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师范生语文素养培养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在课堂主渠道高效学习语文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实践证明,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着眼于师范生的终身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语文意识和良好的语文习惯。
1、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初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词典注音,写到黑板上;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鉴赏或仿写,写到书本空白处。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关于作家简介及作品,请同学简要介绍、交流。
2、教师应率先垂范
教师本身应具备强烈的语文意识和良好的语文习惯,使课堂教学能顺畅地向课外延伸。如学习《荷塘月色》,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佳作;学习《都江堰》,可以推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教师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随堂赏析,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欣赏能力。
3、安排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
课前三分钟安排演讲、口头作文、课文续写改编、三句半、讲故事、对对子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或许由于刚上完另一科的课,思路一时还未能转过来;或许由于课间休息,放松了十分钟,兴奋的心情还未能平伏,因而学生注意力常常不能迅速集中而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时如果匆忙开始讲课,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开展课前三分钟语文活动,就可以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口头表达能力,更是现代社会要求愈来愈高的一项语文能力。活动内容一个月或半学期一更新,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愈来愈好。课前,要上讲台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演讲或介绍更吸引人,都做了精心准备,反复修改讲稿,并构思与众不同的表达辅助手段。课后,我们还要求学生将讲稿工整地抄下来写在作文本上。抽出一堂课中的三分钟搞语文活动,看似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它所激发出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效果,却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取得的。再说,活动的内容虽然看似与本课知识无直接联系,但这些内容能起到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作用。
4、每月安排两节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形式多样,如,成语接力赛;找街上的错别字,报纸病句曝光;读名著谈心得;推荐一部影视剧,影视对白集锦;歌词鉴赏;为同学、老师画像(运用叙述和描写写出一段话,描述其人的外部特征);为学校雕塑、花坛命名;为班级设计一份《班级公约》;为地方企业产品设计广告语;撰写说明文字。这些活动能为写作做充分的准备。学生有了强烈的语文意识和良好的语文习惯,终身受用。碰到优秀文章,自会情不自禁的多读几遍;碰到有意义的事,自会随时留心观察;有了新的感触,自会记日记;看影视剧、看标语口号、看商品说明书,自会思考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表达是否简明、流畅。
5、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一是大胆取舍,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阅渎和质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真正把教材落实为一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备课时确立每单元l~2篇为重点讲授篇目,其他篇目则大胆放开,或请学生讲,或以练代讲,或以写代学(写小评论或读后感)。即使是重点讲授篇目,坚决反对教师满堂占,主张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尊重他们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和阅读体验,让他们自己阅读课文,感悟课文,使课堂书声琅琅,那么,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把一篇篇寓意深邃的佳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美文肢解得鸡零狗碎”的状况。比如,教《荷塘月色》,简短导入后,在配乐画面中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请几个学生谈文本写了什么和写得怎样,怎么写得这样美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对写作手法、文章重点、难点等点拨后,再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质疑;最后在配乐画中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整堂课,学生精力集中,情绪高涨,完全陶醉在课文中了。事实上,许多课文,教师只要适当点拨,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是能读懂的。如此,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相反地,学生学课文的兴趣和热情会更高。课堂上,我们把学生质疑问难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问题,应当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排序,用自问自答的训练方法把三个问题分析清楚。即写了什么(关于文章内容);写得怎么样(关于文章形式);为什么这样写(关于构思意图)。这种自问自答具有可操作性,长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打下基础。
二是对于有的自读课文,联系学生的生活,训练写作。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他还说过:“如果就文学文,不联系学生的生活,虽然也能学有所得,却难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联系生活,一下子把课文拉到学生身边来了,不论是领会课文内容还是学习语言应用都活起来了”。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学习了冰心的《笑》,可以让学生以“感动”为话题练口头作文,写几幅打动自己心灵的不同画面。可采取游戏中的接力法,活跃气氛,开阔思维。几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开头有吸引力、结尾印象深刻、哪组镜头衔接自然巧妙。如此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这样,师范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活水之源。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语文素养课堂主渠道语文环境兴趣小组
论文摘要:高职师范语文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坚持积累、感悟、体验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内容,高效学习语文。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努力提高师范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