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范文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

【摘要】科技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小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为了使小学教育走向更好的阶段,为了使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教育融合,本文主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小学教育创新模式,以优化小学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创新模式;研究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也改变了教育生存和发展环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小学教学方式和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方面的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总结外国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基础上,已经在实际教学中收到很大成效。但是由于受技术手段影响,教学情景在课堂中的展示一直是效果不佳,如何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

1.1教育信息化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教育和课程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也能培养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一种形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使教育过程得到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分析。作为教育核心,课堂教学是教育实施的基本阵地,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整合的场所。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意识和思维、行为产生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同时也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二两是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通过与教育整合,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个整体,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科中,成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信息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学生是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索和合作的主体,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兴趣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2、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1以学生为中心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基本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几个特点,表现在人机交流的互动性、资源集成性和结构的非线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实现信息多维化和教学网络化,实现的是学生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互动交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演示,可以丰富教材教学资源,多媒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枯燥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信息丰富且传输多样,教师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也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首先,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多媒体信息可以在课堂中展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事例,这样的事例既有时代气息又贴近生活,这样的事例又能图文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认知上更开阔、学习动机和兴趣更浓厚。其次,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探索。因为多媒体信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为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良好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主动探讨,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练习。多媒体的特点是人机互动性,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知识的设计,以符合小学生练习的标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比较强,如果多媒体的设计由浅到深,同时辅助声音、图片和画面,那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最后,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使小学生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多媒体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编辑并再现,以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放大、缩小或定格处理,针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可以让其通过表象的认识再进行交流,之后通过演绎、比较等思维方式来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2.2网络技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化课堂模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信息化也逐步成熟,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终身教育成为每个人要做的毕生功课。现代教育强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相关调查显示,网络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就可以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化教学。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小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因为学习环境的优劣对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网络课堂可以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信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周围达成不平衡,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环境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进程,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充足可以方便教师把与学习有关的图片、音频等集合到一起提供给小学生,同时又能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的局限。其次,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搜寻信息。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资源的搜索,通过对搜索到信息的总结、归纳、比较等来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在心中形成一个初步的观念,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先掌握有关技术和使用方法,以达到快捷使用。再次,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网络技术的交互功能可以使人与机器进行对话,能帮助小学生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集体或他人帮助下进一步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深思,可以由浅到深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以形成自主学习规律。

2.3信息技术与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型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又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学习之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包括专门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也包括学科渗透式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与各学科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包括思想整合、教育理论整合和信息加工整合,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教学过程的整合也是教学环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相关研究显示,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虽然是两种新课程,但都指向自主学习的目标。两者都能使小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合作交流精神,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首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当小学生从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有所感悟并提出问题时,这是小学生学习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过程。信息技术依靠互联网这个信息资源优势,可以将非常多的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背景资料搜罗出来,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出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通过资料的学习,在自身知识积累基础上就会根据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其次,帮助探索交流。当对问题有所思考时,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空间不再是封闭的,时间不再是固定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被打破。

学生需要到网络中心或电子阅览室进行资料的查询,这个时候的学习不再被局限到某一堂课内,而是被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协作、交流和讨论,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判断,以得出最初结论。最后是帮助总结提高。当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得出结论后,需要针对这个结论组织开展交流、补充和完善,从面是为得出严谨和正确的结论做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将得出的结论和知识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的是就是将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具体例子,以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研究性学习整合并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能发挥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有方法论意义。这种创新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产物,能促进教育教学进行深层次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我们要积极接纳新的理念,并勇于改革,以促进小学教育更上是层楼。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

[2]肖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艳霞.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的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作者:孟金蓉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