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花鼓戏历史嬗变和舞蹈艺术特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花鼓戏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尽管无法取代地方正统戏剧的地位,但是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具备了雅俗共赏的特征。文章系统分析了花鼓戏历史嬗变,并分析了花鼓戏舞蹈的艺术特色,旨在提升对花鼓戏的认知,为花鼓戏的舞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花鼓戏;历史嬗变;舞蹈艺术
一、花鼓戏历史嬗变
花鼓戏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原型是地花鼓,形式类似于东北的二人转。花鼓戏最开始并非叫这个名称,民间也将其称作花鼓,最开始是由一丑一旦所组成的演唱方式,在嘉庆2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花鼓戏的详细描述,形式主要是一丑一旦,到了清朝同治年间逐渐发展为书童、书生、柳莹婢、柳莹四个主要角色,此时的代表作包括了《送表妹》、《打鸟》、《盘花》等,开始花鼓戏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视,在明末清初,史书上才出现了这种艺术形式相关资料的记载。花鼓戏中详细记载了明末清初人们的生活劳动形态,从最开始演唱活动,一直到民间草台,再到后期的花鼓戏进程,都深刻的体现出了人们生活的持续提升与发展,文化艺术通常是生活的写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地方艺术水平也相应的提升。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不同风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产生了艺术形式当中不同行当的分工。花鼓戏和其他剧种相仿,有着特殊的艺术风格。花鼓戏来源于各个地方的民歌、山歌以及小调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这些形式的旋法特征以及调式共同构成了花鼓戏的基础,当然不同地方的语言存在差异性,也随之产生了花鼓戏音乐特殊风格。因此,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主要集中在唱腔上。
二、花鼓戏舞蹈艺术特色
花鼓戏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花鼓戏舞蹈,不仅体现出了民俗文化特色,同时也有着相对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为这些舞蹈动作本身的技术性特征。花鼓戏舞蹈当中所存在的特殊动作技术能够给人欲扬先抑以及欲左先右的感觉,非常的舒适与顺畅。在花鼓戏舞蹈中主要存在旦角舞、生角舞、歌舞等形式,花鼓戏中除了舞蹈动作外,还包括了特殊舞蹈技术,例如顶碗灯、垫子功以及顽石磙等。借助这些特技以及舞蹈能够使得花鼓戏舞蹈呈现出圆润的特色,为人们带来一种开合的良好感觉,不失为虚实与刚柔的统一对立。首先,旦角舞主要包括了四个元素,分别是压的形式、步式、手式、舞蹈程式等内容。压的形式能够使用旦角单压的形式,也能够使用旦角双压的形式,还能够利用旦生双压和四旦群压等多种形式,压的形式需要按照剧情发展以及表现要求来加以选择。步式多种多样,包括了大碎步与小碎步、快碎步与慢碎步、大跳步和小跳步等多种形式。手式通常能够使用单手、双手左右大摇摆的形式,还能够使用左、右拉手巾的形式,此外,还可以按照剧情的实际发展采用胸前左右横拉手巾的形式。舞蹈程式与套路包含了剪子股走、圆场走以及踮脚尖过河等形式。其次,生角舞是生角所独有的舞蹈,同时也是舞台上经常见到的玩鼓舞蹈。生角舞包含了几个主要元素:第一,花鼓位置。花鼓能够处于舞者的上下、左右、前后等多个位置。第二,击鼓姿势。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击鼓姿势,使人产生奔放的感觉。第三,套路。对于套路的选择同样是多元化的,有半圆场、也有走圆场,还有骑马式、分腿跳等形式。第四,基本鼓点。通常来说包括了毛儿头、三番子以及凤凰三点头等形式。再次,歌舞将叉作为主要内容,此外,大舞场当中将全体的演员集体献艺作为主要亮点。表演的过程中多为翻跟头的形式加以呈现,场面热烈而又感人。最后,特殊舞蹈技术。比如顶碗灯、垫子功等。垫子功是让旦角表演的过程中要让自己足尖被绑小鞋,借此模仿小脚女人的走路姿势,这是对古代艺术形式的有效模仿,在花鼓戏中已经将其改为由脚尖走动,垫子功的主要作用在于凸显旦角体态的优美。顶碗灯是按照剧情的实际需要,让演员顶着点燃油灯表演。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并非局限于某个知识面的拓展以及舞蹈片段的探究,而是希望能够激发起艺术从业人员对于地方艺术形式的关注以及热爱,从而进一步发展以及挖掘民族文化。与此同时,在探索艺术的进程中,需要按照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将雅俗共济作为发展的关键性手段,继承以及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手法以及肢体语言进行创新。实践证明,这种改革创新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文诺.商洛花鼓戏从民间小戏向大戏的转型及其发展态势[J].商洛学院学报,2017,31(3):23-29.
[2]杜青兰.浅析湖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以新旧版《刘海砍樵》对比为例[J].大舞台,2015(12):6-8.
[3]郭世偲,莫琳.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94-97.
[4]黄赛.生存的求索———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创新及其意义[J].人民音乐,2011,(3):50-53.
作者:任慧婷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