们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以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启迪,情感上的感染。
二、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要倾注自己的感情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倾注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常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深刻教育。有一位历史教师在讲授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长城时,引述了一则新闻报道,说明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看到在地球上有一条很长的带子连绵起伏,按经纬度计算,这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然后他满腔激情地说道:“这是从月球上能够看到地球上的唯一建筑物,难怪这位宇航员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的,长城不仅闻名于人间,也驰名于天上!”有位历史教师在讲述圆明园遭劫的历史时无限感慨地说道:“圆明园盛衰与荣辱的历史令人感怀,但是它不应该只是缅怀悲叹的对象,而应该是强国富民的历史参照。从圆明园被焚烧至今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奋斗历史、胜利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三、教师要组织积极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感受
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来临时,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功能,同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还可以举办图片展览,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图片可由学生自行收集。(2)播放录像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使学生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对中华的石窟艺术,可以播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展观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仿佛融入到艺术的海洋里。在讲抗日战争时,我还播放了《七七事变》《长征》《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的影片。这样的形式令学生深受喜爱。(3)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写秦始皇、曹操、陈独秀、拿破仑等的小传。(4)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报告。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5)历史故事报告会或演讲会、历史成语故事会等。可以分组,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感到要为集体争荣誉。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很好。(6)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如有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等,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史实,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要把学校教育的立足点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学校,主要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和一条有效途径,既突出时代感,又呈现使命感。历史教学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并存等带来的新手段、新趋势和新一代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以“八荣八耻”为准绳,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德育资源为突破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历史和现实,综合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可以说,从教材编者的最初理念中可以得知,课外实验是有相当的分量的。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的教学,对这些课外实验的基本态度都采取了蜻蜓点水,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其实,课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意义。课外实验的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方案设计、实验对象管理、实验器材使用、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有其课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永远预想不完的,学生在独立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由此,就可以看出课外实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提醒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课外实验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其次,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从本质上讲,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解释清楚诸多的生物现象,才能观察清楚各种生物体的结构,才能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学的理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新编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教材内容中实验内容很多,实验形式很多,实验要求也很多,仅是血液和呼吸系统这两章节就有好几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实验的增多其实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他们的能力就一定会水涨船高。当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要精心设计实验的项目、步骤和内容,否则学生就不知道实验的侧重性、方向性,以及实验中的重难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本身的工作,更要把课外活动实验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来对待。
再次,生物实验中常用到的一个实验方法叫做生物比较法,是指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和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本质和现象,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鉴别的教学方法。生物比较法教学一般用在中学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它的作用重在讲述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能举一反三,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比较法教学的出现就正好能解决这一难题。在《活动与脉搏的关系》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一个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部分,有针对性地把几个组的实验数据收集到一起,针对与实验结果,比较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另外,我们还可以找两个同学,把他们的安静数据以及活动后的脉搏数据进行比较,还有我们可以把男生、女生的脉搏拿来进行联系比较,把青年人与成年人的安静时与活动后的脉搏数据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