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开放大学的网络教育论文范文

开放大学的网络教育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开放大学的网络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开放大学的网络教育论文

一、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1.传统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加速向网络化变革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从信息垄断到信息开放的过程。在每个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于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实际上只有一种与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在孔子的时代,由于书籍等信息载体的缺乏,教育只能靠言传身教。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学校(学院)教育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而信息化的当代,特别是网络兴起之后的21世纪,信息的垄断被充分打破,开放共享正在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应的,工业时代的学院教育模式正处于被颠覆的前夜。就这一点而言,传统高校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实际上要远远大于电大(开放大学)。近年来,传统高校纷纷试图将网络教育融入现有的模式之中。如果说,1999年开始的远程教育试点,各普通高校纷纷成立网院只是为了在网络教育市场上分一杯羹,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的话,那么今天,很多普通高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时代教育模式深刻变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并迈开了探索变革的第一步。陕西师大网院院长张举范表示:高校内独立设置的网院将在不远的将来逐步消亡,因为当网络教育也成为传统大学主体的教育组织形式时,网院也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2]关于世界范围内传统院校网络化的趋势,可以看以下几个事例:(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源头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老师。5年来,这个新模式在北美各地学校广受欢迎,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翻转课堂的试验。2011年春季,可汗学院的创办人萨尔曼•可汗在TED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更引发了大众对翻转课堂的关注热潮。翻转课堂的意思,就是把现在教室学习的模式完全翻转过来,老师课前录制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在家自主学习,有问题也可以在线与老师或同学研究;而把以前学生独自在家做的作业搬到教室里来进行,学生跟其他同学在教室进行互动与讨论。翻转课堂,实际上是传统院校将网络教育融合到原有教学模式里的一种尝试。(2)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由美籍印度人萨尔曼•可汗创办,以使用网络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教育的游戏化、翻转课堂和真正的因材施教。仅仅数年间,可汗学院已经开出3000多门课程,和十几所学校展开了合作,开始一些非常有趣,甚至革命性的实验。可汗学院使用的最基本的学习资源就是实时录制的教学视频,不过内容更实用,风格更活泼,其风靡世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院校学习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3)MOOCsMOOC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nlinecourses)的简称,其代表有Coursera、Udacity、edX等。Coursera是一个免费的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首批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项目成立不足1年,已吸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万名学生,注册124门课程。值得注意的是,Coursera的注册学生有2/3来自美国之外,其中约41000人来自中国,占总人数的4%。①这意味着,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在网上接受世界最顶尖的教育。edX数字教育平台由哈佛大学和MIT共同打造。与之前单纯提供公开课不同,这个平台是把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重新包装,并提供了部分的教学支持服务。以上现象充分说明,传统大学在信息化的挑战面前积极面对,改革教学模式,大学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今后,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界线将逐步消失,二者充分融合之后,谁的学习资源更优良,谁就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公开课和学习资源的开放势在必行对任何网络教育机构而言,随着web2.0的到来,学习资源开放已经从自发的举动变成一种必然的要求。全球范围的学习资源开放始于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所推出的OCW(CourseWare)项目。通过它,MIT逐步把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免费无偿地享用。CORE(ChinaResourcesforEducation)是在MITOCW的启发下,由美国IET基金会发起,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等创建的非官方机构。CORE以推进中美两国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高校提供免费、便捷的全球开放式教育资源获取渠道。其后,由中国教育部所主导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于2003年启动,8年间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000多门,教育部希望这些课程能够为全国高校所共享。纵观这一阶段的学习资源开放项目,虽然它们的主旨也是学习资源的无偿共享,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显著,因为这些共享都还有所保留。继MIT之后,欧美各个著名高校纷纷登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也都开始共享部分精品课程,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使用者只要注明版权出处,不涉及商业用途,都可以自由下载、分享这些材料。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公开课大多是比较受欢迎的本科课程,主讲者也都是国际顶尖的教授,有着独特的讲课风格和个人魅力。顺应潮流,中国教育部2011年开始启动中国的大学视频公开课计划。过去的短短两年间,绝大多数的国内知名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公开课,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上公开的课程数量已经近200门。iTunesU是苹果公司2007年在iTunesStore上推的教育专用频道,迄今有超过500所高校设有活跃的iTunesU站点,诸多名校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在iTunesU上公开其教育内容。中国内地目前有国家开放大学、中山大学等4所大学开通iTunesU。“国家开放大学iTunesU”首批推出30余门免费公开课,内容主要为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教学资源,可以为国内外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者提供语音学习、汉字学习、从零起点到中级的语言课程和中国文化欣赏课程。通过观察发现,这一轮“公开课”的热潮与前面的精品课程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最初国内高校参与教育部的精品课程计划,其本意并非为了共享自己的精品资源,而是为了在教育部争座次、创名气,加上教师个人的利益诉求,总体而言是被动的,所以,精品课程始终存在华而不实、缺乏维护等痼疾,尽管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效果非常有限。而这一轮的公开课则是在国际资源开放共享的潮流促进下,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学习资源的开放势在必行,如果不迎头赶上就会有落伍的危险。因此,这一轮的热潮总体来说是主动的,因此也必将是长久的。可以预见,公开课的推出势必将对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公开课背后倡导的“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的理念无疑对远程教育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当“资源”和“服务”不再和学历文凭捆绑的时候,用什么来说服社会公众花钱来学习我们的课程?同时,受到了这些国外顶级公开课熏陶的受众,他们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期望值会大大提高,我们制作教学资源时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出怎样的改革才能迎合他们的需求,吸引他们的眼球?[3]这些都是亟须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逐渐成为远程学习的主要形式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3g乃至4g网络的应用,移动学习已经逐步从概念向实际应用发展,未来移动学习将成为网络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2011《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之前历年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达到1.18亿部。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占总出货量比重36.1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达33%。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智能终端引领的技术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国内网络教育界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浪潮,有关移动学习的专题研讨会络绎不绝。大型国企的企业大学或培训部门,如中国移动、电信、航空公司、中石油等,已经率先将他们的培训应用拓展到移动终端上,典型的如中国电信网上大学的移动版本等。在普通高校,华南师大网院、西南师大网院和上海交大网院等都已经深度开展了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在干部培训领域,国家行政学院也正在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并向各省的干部学习网站推广。在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开放大学已经将部分课程资源放到了苹果的iTunesU,受到了普遍关注。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滞后状态,但这并不妨碍其在实践层面上的高歌猛进。事实上,移动学习是实现泛在学习的第一步,今后,以虚拟现实、语义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形态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泛在学习将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又反过来促成社会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分布式学习理论和情景认知理论等学习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4]可以预见,现有的网络教育机构如果不能对移动学习的浪潮及时跟进,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4.C2C的知识分享模式和教育2.0“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Google”,这是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在体制内的教育机构(开大、电大、网院和教育行政部门)从上到下还在热衷于对社会教育、终身教育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类似于百度、Google、维基百科之类的公司其实早已行动。大多数网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通过搜索引擎或网络百科搜寻答案,其次是通过专业网站或社区进行学习,真正依赖体制内网络教育机构提供的资源库进行学习的,可谓少之又少。如果不清醒意识到这一点,当前我们从事远程教育的机构就会陷入一种自说自话的境地。公众除了知道可以从电大、网院拿到文凭之外,对其提供知识技能的认可度非常低,简而言之,如果你做的不比百度更好,他们为什么要看你的东西?百度百科之类的知识库之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壮大并获得公众的认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模式是基于个人分享的,即C2C模式。百度本身并没有专门的教师,也不自行开发任何资源。其中的每一个词条都是由网民自己编辑的,通常一个词条会经过多个网民编辑加工直至定稿,而百度只做简单的分类和审定。在百度上,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换言之,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在快节奏、信息化的今天,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主流的方式,大量预设学习资源以及繁琐的资源获取方式被现实的网民所摒弃。当然,百度百科之类的资源库存在着缺乏权威性、系统性等致命缺陷,这对于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但借鉴这种模式,近几年来,使用C2C模式进行网络教育的网站(或平台)纷纷涌现。典型的如正保远程教育所推出的“开放教育平台”,弘成教育所推出的“答疑网”,淘宝网所创办的“淘宝大学”,能力天空所创建的“全球知识交易平台”等。这些机构所推出的平台既具备C2C的特征,同时又瞄准特定人群,抓住重点行业和专业,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开发,其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以正保远程教育的“开放教育平台”为例,短短1年多时间,已聚集4000多位老师,33848门课程/学习资料,扩张的速度异常惊人。①对应着web2.0,目前业界有人提出了教育2.0的概念。所谓教育2.0,其本质是对原有二元教学模式的打破,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转变为知识分享,由单向的传递变成双向和多向互动,由严格的组织架构转变为学习者的自组织,更彻底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个性化。

二、开放大学的应对之策

通过前面的趋势分析,我们不难推断,来自民办网络教育和传统高校的双重压力将使开放大学未来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一方面,民办网络教育具备对市场的敏感性和体制的灵活性,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有显著优势;另一方面,传统高校依托其优质的师资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学历教育方面则具备深厚的潜力。如果说开放大学还有一些优势的话,那就是政策的庇护和部分的先发优势。政策庇护的效应将逐渐消失,而在其他方面,我们显然还没做好准备。因此,开放大学应当迅速采取以下应对之策,以期取得先机。

1.转变思想,树立完全开放的理念过去提及网络教育,我们不自觉地将重心放在“教育”二字上。潜意识里认为网络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只是一种技术工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机制等习惯性地照搬传统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和做法不适应时代潮流,按照这种方式构建起来的网络教育,对于公众的吸引力很小。必须认识到,网络作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越了工具和媒介的意义,它带来的是深刻的社会变革,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创造新的社会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只能是教育适应网络,而不是网络适应教育。网络所催生出的所有产业,都遵循着网络的基本规律,比如网络传媒、网络娱乐和电子商务等。在电子商务领域,以阿里巴巴(淘宝)、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充分利用B2C、C2C的模式开创了规模巨大的网络商业帝国,这些模式是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逐步探索出来的,而照搬传统商业的模式没有任何希望。要想办好网络教育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网络的本质特征。尽管网络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经过几代的划分,但开放和共享作为网络的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变化。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才吸引了大量用户加入,从而形成了爆发性增长的态势。网络经济(产业)的本质是眼球经济,这对任何网络产业都适用。所谓眼球经济,也称为注意力经济,它的意思是,在网络上,只有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培育了一定规模的用户群,才能谈及效果、收益或其他,如果没有网民的关注,则一切免谈。纵观其他网络产业,在前期也都曾经走过弯路,最终成功的企业都是首先打出免费牌,吸引足够的网民关注才取得了成功。比如网络杀毒行业的老大360,就是因为在杀毒行业首先祭出了免费牌,从而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一举击溃了其他竞争对手。史玉柱推出的游戏“征途”开网络游戏免费之先河,随后吸引的数百万玩家为他的公司创造了巨额收益,此后推出的网游无一不是以免费作为基本的运作模式。更不用说腾讯和百度这样的巨头,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免费的,最终才能成长为今天的巨头企业。就目前而言,开放大学(电大)的学员主要是因为文凭的吸引力来参加学习,撇去这一条之后,开放大学(电大)的网络教育几乎得不到网民的主动性关注。这在政策庇护仍然有效的情况下似乎还行,但如果政策庇护失效之后,就会暴露出致命性的问题。如今,开放大学有了自主的办学权,正值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学校以及各级员工应进一步转变思想,走彻底的开放之路,在学习平台、资源和支持服务上做全方位的开放。必须借鉴其他网络企业的业务模式,以免费资源和服务吸引用户,以增值服务(比如人工答疑、发放证书和文凭等)来获取收益,如此才能快速积聚用户,尽快扩大影响力。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诸如行政区划、办学层级这些不适用的概念,必须认识到由于网络天然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无界的。在大浪淘沙之后,最终必然只有少数的网络教育机构能够生存下去。谁在彻底开放上先走一步,谁就能取得先机。

2.把信息化建设摆到学校的核心位置上来,再造全新的信息化系统为了实现真正的开放,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信息化系统的好坏至关重要。信息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将原有的工作适当的数字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信息化改造我们的工作流程和方式,使之能够适应用户的真实需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站在彻底开放、服务网络学习者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化系统,再造全新的信息化系统。在信息化系统的构造中,凡不利于开放、吸引用户的都应该坚决摈弃。比如,以前省级电大因为收缴管理费的问题,推迟公布市县电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提供网络查询。必须认识到,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虽顾及了眼前利益,但损害了终端用户的利益,长此以往,是不可能培育出忠实用户的。开放大学在创建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不少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整个信息化系统还没能站在完全开放的高度上进行全盘的设计。建议学校加大投入,从底层开始重新设计整个系统。已开发的系统,能用的整合入新系统,不能用的要重新开发。为了适应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趋势,整个信息化系统还要充分考虑移动学习的需求,在底层就提供充分的支持。与此相关联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必须按照新要求进行设置,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并有牵头部门通盘安排。

3.按网络业务模式重组学校业务为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学校可考虑按通行的网络业务模式重组学校的业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1)B2B业务。所谓B2B业务,是指机构对机构之间的业务。目前,仍有很多行业企业在线学习业务处于启动之中,这给开放大学开展B2B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开放大学应该顺势而上,主动服务,尽快争取行业和企业用户。发展这些用户最大的好处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这些行业企业用户能够带来大量的宝贵用户资源。出于发展用户群的目的,可以公开平台等资源,初期利用免费策略来争取用户,等用户稳定之后,通过定制教学资源等手段来获取收益。开放大学为机构服务可以采用Saas的方式。Saas(软件即服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是指服务方提供网络教育所需的全部软硬件、学习资源甚至管理服务,而客户只需提出需求的一种方式。应该说Saas是开展网络培训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机构用户购买、构建、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成本,必然会受到机构用户的欢迎。而对于开放大学来说,Saas模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聚合大量的用户,并实现学习资源的充分开放与共享,也是一种非常有利的模式。(2)B2C业务。所谓B2C业务,是指机构对个人之间的业务。电大以前的业务模式,主要是B2C:由校方组织师资提供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等。这种模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将继续存在。(3)C2C业务。C2C业务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业务。开放大学应效仿正保远程教育、能力天空等机构,迅速建立自己的知识分享平台。这是势在必行的措施,因为在网络上,只有聚合起大量网民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成功。在这一方面,由于开放大学具备财政资助、办学经验等优势,尽管比其他机构已经晚了一些,但如果能够迅速实施,仍有希望迎头赶上。上述业务模式虽然不同,但在建立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学习平台时必须将几种模式统一起来考虑,以综合利用用户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快速增长和共享。此外,开放大学还必须建立起与网络产业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例如,对学习平台的评价,可用活跃用户数、用户黏度、资源的访问和下载量等网络业界通行的指标进行衡量,这样才能真正反馈网络教育的效果。

4.加强教师培训,以内训为主要模式(1)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校内的教师培训也应该使用网络手段,而且最好与学生使用同一个学习平台。这样做,一是可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二是可以让教师转换角度体会网络教学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三是可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习平台,推进学习平台的不断完善。学校人事部门应当及时转换角色,其职能从单纯的人事管理转换到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为主要任务,面向网络教育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2)培训常态化。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新的需求不断涌现,短时间、突击性的培训很难起到显著效果,因此,队伍的培训应该实现常态化。学校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仿效干部在线学习的做法,规定教师和管理人员每年度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并纳入员工考核的指标。(3)建立自己的内训师队伍。培训的课程和内容要紧密针对学校当前面临的任务与形势,采用行动学习的方式,边做边学。行动学习是企业大学目前非常盛行的一种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过去以能力模型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已经显得反应迟缓,而行动学习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培养之道。培训的师资要内外结合,既要请校外专家名师讲课或做课程,更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内训师队伍,提倡“技高则讲,业精则师”。必须注意到,在开放大学校内实际上存在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他们不论是理念还是实践经验都有独到之处,但过去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这批人员纳入内训师队伍,既可以将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其他员工,更可以培养员工之间的分享意识,这对于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来说,尤其宝贵。

5.以“垂直细分”理念加大公开课建设力度显而易见,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开放大学要在网络教育领域迅速取得立足之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开课既是必需的措施也是有效的手段。公开课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做法:长远规划,重点开发。应该看到,民办网络教育以其体制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未来将会在网络教育市场占据较大的一块份额,而传统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水平较高,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像Coursera这样的高校网络教育联盟发展壮大之后,在公开课方面留给开放大学的空间实际上是比较小的。基于此,开大的公开课要想做出成绩,必须走垂直细分的道路。所谓垂直细分,就是不求面广量大,而是在某些专业某些领域上做精做细。具体的做法是,通过科学规划,选取一到几个专业或领域,瞄准应用市场,聘请业界比较顶尖的专家学者开发一批公开课。这些课程必须达到“专、精、深”的要求。同时,针对目前网络公开课纯视频的单一模式,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多样化的形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公开课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因为互联网没有边界,严格来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就要求我们至少聘请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讲公开课,综合考虑教师酬金、制作等环节的投入,以一门公开课20讲,每讲20~25分钟计算,每门课大致需要投入经费30~50万元。如果在3年内建设50门课程的话,需要的经费约为1500~2500万元。学校应该为这样的投入规模做好准备。

6.实施系统性的开放大学品牌战略如前文所述,能否吸引公众和网民的注意力是网络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对于开大亦然。因此,必须把树立学校品牌上升到战略层次来考虑,从各种业务层面、各种渠道推广学校品牌,尽快树立开放大学正面的品牌形象。就目前而言,应尽快着手以下几件事:一是推出一批高水平的公开课,并在媒体上大力宣传,或尽快将开放大学的公开课放入苹果的iTunesU或其他移动媒体。二是拓宽宣传渠道,改变过去偏重在平面媒体和政府媒体上做宣传的方式,重心向网络媒体倾斜,最好能与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媒体结成全面合作关系。三是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整体视觉形象设计,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全面推进这套设计方案的应用。

作者:孙旭王莲单位:江苏开放大学资源建设中心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