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视舞蹈艺术创新与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舞蹈艺术与电视传播相结合由来已久,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舞蹈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大众传媒语境下舞蹈传播的特点,从舞蹈电视、舞蹈人生、舞蹈聚会、舞蹈综艺、舞蹈故事、舞蹈采风及舞蹈演出等七个方面谈了电视舞蹈节目的创新,从而促进当今电视舞蹈艺术的发展。
电视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传播载体之一。电视传播的普遍性与现场性,使舞蹈艺术得以以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电视传播舞蹈艺术,不仅能吸引更多受众,同时也能为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电视节目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节目种类不断增多。而在电视节目的熏陶下,观众的审美也有所提高。各年龄段受众的节目需求不甚相同,潮流创新适合年轻一代,而中老年人则更喜欢传统风格。电视媒体凭借其包容性、独特的剪辑方式以及多样化的视觉特效,扩大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
一、大众传媒语境下舞蹈传播的特点
1.与市场运作相联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呈现质的飞跃。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日常支出已经从传统的生存型向发展型甚至享受型转变,具体的消费支出主要体现在文化娱乐方面,而舞蹈欣赏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舞蹈表演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我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具有现实必要性与可能性。对于舞蹈文化产业而言,商业化的演出模式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的前提,能够有效提升我国舞蹈产业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舞蹈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强大的资金基础,宏观的文化政策能够提高相关演出部门的综合融资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因此,舞蹈产业化要想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顺应质量提升的潮流。
2.同质与个性的对立
同质和个性间对立的本质在于可大量复制性与不可复制性的对立。每个舞者所特有的“不可复制性价值”刚好与大众传媒的“可大量复制性”所对立。当今社会传媒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可复制”的技术,但个性是一个舞蹈家的基本追求,也是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舞蹈创作一定要经过编导对材料的消化处理,而不是照搬原有材料,只有这样,个性化的舞蹈语言才会形成。因舞蹈家或编导对艺术个性的追求,舞蹈艺术无法完全被复制,只可被适当借鉴。大众传媒追求娱乐性、大众化的感官享受,而舞蹈却始终坚持个性化的表达与呈现,这种对立使得舞蹈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与传媒进行碰撞、权衡、调节。
3.以特殊的“共鸣”为纽带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是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观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观众是检验舞蹈编导创作能力的最终裁决者和检验舞蹈作品演绎成败的市场消费主体。优秀的作品只有表达观众想诉说或倾听的内容时,才能真正与观众沟通、共鸣,才能发挥舞蹈一系列的认知、教育和审美功能。通过传媒手段将舞蹈文化的生产者、舞蹈作品以及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传承模式。通过舞蹈引起人们的共鸣,有利于人们对舞蹈文化产生认同。共鸣表现在,一段舞蹈可能会勾起人们心中的某一段记忆或者某种感情。当然,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观看舞蹈节目与观众现场欣赏所引发的共鸣终归会有所差别,观众在舞蹈现场能感受到更为真实、更为直观的视听效果。
4.具有深刻的广泛性与互动性
舞蹈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打破了种族、国界甚至时间的限制。发达的传媒技术使得舞蹈可以为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人们所共同享有。大众传媒的广泛性对于舞蹈文化来说必然是利弊参半的,例如,舞蹈演出具有独特的空间时间性,而网络音像制品却可以随时使用并长久保存。大众传媒在舞蹈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贡献了巨大力量,使得不同舞蹈文化可以进行更加频繁的交流。这种基于大众传媒的交流是有延迟的,并且需要以“物”作沟通。传统舞蹈演出形式下,观众与舞者可以实现面对面的即时交流。就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舞蹈为例,创作者通过吸收民间的文化元素进行舞蹈的创作与编排,完成后的舞蹈作品无论是现场演出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进行观看,全世界的舞者或者普通群众看到后都可从中学习,以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大众传媒已经逐渐成为普及教育舞蹈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电视舞蹈节目的创新模式
1.舞蹈电视
舞蹈电视不仅将不同源的舞蹈文化中的精粹结合在了一起,也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视觉表现力。电视媒体通过举办各种电视舞蹈比赛对各种舞蹈形式进行展映,长期下来积累了大量的舞蹈资源,这些舞蹈资源也组成了电视上各种各样的舞蹈类节目。
2.舞蹈人生
以舞蹈能力突出的艺术家和对舞蹈艺术有巨大贡献的前辈为线索,将他们身上的舞蹈精神充分表现出来,尽可能将舞蹈的外在形态展现给观众,并以此带动观众主动了解学习舞蹈文化的积极性,激发观众对舞蹈文化的喜爱和热情。
3.舞蹈聚会
舞蹈聚会是舞蹈的一种新形式,通过聚会,将传统舞蹈“高雅”的内容变为雅俗共赏的节目,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积极与热情。舞蹈聚会只有将传统舞蹈形式变得更加大众化,内容更加通俗,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4.舞蹈综艺
目前,我国各类综艺晚会的舞蹈类节目绝大多数是以歌伴舞或多人舞蹈节目为主,十分欠缺舞者与观众间的交流互动。表达舞蹈思想的主要形式是舞蹈动作,相对于舞蹈语言来说,舞蹈动作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舞蹈中的情感。所以,综艺晚会中的舞蹈节目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所选舞蹈不能仅仅当做一种表现艺术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需要以舞蹈的长处(优美的舞姿、动听的背景音乐等)来激发全场观众的积极性,点燃观众的热情,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后面的节目做铺垫。
5.舞蹈故事
用舞蹈的形式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表现出来,并以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展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演形式是歌舞剧,而将歌舞剧的模式经过改变再搬到电视上便形成了舞蹈故事。舞蹈故事由三种表现形式组成:第一种是用一个故事贯穿整个舞蹈,舞者以舞蹈形式表现故事,并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将两者完美结合。第二种是以现实故事和过去发生或想象的故事作为两条主线平行发展。第三种采用剧中舞、舞中剧的形式,交叉表现自然与舞台的故事。
6.舞蹈采风
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丰富、舞蹈形式多样的国家,电视、网络等发达的传媒手段可以通过舞蹈采风的模式,记录彰显我国民俗特色的舞蹈。也可以在舞蹈节目中加入少数民族的舞蹈元素,使外国舞蹈爱好者体会到我国丰富的舞蹈文化,从而加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7.舞蹈演出
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间的舞蹈演出也数不胜数,但受场地、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普通民众难以观看到现场的舞蹈演出。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将精彩的演出记录并转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扩大舞蹈的观众基础,加深人民对舞蹈文化的感知力。总的来说,电视媒体对舞蹈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不仅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观看到优美的舞蹈演出,还能永久保留精彩的舞蹈表演。相较于传统的现场表演,电视所传播的舞蹈节目虽然会缺乏一定的真实感、艺术感,但却能把舞蹈这门艺术推向大众、推向市场,能行之有效地提高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平。电视舞蹈节目还需节目精品化,使舞蹈艺术更具现场感与真实感,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
作者:还国志 单位:上海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