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发展范文

农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发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发展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真谛

教学常规管理的真谛就是把大量的,反复出现的日常教学管理事务,按其各自内在规律,制定出都必须遵循的规定和规则,并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秩序。只有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课程改革,才是一切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

二、本地教学常规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个别学校的教学计划不规范,质量不高,内容空泛,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和必要措施,形式化。

个别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缺乏必要的讨论、研究,领导把关不严,计划简单、粗糙,操作性差,难以做到立足本校实际,有的放矢。

个别学校教学管理和要求不严,个别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形同虚设,部分栏目空白,填写不规范的现象存在。

原因:一是个别学校对计划的纲领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是形式上的事,凭经验办事,凭感觉管理,随意性大。

二是个别学校对计划的检查责任不明,没有落到实处,粗枝大叶,只看有与无,不管质与量。

2、少部分教师课前准备不认真、不充分,问题较多,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个别学校对教师教案的检查只看“有”或“无”,没有对教案的质量作评语作具体要求;个别教师备课研究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充实教学。

原因:一是教学常规工作管理不到位,教案简单不规范等问题都是学校疏于检查造成的。

二是个别教师敬业精神差,工作马虎,应付差事,长期懒惰形成习惯。

三是个别教师的业务素质差,所以备写教案只能照抄参考书或教案书。

3、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有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加之课前准备不充分,所以教学设计传统不新颖,教学结构、层次、环节零乱,目的不明确,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向课堂45分钟教学要质量”成为一句空话,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或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方式传统,方法陈旧,“教学方式=黑板+粉笔+嘴,教学方法=讲+练”。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极少;教师包办的多,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极少。

原因:一是极少部分教师业务素质差,极个别教师不能胜任所教学科,专业不对口、有文凭、无水平。

二是少部分教师敬业精神差,不钻研教材,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三是少部分教师信息闭塞,视野狭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难以达到“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五项基本标准的要求。

4、个别学校的教研活动实效性差

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对教研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

原因:一是学校领导没有把教研工作提升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高度来认识,重视程度不高。二是没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三是认为教研工作是软任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无关重要,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5、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淡化了必要的测试意识,有个别学校只重视了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忽视了平时的考核、考评等;缺少必要的奖惩机制,教师的教学成绩好坏一个样的现象存在;教师业务档案的填写不严肃、不认真,甚至有学校教师的教学成绩也没有填写在当年的业务档案中;有个别学校对非考试科目测试无严格要求,重视程度不够。

原因:一是缺乏正确的教学评价导向,走入“误区”,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以成绩为主的单一方式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二是缺乏全面评价教职工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三是对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

三、面对上述问题,寻根求源,制定合理的常规管理制度,给教师们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出自己的特色,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水平和才华。

1、教学设计

(1)、合理安排课时,按课时提前两天备课,教案节数达到课标规定,书写规范、详细,既要背出教师活动,也要背出学生活动,还要有设计意图。

(2)、为了突显教案的实用性,又可节省教师的时间,建议教师以单元备课,因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文化主题,可让教师从中以一篇或两篇为主详细写,其余部分可略写,主要着重点、难点部分老师是如何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合作交流来解决完成的,再一个要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是否让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3)、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学期每个教研组应有两次以上集体备课,第一次为探索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第二次开始为改进型,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创出特色。

2、课堂教学

(1)、教学目的必须明确,不能为了单纯追求“三维目标”而使目的模棱两可,再者是教学内容、过程与目的相符。

(2)、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做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做好知识前后衔接,或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尽可能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孤立、单纯的“教教材”,有恰当的评价。

(4)、合理安排时间,有张有弛,精讲多练,适当加大课堂练习密度和量度,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争取做到堂堂清。

(5)、增强自身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对课堂的生成情况能迅速作出判断,灵活处理,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性。

3、作业方面

(1)、本簿保存完整(低年级用完的可由老师保管),字迹要工整,格式统一。

(2)、作业量适中,有代表性,既可巩固新知,又能提高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3)、形式多样,根据所学合理设计作业,尽可能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适应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5)、及时批改,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寻找和分析原因,教给解题技巧和方法,适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等级评价,鼓励多使用批改符号。

(6)、多对优秀作业进行展览和表彰,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4、课后反思

(1)、客观性:教师应客观、及时地对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得与失做出准确的反思。

(2)、全面性:不只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得失情况做出公平的评价,以便今后的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3)、在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对原教学设计做出修改批注。

5、课外辅导

(1)、有具体的辅导计划,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辅导措施和辅导内容。

(2)、抓中间、促两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树立自信心。

(4)、建立以家长学校为主的家校联系机制,使学校、家庭教育有机触合。

6、考核

(1)、加强平时检测,建议平时多由学生出题或由学生检测达到双向效果。

(2)、考核形式多样,加强平时课堂随机检测,采用提问、操作、解题方法的应用、交流等方式,既增强综合知识的使用,也避免学生学习的困惑。

(3)、加强教师平时检测题的分析与积累,争取每年级都建有检测题库。

(4)、做好考核的反馈,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制定弥补措施。

(5)、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更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6)、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的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教科研特色,以此带动和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了解教改动态,传递教改课改信息,提高教科研水平。

(7)学校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深入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了解掌握教学常规和工作动态。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要有重点的抓好课前准备工作,通过超前备课和集体备课等形式,规范教案要求,坚决堵绝无“案”上课的现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8)规范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按照“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五项标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上交流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形式,结合“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达标验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9)要加强对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各学校必须按照课标和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辅助设施进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必须保证各类实验课程的开设,按照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达到80%以上的要求开齐开足,同时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登记、检查、管理等工作。

(10)关于活动课的开设,存在问题比较多,应当结合我镇学校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要求,统一实施,严加管理。

(11)重视对学生考核考评工作,完善考核制度。为此,必须走出误区,加强引导,充分利用考试的诊断功能,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各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对考试测查工作要进行统一要求,合理安排,同时要注意加强对成绩的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另外要加强对非中考科目的测查,考评。

(12)加强对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的总结。注意积累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从根本上来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是解决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办法。

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教师的行为引向比敬业、比奉献、比实效上来。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教学常规的每个环节的要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

2、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以新课程教材教学培训为契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以教研活动为基础,以集体备课研究和多媒体运用等为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画简笔画,设计教学、备写教案、认真反思、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为内容,打好教师教学基本功;以规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

3、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他们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交流活动,达到传递信息、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4、加强对教师考核,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细则,立足过程。把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教学研究活动纳入考核内容中,认真组织实施,以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确保教学常规工作和教学研究活动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5、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教师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学校教学的成败在于教师,而教师的发展在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建立更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搜集和改进,不求做到人人满意,但愿人人遵守,这样教育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