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舞蹈艺术的承传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吴地舞蹈因其占有吴越地区悠久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与民族经典文化所代表的“大传统”相一致的发展脉络。而吴地柔美的地域特色,又哺育了吴地舞蹈地域性的“小传统”。笔者试图通过对吴地舞蹈历史进行分期,梳理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总结各个时期的基本特点。并指出对史志、笔记、文人别集及出土文献的整理,于吴地民间舞蹈历史建构的重要意义,同时标举民间舞蹈承传与研究的相互作用。而文末列举的四种吴地民间舞蹈,一方面补充说明了吴地民间舞蹈的特色,同时也是尝试借此吸引学界的注意。
关键词:吴地;民间舞蹈;承传;保护
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在指明,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内心情感时,就可借歌咏、舞蹈来阐释,也即先秦诗、乐、舞同源的由来。舞蹈与诗歌、音乐一样,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渊源久远。而中古以来地域传统日益浮现,并在人们的风土和文化比较中日益深化,由此形成与民族经典文化所代表的“大传统”,及与之相对的地域性的“小传统”。学人常言“齐健、楚幽、吴柔”,这不仅反映在诗歌、音乐及学术方面,吴地舞蹈同样展现出柔美的风貌,并以其异质性在中国舞蹈史上独标一格。研究吴地民间舞蹈,不仅是对吴文化研究的重要补充,也于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文尝试通过对吴地民间(区别于宫廷)舞蹈的传承加以梳理,归纳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当下吴地民间舞蹈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而目前苏州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对历史上吴地文化的继承,是否能深入研究,也是吴地舞蹈文化能否接续的关键。笔者还尝试对吴地几种民间舞蹈形式稍加介绍,以期吸引学人注意,提供些许便利。中国古代艺术同源且共生的背景,使得雅文化与俗文化,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复合型文化与其中某种具体形式,很难在严格意义上剥离开来。行文过程有些概念并未做出严格区分,也是为了贴合吴地舞蹈发展的事实。
一、对吴地民间舞蹈的保护
吴地民间舞蹈的保护,主要分文献整理与舞蹈表演承传两个方面。文献整理工作是厘清吴地舞蹈史的关键,需要众多学者沉潜文献,仔细爬梳,将与舞蹈相关的材料排比、勾连在一起,形成一部专门史。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保留下来的舞蹈,需要政府及民间机构的通力合作,加以保护。记载舞蹈的文献大致包括四类:1、史志,包括官修和私修两类。上引《晋书》所载“吴舞”即是一例,史志艺文志部分,是对历史中文艺部分的记载,时代越往前,传世文献越少,其参考价值就越大。而人物传记也常能提供有效线索。2、笔记文献。唐宋以后,文人笔记传世量与日俱增。尤其在元明以后,因为印刷水平的提高,笔记刊印变得十分便利。不光是文人,稍有家资、附庸风雅之人,很易获得出版的机会。书籍质量由此变得良莠不齐。但因为出版量几何级的增长,生活中的许多内容得以记录。上揭俞文豹《吹剑录》之类的文献到明清时期简直目不暇接。3、文人别集。近代以前,能够享受音乐、舞蹈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士人阶层,像鲍照诗文记载的舞蹈活动,也只能存在于文人别集中。4、出土文献。上引镇江丹徒出土的春秋末期渔猎乐舞、纹盘乐舞图即说明了出土文献对研究的价值。传承民间舞蹈则需要同时做普查性的工作,了解其规模,再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苏州民间舞蹈志》通过普查,记录了142种民间舞蹈,并将其分为69种民间舞蹈种类。自娱性的舞蹈,如《莲厢》、《滚灯》;表达男女爱情的,如《红帕舞》;包含杂技成分的,如《十姐妹灯舞》;用于仪仗的舞蹈和仪式性舞蹈的,如矛子舞》、《盾牌舞》等;用于宗教、祭祀性的,如《祈雨舞》、《丧司舞》等。①规模可谓宏大。
保护民间舞蹈的意义及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文化价值。民间舞蹈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历史、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及生产生活诸方面。建立和设置传承基地,组织民间艺人培养民间舞蹈新人,努力抢救、发掘和保护原生态舞蹈文化,使其代代相传。其二,教育价值。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关键在教育。民间舞蹈传承教育可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应将民间舞蹈教育体系引入课堂。其三,产业价值。把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动态艺术作用,实现民间舞蹈的“产业化”。其四,创新价值。民间舞蹈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其它文化的补充,同时也是其他文化产业的重要补充,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与时代同步的契合点。其五,政治价值。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对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国际联系、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②对吴地民间舞蹈的研究与保护应该同步进行,在保护的同时也要注意其现实价值。当然这些工作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学者与民间舞蹈新人的不懈奋斗。
二、吴地民间舞蹈举隅
吴地民间舞蹈可谓花样繁多,光彩溢目。笔者试举几例,以补充上述观点。【浒浦花鼓】流行于江苏苏州常熟县洲浦一带。其特点在于“舞得顺,舞得巧,得心应手随身巧”。浒浦花鼓唱词内容大多是说古道今,有的是传说故事,具有曲艺的说唱特点,因而也有“曲艺花鼓”之称。最多由六人(也有三人、四人、五人花鼓)共同表演:由小锣(小生)串场;莲湘(丑),需热情奔放;花鼓婆子(彩丑),则打扮得花枝招展,动作诙谐、泼辣、豪爽;两个花鼓娘子(旦),手舞花鼓,舞姿优美,纤巧灵活,又显得俏丽大方。浒浦花鼓在演出时有很大的即兴性,赛歌比舞时,要看谁的反应快,随物赋词,同时跳出不同的动作。谁唱得巧,舞得好,谁就会赢得热烈的掌声。浒浦花鼓特点在于活泼热烈,舞蹈动作,表演气氛,风格特色都别具一格。
【渔篮花鼓】流行于太湖地区的乡镇与集会,无锡县张泾乡华李巷一带最为盛行,主要表演于正月十五(元宵节)。通常由一男二女表演,不受演出场地局限。伴奏因人而异,一把二胡、一个莲湘,伴唱数人,载歌载舞就能达到热烈欢快的气氛,表现的是江南渔家生活情趣。代表作品《卖鱼剪剪花》、《杨柳青》等。
【渔篮虾鼓】流行于江阴县的东、南部。每年农历二月,农闲季节,各地庙会、行会盛行。由三人表演,既可以在舞台、广场演出,也可以在行会时边走边舞。特色在于模仿捕虾者的动作,其风格源于江南水乡渔民的劳动。
【渔篮虾鼓】流行于吴县一代,以所使用的道具“莲湘”命名。属于自娱性的广场舞蹈,大致可分二种形式:一种以说唱为主,主要是谈古说今;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着重表演莲湘的技巧。一般由二十余人共同表演,解放前表演者均是男性,解放后妇女也参加了表演。莲湘以细腻柔美见长,要求表演者动作熟练,舒展大方。
作者:陈菁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