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色彩教学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校美术相关专业色彩教学有其特定对象和目标,因而不同专业的教学应避免简单套用美术专业的色彩基础教学方法。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实际,重点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临摹大师作品色彩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色彩小稿写生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半临摹性创作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色彩教学;基础教学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色彩基础课一直以来缺乏专用教材,大多是借鉴美术专业色彩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美术专业色彩基础教学一般是针对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进行的色彩认知和技法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运用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长期的写实技能训练会使学生的表达欲望、兴趣缺失和色彩感受力下降,从而导致学生以视觉经验和记忆去表达,概念式地作画等,久而久之,学生将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类课程包括色彩,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丰富艺术知识,为学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奠定基础,其教学目的、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与美术专业教学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应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1临摹大师作品色彩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较弱,在色彩教学初期提高学生色彩感受力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色彩临摹。色彩临摹可以使学生直接学习优秀色彩作品中美的形式规律,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及感受能力。然而,色彩临摹范本类型较多,选择适合的范本就显得更为重要。针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如果选择优秀少儿色彩作为临本似乎缺少美术教学中规律性的常识,但如果选择较写实的色彩作品,难度又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画情绪。综合考虑,可以选择对造型要求不高,色彩较为直观并具写意性、装饰性的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如选择以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优秀艺术大师作品为摹本。选择这些艺术流派的大师作品,可以在用笔方法、构图规律、色彩变化等审美形式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印象派绘画不追求造型的写实,画家用笔率真潇洒,笔触长短不一,色彩不受固有色限制,总是保持对色彩的第一印象;后印象派绘画中,塞尚以均衡的构图、梵高以流动的色彩、高更以装饰的意味体现了各自的审美风格;野兽派的作品夸张、变形、随意,色彩对比强烈,追求一种接近儿童画的装饰性、平面图案效果[1]。其次,在媒材的选择上可以用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的油画棒代替油画颜料。油画棒的特性和油画颜料很相似,都属于油性颜料,具有覆盖性,质地软、油性足、可调色、纸面附着力强等特点,可以进行薄画法,也可以尝试厚画法(有时需要用火熏烤油画棒使其软化)等[2],油画棒具有诸多优点,作为提高色彩能力的简易工具非常适合初学者。学生可以通过临师们作品,理解作品中的绘画元素,例如,线条的粗细、轻重、曲直、豪放与简约等;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的运用;形体在画面中的构成;构图的均衡和谐。这种针对性的训练是为今后的写生、创作做基础准备的。临摹的目的就是学师作品的美术元素,弄清大师在绘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些元素,在临习的潜移默化中被大师们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意识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并在今后写生、创作和教学中很好地把这些绘画语言运用和发挥出来。
2以色彩小稿写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色彩小稿写生可以是单个静物、组合静物或是风景写生,它是学生在临摹并掌握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后,快速提高自身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的一条捷径,也是学生摆脱临摹进入色彩创作的关键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学生在临摹作品时色调统一、笔触清晰、空间层次分明,但一旦脱离了范本进入写生,画面效果就大打折扣。如,色彩不是固有色的描摹,就是“脏”“乱”“花”或画面没有空间感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弄清色彩的表达需要合理组织色彩各要素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色彩训练。色彩训练包括长期训练和短期训练,长期色彩训练注重画面的完整性,追求画面井然有序的层次性,注重细节的描绘,对于专业基础弱,教学用时少的非美术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法收效不大。相比之下,短期的色彩小稿训练就有它独特的优势。
2.1整体观察,利用大色块来统一色调学生临摹的作品都是构图完整、色调统一的优秀作品,在临摹过程中往往只看到颜色而忽视色调,要掌握色彩的大关系、协调色调,就需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概括、提炼、归类等处理能力。然而色彩小稿写生训练,首先要摒弃物体的细枝末节,能够化繁为简。物体在自然状态下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以及体量大小、明暗程度、角度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色彩感受可谓是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色彩小稿写生要求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捕捉转瞬即逝的色彩感受,抓住对景物瞬间的印象,概括出色彩的大关系即统一色调。在色彩训练中,色调是表现画面情感的重要因素,如,一副色彩“脏”“乱”“花”的作品不但让人觉得缺少节奏感,还会让人产生焦躁、不快等情绪,一副色彩作品与同内容的黑白作品比较,其动人之处也在于色彩的力量。马克思也曾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3]。因此,学生的色彩训练应从色彩的布局开始,利用大色块来调和画面色调。
2.2快速、大量的色彩小稿训练,利于学生技法表现能力的提升小色稿和长期色彩训练最大的不同即小色稿是针对性训练,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绘画对象大的色彩关系和明暗关系。色彩的明暗即色彩的明度关系,它是色彩三要素中最具独立性的,可以不依附任何色相通过黑白灰关系单独呈现,色彩一旦发生就具备了明暗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明暗关系看成是色彩的骨骼,是画色彩结构的关键。当然在进行色彩小稿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对绘画其它因素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构图规律、着色顺序、色彩搭配、用笔方法等,这些对于画好色彩写生有很大帮助。
2.3小画面,大发挥在色彩小稿训练过程中,由于画幅小,用时短,所以学生在作画过程中需要不停思考,除找准色彩关系外,还需不断变化风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而对于用笔、肌理、材料等也具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例如,油画棒的色彩训练。在色彩小稿中,就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笔触、肌理等,表现绘画对象不同的质感和空间层次。其中,用笔可以细腻、粗犷,还可以涂染,肌理可以堆叠、刮擦,还可以使用多种材料产生特殊效果,如,油画棒和水彩结合(油水分离)的效果,同时还可在水彩上撒盐,产生晶体融化后带来的雨点状、雪花状等效果。当然,在材料上还可以做很多综合性尝试,油性颜料、水性颜料、综合性颜料等,在画法上可以将薄画法、厚画法等相结合。
3以半临摹性创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色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色彩作品的能力。画家们在长期的绘画探索中总结了自己的绘画主张和学术见解,并形成了各自的创作方法,但就其创作规律而言,都必须经过构思、立意、构图、造型、色调、技法技巧等方面实现。然而,绘画的基本功对作品创作的影响是很大的,以造型为例,独特造型中蕴藏着美感,画家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造型创作的质量。作为高校非美术专业学生,造型基础弱、专业训练时间少,要进行完全独立创作训练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半临摹性创作学习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半临摹性创作与最初的完全临摹大师作品不同,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思考的侧重点不同。半临摹性创作要求学生“理解”后再进行创作,“理解”包括对画家作品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两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先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规律、画面形式、构成方法、空间层次的处理、主体的取舍等,然后进行半临摹性创作。这种学习方式,在大师们的创作之路上是很常见的,如,可以通过对三幅不同画家、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乔尔乔奈《沉睡的维纳斯》、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和马奈的《奥林匹亚》进行分析[4]。从画面上看,《沉睡的维纳斯》和《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两幅作品在构图上非常相似,维纳斯都斜躺于画面前端,前景的处理方法也几乎一样,画面左侧的背景均采用较深的色调;《奥林匹亚》受《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影响更加明显,人物摆放的位置,前景和背景的处理,色彩明暗的变化等都可以找到很多相似之处。而三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节部分,如,乔尔乔内将背景置于室外,提香则将场景设计在室内,马奈和提香一样将场景放置室内,只是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两个白人女仆换成了一个黑人女仆,将床上的狗换成了黑色的猫等。从这样的细节变化中不难看出,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是画家的技能、修养、气魄、经历、审美追求、生活态度和感受等,这也是半临摹性创作着重强调的创新意识。因此,学生在临摹学习过程中,融入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从学习模仿到思维创新的必然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大师作品临习,学生可以迅速掌握基本的色彩技法,丰富画面的色彩表现语言,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理论的学习。接下来进行色彩小稿的写生训练,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色彩写生的方法,把握色彩大关系,统一色调,从而提高色彩基础。然后通过半临摹性创作学习使学生尝试简单的色彩创作。同时,创作需要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探索事物的欲望,自主地对色彩材料技法的创新使用进行研究。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技法的同时,还需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对学生的色彩学习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热拉尔.X.著.马蒂斯——杰出的色彩大师[M].沈志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0.
[2]韩晓昆.高职色彩基础课教学尝试——从解决绘画中产检问题着手进行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6):42-43.
[3]李智.对于示范专科学校美术专业色彩教学的几点思考[J].各界(科技与教育),2010(1):23-24.
[4]达尼埃尔.阿拉斯.著.绘画史事[M].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9.
作者:李春燕 单位: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