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外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向范文

国外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向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外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向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外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向

作者:谢雯雯单位: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新疆乌鲁木齐

哈萨克族作为一个成长于草原且具有非常复杂的形成历史的民族,其民间艺术无论从内涵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强烈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倾向和多层次生命力。因而深入了解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则是对这一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的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视角,同时也是把握和团结这一民族群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而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哈萨克民族从原始而自由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这种转变内在的催生了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变式,使得这种传统民间舞蹈自觉不自觉的与现代舞蹈理念融合,并集百家所长,融汇成为一种全新的哈萨克民族舞,更加强调的是主观性、现场感和速度感,从而在民族文化大繁荣发展的当代,在自身被挖掘、保护、利用的过程中,逐步开启着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作为用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力量,哈萨克舞蹈具有明显的现代意义。

一、愈发贴近时代特征的生活性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从外观上看以欢快、热情、跳跃、奔放为主要的视觉表象,并伴以同样激情四射、节奏明快的东不拉奏乐。这种表现是因为哈萨克族民间舞的舞蹈动作设置,就是在游牧环境中对牛羊马等动物的体态、动作、神态的模仿和对各种游牧生产场面的模拟。基于其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缘故,各类舞蹈的动作其步法往往都比较精炼而单纯,而且这些动作由于与生产生活中的劳动动作非常相似,而且和哈萨克族人所耳熟能详的自然生活和生产场面关系密切,因而很容易模仿联系和掌握改进。以《黑走马舞》中的基本动作回旋为例。这一动作是来源于放马、遛马时惯有的动作,目的在于让黑走马能够按照自己的命令转弯停止,因而有这样一个回旋的体态动作。回旋动作是草原游牧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惯有动作,就是植根其最直接的生活原貌和生产劳动的基本动作。

二、糅合了现代舞蹈理念的即兴性

哈萨克民间舞蹈自身充满即兴发挥意识,因此在动作上往往没有太强的规范性,反而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变化性和自由性,在其基本步法、整体动作、宏观节奏以及表情、音律、布局等方面,舞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技术条件做出各种即兴的发挥。而伴奏曲的演奏者也可以根据舞蹈者的即兴表演而以相应的随意态度随时应对变化而灵活掌握音乐旋律和节奏的结构,甚至直接改换伴奏舞曲。而这种即兴性所带来的自由度在现代舞蹈理念背景下得到了放大和激励,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在其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路径上以更加主观、个性化的方式进步和发展,并强调其基本风格的标新立异和“去民族性”。《黑走马舞》就是有极具代表性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现代化的样板。而其回旋动作在尊重其放牧基本动作的模仿模式前提下,也开启了更多的个性化、艺术化和即兴发挥。比如,回旋的基本动作是伸单手向一侧引领,表示牵马,但是通过即兴发挥,可以加入一些拍打马背、揪抓马鬃的动作,经过一些艺术化的处理,可以体现出人对黑走马的感情,也符合黑走马舞的故事背景。

三、愈发凝练化的情节性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往往背后都有一个比较明确而集中的民间故事,这一故事构成了民间舞蹈的基本主题和外在表演系统,并传达出一种奔放浓烈却凄凉之感,舞者自然可以根据各种精到传神的动作较为准确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思想,《黑走马舞》就是讲述了一个关于体态矫健的哈萨克马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与蒙古族人之间发生了一场草场争夺的战争,最后哈萨克族战败了,因而他们的哈萨克族马被抢走了。悲愤的哈萨克族人就在高山上吹起了哈萨克族特有的一种与笛子相似的叫做斯布孜的乐器。因为哈萨克牧人与黑走马在长期的生活中产生了一种默契之情,牧人的笛声黑走马则能够听懂。当黑走马听到笛声后立即竖起马鬃,长嘶一声,向马群方向奔去,将被抢走的马全部带回哈萨克部落,从而挽回了战争损失。根据这一传奇故事,哈萨克族人创作了《黑走马》曲和舞蹈,随后就以这种固定的方式将这一文化主题延续下来。

总结

可以说,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恰恰是经过现代艺术的历练之后,其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则更进一步推进了这一独特的族群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生活,表现出了鲜明而浓郁的建立在现代多元化生产方式上的游牧文化类型的独特之处。而正是这种现代化游牧生活生产方式,使得哈萨克族人奠定了民间舞蹈在凝聚了现代化、城市化了的游牧生活和游牧文化的标志性上展现出了广泛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