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文体活动认识近况探讨范文

学校文体活动认识近况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校文体活动认识近况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校文体活动认识近况探讨

作者:王剑峰单位: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各种文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辅导员投身学生文体活动的热情、影响辅导员对学生各种专业外的才能的培养倾向和力度。从表1可以看到,75.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很重要”,20.8%的人认为“重要”,只有3.6%的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不重要”。以上调查结果说明,辅导员总体上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认识是积极的、肯定的。这是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二)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功能的认识

课外文体活动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锻炼功能;学习功能;愉悦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发展个性及特长。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十个方面内容。表2显示,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认同度较高的功能(60%以上)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培养才干和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占85.3%,“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占68.0%,“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占66.5%和“人际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占65.5%。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强调大学生在学校应该要全面发展,今后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课外文体活动就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锻炼展现的机会。

因此辅导员对于课外文体活动的“培养才干和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人际交流、培养协作精神”的功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四的位置。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功能的肯定则是辅导员作为一个长期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站在学校的角度所总结出的经验和结论。因为只有当活动最终形成了一定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长久,影响才能深远,活动的功能才能不断地改进,学生才会勇于参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电脑的普及更加阻碍了学生原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文体活动来释放压力的渠道,因此对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肯定也是基于当前这一问题的考虑。

此外,我们看到只有37.6%的人认同课外文体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的文体活动承载着传递理念、培育人才、促进沟通等功能,它们内容丰富多彩、气氛轻松活泼,很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而辅导员是思政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辅导员们完全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它们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和良好平台,从而达到多个层面上的“双赢”。

(三)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和学习关系的认识

尽管大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可以有上述诸多功能,但他们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学习。倘若无法在专业学习和课外文体活动上达到平衡,难免会使这两方面在时间和精力上产生矛盾,最终很可能因参与课外文体活动过多而影响到专业学习。表3是关于课外文体活动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到超过半数(51.8%)的人认为不好说。通过对一些辅导员的访谈得知,他们之所以认为“不好说”是因为觉得不能简单地回答这一问题,要结合诸如学生活动的性质、投入时间、学生参与活动的密度、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有效地回答。除此之外,认为不会影响的占了29.4%,比认为会影响的18.8%来得多,但并未形成一边倒的态势。

因此,对于我们当前的一些课外文体活动,应该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感受,进行重新评估,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化,做到既不影响学生在校的最主要任务——学习,又能良好地实现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的诸多功能。

(四)辅导员参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许多文体活动的策划、组织、推广、参与都离不开他们。一些学生社团、协会、班级自发组织的活动也都会邀请辅导员参与和指导。辅导员能够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是对学生策划者和参与者的一种无形的鼓励和肯定。因此,辅导员参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表4是辅导员认为自己每月参与几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为宜的调查统计表,该表显示,认为每月参与3-4次和5-6次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为36.0%和31.5%。6次以上的比例也较高为24.4%,3次以下的较少为8.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辅导员认同的是每周参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一次及以上,参与的积极性是相对比较高。

表5我们可以看到,有27.0%的辅导员认为参与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会加重自己的负担,30.4%的则认为不会加重负担。同样更多的人认为若要评定是否会加重负担还需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如活动的性质、活动的时间、参与的次数等等,因此有42.6%的人选择了“不好说”。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人生导师,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轻松活泼,理应成为辅导员们开展思政教育、素质学生拓展、增进与学生交流的重要载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份内之事”。然而选择会影响的被调查者不在少数,说明一些辅导员在思想认识上、在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上明显不足,亟待加强。

辅导员对当前课外文体活动的满意度

表6是有关辅导员对当前课外文体活动满意度的调查,认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10.2%和37.1%,加在一起为47.3%;认为“不太满意”的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到43.6%和9.1%,加在一起超过半数,为52.7%。为了进一步了解辅导员们对当前课外文体活动具体在哪些方面不够满意,也对此进行了开放式的提问调查。下表(表7)就是经调查整理后排在前几位的不足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各级活动过多,日程过于集中”,出现频数是118次,其次是“一些活动的规章和组织监管较混乱或松散”,出现频数为97次,再次为出现91次和76次的“一些活动无持续性,无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基本都是积极的老面孔”。通过访谈得知,绝大多数高校的诸多文体活动(包括校级、院级、系级、年段级、班级、各种学生组织级别等)都紧密地堆积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里,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每周上课都要请几次假来应付这些活动的地步,这一现象在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和主要学生干部的身上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此外,许多学校在学生文体活动管理方面较混乱和不科学,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是无法执行。有的活动举办了一两次,等学生组织的负责人换届后就中止了,活动没有良好的延续性,更不用说能够形成一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再者就是很多活动的前期宣传不够或是竞技性质太强,导致参与各种活动的总是那些活跃分子,而那些沉默的边缘学生则形成与各种活动渐行渐远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学生文体活动的监管,执行和改进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和精简各种级别的活动,想方设法使活动更加普及,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总体上,辅导员对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积极和肯定的,并且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自己每周参与1-2次学生课外活动为宜,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辅导员们普遍认为学生课外文体活动能够培养才干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人际交流,培养协作精神,这主要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三个方面的考虑。但同时也有20.7%的被调查者认为参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会加重自己的负担,同时有超过半数的人对课外文体活动“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原因主要有:各级活动过多,日程过于集中;一些活动的规章和组织监管较混乱或松散;一些活动无持续性,无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基本都是积极的老面孔等。

(二)建议

首先,辅导员应当充分发掘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在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气氛轻松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来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其次,从学校到学院系部,再到班级,辅导员要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协调好各级别活动日程,尽量使各项活动有序的开展。再次,一些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认识、职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亲自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才能更好地融入学生当中,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最后,学校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学生文体活动的监管,规范和改进相关的规章制度。坚决淘汰那些较低俗或是参与面很窄的活动,同时,使那些具有教育意义且备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活动得到延续和传承,力争形成一定品牌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