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花鼓灯的传承与传播范文

花鼓灯的传承与传播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花鼓灯的传承与传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花鼓灯的传承与传播

作者:毛蕾单位: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文化站

一、概述

花鼓灯是集歌舞,戏曲,吹打乐(锣鼓,唢呐,笙)于一体的大型汉族民间艺术,有丰富的内容,形式优美,系统比较完整,体现了汉族民间艺术的特点。

花鼓灯经历漫长的岁月能够流传到今天,它的历史路程是坎坷的。由于各种原因,其中的某些阶段,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完整的资料。花鼓灯从宋朝就主要流传在淮河流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一直盛行在安徽怀远城乡,并且广为流传,也有了相对完善的教学机构。在怀远花鼓灯风格体系中,花鼓灯艺术有很大的贡献,其中以马城镇为代表。

马城镇位于安徽省怀远县东南部,距离怀远县城大约10公里,全镇总面积达1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0.3万亩。马城中心位于镇区北面,是全镇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也是镇政府的所在地。马城镇由马城村、胡圩村两个行政村组成,总人口达6767人,建地总用约88.2公顷,人均130.3平方米。

花鼓灯艺术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的内容自然会涉及到特定的民族习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

花鼓灯从一开始就扎根于广大农村,马城每到逢年过节,花鼓灯队便会进行踩街、表演活动,而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欢腾的锣鼓响彻天际,以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近年来,花鼓灯在红白喜事等传统风俗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可见,花鼓灯已成为马城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怀远花鼓灯风格体系中,马城灯窝子的花鼓灯独具特色与魅力。

二、马城“灯窝子”现状

马城镇文化历史悠久,一直是怀远东南部的文化中心,花鼓灯艺术更是历史久远,领军江淮。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大批的民间花鼓灯艺术家涌上台面,他们以其精湛独特的表演艺术才华,将民间花鼓灯向更高的舞台推广,为之做出了大量贡献。

马城镇有怀远县有名的“灯窝子”(流行花鼓灯的一些地域别称),其中冯嘴子村被誉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随着行政区域的划分,冯嘴子村划归蚌埠,马城镇花鼓灯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现有花鼓灯艺术队2个,分别为西程花鼓灯队、东周花鼓灯队,演职人员共41人;乡村业余锣鼓队约21支,演职人员212人。

1.马城花鼓灯艺术风格

马城花鼓灯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表达男女之间的纯洁的爱情和生活中朴实的情感,叙述人们之间动人的故事,是一种典型的来源于群众,扎根群众的艺术形式。逢年过节,农民们聚集在麦场上,用铿锵的锣鼓音乐奏下歌咏、舞蹈。

传统花鼓灯的角色主要是“兰花”和“鼓架子”,在封建社会时期,男女不平等,女角“兰花”由男人扮演。建国以后这一表演习惯曾长期存在,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许多艺人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改由女性扮演“兰花”,完成了花鼓灯史上一项重要改革,促使花鼓灯表演艺术更接近生活。马城花鼓灯的锣鼓音乐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以鼓、锣、钹三大件为主,配上小锣、小钹、脆锣俗称(狗锣),节奏鲜明,富有表现力,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基本节奏是四二拍。锣鼓的曲牌和锣鼓点非常的丰富,有“小十番”“小五番”“老十番”“新十番”“十八番”“小四番”“押条锣”“老牛(龙)喘气”“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等,马城最知名的是“小五番”。

2.白衣村

在对马城镇白衣村进行调查时,上述的曲牌在地方民间艺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胡本城一家三代玩灯,他们不需要很大的舞台,只要有空地他们就和村里其他玩灯人(如蒲吉政、路家姚、路家好等)聚在一起“耍耍”。胡建基自己出资为子孙和村里的孩子置备锣鼓,义务向他们传习花鼓灯,为传习方便,他亲自手写花鼓灯锣鼓谱。摘录其中部分如下:(用他本人所写的谱字,原谱没有小节线和时值线)

3.毛卫及其花鼓灯基地

毛卫,男,怀远马城镇人。1971年出生于马城镇的一个艺术家庭。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4岁便开始随父亲联系舞蹈基本功,1984年考取安徽艺术学校,1989年毕业进入蚌埠市歌舞团,1990年参加首届“安徽省花鼓灯艺术节”受到了艺术专家的一致好评。1999年受聘于怀远淮岭花鼓灯艺术团任舞蹈老师。

带着一颗对花鼓灯的热爱之心,抱着对花鼓灯人才延续和呵护的责任,2004年5月至今,受聘于安徽省歌舞剧院——怀远师范花鼓灯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任舞蹈老师。在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创新,实行由浅到深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并能更好地去学习、了解和感受花鼓灯。2004年5月为“红梅幼儿园”编创的花鼓灯舞蹈《鼓乡童趣》在“怀远县首届少儿花鼓灯艺术节”获演出一等奖和编导奖。同年10月,获“安徽省第六届花鼓灯艺术节”三等奖。2004年10月,毛卫老师参与了电视剧《富贵》的拍摄,分饰“鼓架子”和“兰花”两角。

多年来,毛卫老师不断为国家和各地艺术团输送、培训花鼓灯舞蹈艺术人才上千人,多次获奖并深受学生及各界人士的好评。在教学之余他还积极地挖掘花鼓灯艺术人才和创作艺术新品,为马城花鼓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政府相关部门助推行为

近年来,为了能够让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走出困境,蚌埠市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花鼓灯艺术的保护和推广,具体如下:

1.定期让花鼓灯进行表演活动

2006年,花鼓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花鼓灯艺术的演出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怀远县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涂山庙会花鼓灯汇演,此项传统活动相传在大禹时期就已经存在,有文献考证的历史至少也有200多年。怀远常坟镇和冯嘴子村的正月十五灯会也有百年的历史。这两个定期举行的花鼓灯表演活动,集中反映了花鼓灯的原生态文化特色。另外,马城镇各乡村花鼓灯锣鼓班子也定期参与一些地方庙会花鼓灯表演活动。

2.提高老艺人的社会地位

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命名了全国花鼓灯“十大老艺人”,知名的有冯国佩、郑久如、常春利、石经礼等,其中马城的蔡尚恒和李梦堂在后期被评选为“十大老艺人”。

3.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为了更好的保护花鼓灯,蚌埠市成立了市花鼓灯保护指导中心,并聘请知名老艺人和花鼓灯专家进行指导。在全市建立了4个花鼓灯保护基地,有力的推进了花鼓灯的保护工作。近年来,蚌埠市进行了在全市开展调查花鼓灯工作,基本摸清了花鼓灯的发展史。

蚌埠市还将保护花鼓灯的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市人大颁布了《蚌埠市关于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决定》,规定了保护措施、保护范围、保护资金等十七条具体内容。同时保护花鼓灯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都对花鼓灯的保护工作作了明确要求。

4.花鼓灯从业人员的努力

花鼓灯的编创人员创作了大批花鼓灯作品,推动了花鼓灯艺术的繁荣发展。并加强文化交流,使花鼓灯的影响扩大。余感花鼓灯拥有300多个词汇、50多个基本步法,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舞蹈语言,是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民间艺术。进入21世纪后,花鼓灯受文化多样化的冲击,传承人逐渐老化,自然而然致使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小,在这种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靠某一项措施使之脱离困境肯定是不太现实,必须对花鼓灯进行全面综合的保护。在这一点上,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有所认识,并也在不断的完善保护机制,积极地做好对花鼓灯原生态的恢复与保护。

花鼓灯遍布沿淮地区,马城花鼓灯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但长期扎根于民间的实践与传承,培养出了花鼓灯各级各类人才,成果斐然。马城花鼓灯有很多流派,他们保存了最原始花鼓灯的特色,虽然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已有走下坡趋势,但相信在政府、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和广大民间艺人们的努力下,马城花鼓灯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远,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