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形势下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范文

新形势下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形势下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形势下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在“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部署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等弊端,提出了“3+2”两种方案即“三大贴近”“两大创新”。

[关键词]三大贴近;两大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到建设网络强国,并提出构建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27年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摸索到完善,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优势及潜力仍未被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存在着被忽视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属品,并未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形成育人合力;2.简单把理论知识搬到网络,无法汇聚校内外优秀资源进行内容再创造;3.将网络仅仅看成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工具,缺乏对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把握,进而忽视学生个性精细教育的需求。新形势下,如何因势而新,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个人和群体依据互联网的本质特点,基于网络背景,对受众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3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但两者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叠加粘合,它是互联网的网络化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1]36。新形势下辅导员如果能把握住互联网的本质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能在实践中掌握主动权。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现实需求

“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启,随着国家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的部署,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将在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将面临全新的情况。如何因时而进,在“00”后大学生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中间赢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找到契合点,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培养的能力,更是回应时代的需要。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是适应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不断提高,网络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也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全面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实施的攻击、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窃密、诈骗等犯罪活动时有发生,网络谣言、网络低俗信息等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当前,网络的应用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整个生命过程中。当代青年学生常处于“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生活状态,使得不良信息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可以说网络化生活时代学生面临的许多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如何抢占先机,及时介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加强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研究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突破,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个性化精细服务。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突破必须拥抱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及大数据针对性等优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局限于线下课堂教育,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辅导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两点思考

(一)把握教学规律,落实“三大贴近”策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了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3]此后,该原则被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

1.贴近实际,焕发新生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将课本理论知识移到互联网上这样简单的结合。网络的便捷性,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拓宽,当代学生主体意识强烈,他们只会选择浏览和接受较新颖、有趣的内容,灌输式的知识传递方式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新形势下做好“0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要秉持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扎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优秀文化,贴近实际,在关键时间节点、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及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话题上加强引导,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网络优秀文化作品,并将学生创作的有代表性作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别开生面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2.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

也就是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常常比较抽象,内容的表达上具有鲜明的规范性不易被更改,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时尤为突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学生习惯快餐式的文化信息,如果内容本身晦涩难懂自然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辅导员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应该更加注重使用丰富而鲜活的理论素材,抓住学生学习的刚需,贴近学生的生活,整合生活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并不断优化学生的体验,按照互联网的规律用碎片化、交互化、互动化的方式传播学习内容。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及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当大学生对市场上大热的《我和我的祖国》《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家乡》等作品追捧时,应及时把握时机开展相关专题思想教育,从生活取材,创造性地转化并引导,因事而化。

3.贴近群众,提升感染力

[5]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所选用的素材是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轻墨守成规,多创新,把原本陈旧的案例换成贴近群众的案例有助于提升感染力。学生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产生共鸣,如:为大山的女孩奉献一生的时代楷模张桂梅、为抗击疫情做出巨大贡献的逆行者钟南山,以及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护士、警察等,这些都是与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的事迹都是鲜活的案例,通过他们的事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二)实施“两大创新”举措,扎实推进网络思想教育工作

1.确立学生主体,推动理念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实践证明当前的各高校教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念仍然较为落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被个别老师认为就是换个平台上课,“一言堂”和“满堂灌”的现象突出,教师忽视社会的变化,忽略学生的需求,一味地将理论照搬给学生,守着老旧案例素材不放,却不去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这些现象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虽然是通过数字化、符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他始终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其自然而然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6],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主体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关注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加强隐性教育素材的挖掘,抓住重要节庆日及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格调高雅的活动。如:2019年建国70周年,各高校线上线下同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飘过大江南北,这不仅是一次简单合唱,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教育不是说教及理论的灌输,是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以生为本,推动载体内容

创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传统工作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7]当下,学生关注和使用的沟通软件主要有微信、微博、QQ等,学生对这些软件的粘合度较高,成为学生平时交流的主要工具。目前高校意识到网络载体的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建立思想政治主题网站、“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但是,平台建设缺少吸引力的问题突出,平台成了通知的公告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8]改进平台内容,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推动载体内容创新,成为了辅导员时下面临的新课题。首先,要加强平台内容的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数据意识,善于运用数据技术与思维使网络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高度结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9],必须要减少长篇大论的说教内容的转发,增加贴合学生兴趣的原创作品,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创作,通过短视频、短课程等形式第一时间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时事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如:抗击疫情过程中学生为逆行者创作的“三行情书”、抗疫应援手势舞、抗疫歌曲等优秀原创作品可以作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从学生关注、关心的事情切入,从综艺节目,热播影视剧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四、结语

新形势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是因势而新的必然要求。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关系到“0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效,更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激发强大力量的关键。党的以来,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10]辅导员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从“三大贴近”“两大创新”入手,不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真正做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重要阵地及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作者:郭海滨 单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