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花鼓舞蹈艺术的特点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作者:朱芳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泉州
一、湖南花鼓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
湖南花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花鼓戏最早时期源出于民歌,随着进一步演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据考证,在1818年,正值清朝嘉庆年间,《浏阳县志》记载了关于当地元宵节耍龙灯的情况:“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形式的花鼓戏,这种花鼓形式被我们叫做地花鼓,说明湖南花鼓的初期阶段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在花鼓的早期形成阶段,它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它作为诞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形态,浓缩了广大湖南劳动人民的情感,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思想情趣和愿望,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清朝同治元年大概在1862年,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花鼓词中,已经有了书生、书童、柳莺和柳莺婢4种角色,而且情节和表演都有所改进,变得更加富有内涵,这说明湖南花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原来的一个旦角一个丑角,发展成为旦角、丑角和生角,而且表演规模也有所扩大。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剧,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剧,并把《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摄制成影片。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发展形式和规模上看,在清朝光绪以来,湖南花鼓以班社形式存在,其发展很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和收徒传艺两种方式相结合,被叫做花鼓教场,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当时被称作半台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的演出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分别成立专业花鼓剧团,艺人们可以进入城市剧场进行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花鼓戏剧团已经发展到了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从曲种的形成过程上看,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二、湖南花鼓的特点
1.艺术形式多样。湖南花鼓从音乐曲调上来看大概有300余种,按照不同的结构和腔调分为4个方面,分别为打锣腔、川调、牌子、小调。这4种表现形式从整体上看均给人一种豪迈大气、民族风味浓的感觉,但是从细里琢磨这4种形式又各有各的特色。其中川调又被人们称为正宫调,该曲调组成方式有两种,分别为过门乐句和唱腔乐句。曲调的形式和旋律变化十分多样,适合三湘地区人民的品味,因此川调是花鼓的主要唱调。牌子这种表现形式也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他们都源于湘南民歌,多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十分欢快,常常与歌舞相配,较多以歌舞剧的形式出现,在湖南花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其中丝弦小调属于明、清时期的曲调系统,已经逐渐地方化。打锣腔这种表现形式不托管弦,一般都是以一个人作为曲调的开头,而众人一同帮和,与劳动号子十分相似,深受长沙、岳阳和常德等地人们的喜爱。
2.表现形式丰富。湖南花鼓的表演艺术十分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主要以小丑、小旦和小生为表演形式,每个表演形式均各具特点:小丑夸张风趣,小旦活泼开朗,小生则一般为风流倜傥。步伐和身段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如划船的走法和身段、挑担的走法和身段、打铁、摸泥鳅、捉蜻蜓等等,之后湖南花鼓学百家之长,引进了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花鼓中的武术表演。
3.分工细致入微。花鼓戏的行当分工日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可见湖南花鼓的分工如此之细化可见一斑。
4.表达简单清晰。湖南花鼓的剧目大概有400多个,一般都是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感情变化。语言表达十分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歌词的表达方式非常自由,口语化、独白化很多,而且难度十分小,形式非常简单。
三、湖南花鼓发展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湖南花鼓虽然曾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拥护,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剧目,也培养了不少享誉全国的花鼓表演艺术家,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深化,外来思潮的不断进入,文化呈多元化发展,使得湖南花鼓这种表演形式日趋没落,花鼓市场日趋萧条,参与花鼓表演的人们越来越少,花鼓文化团体也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60个,到现在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团体,花鼓作为我国文化遗产正受到社会各种文化严峻的挑战。湖南花鼓发展受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思想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外的文化思潮感染着国内人们的思想,部分人们存在盲目崇外的思想,对国内的传统文化给予一律排斥,这里也包括对花鼓的排斥。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欣赏品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当今的流行歌曲,将关注程度放在了流行文化上,而逐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研究,关注度越来越少,造成了湖南花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地域文化限制。湖南花鼓是一种地方特点很浓郁的小型戏种,它的唱法都是由湖南地区方言演唱,所以从唱调形式上,韵律节拍上必须使用湖南方言才能体现其魅力。由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不同对湖南方言不太了解,使得对花鼓唱法出现听不懂、唱不会、韵律不齐的问题,导致人们逐渐对湖南花鼓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花鼓的发展和传承。
3.专业人才的缺失。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花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少,使得从事这方面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人们的欣赏品味发生了变化,花鼓的观众大幅度减少,使得部分花鼓剧团已经无力支撑,纷纷倒闭,花鼓演员不能保证正常的演出,导致人才的流失。其次,由于目前的孩子面对花鼓戏曲艰难的学习道路很难做到持之以恒,此外由于社会的现状,大部分家长将孩子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当今热门行业中,一般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花鼓学习。再次,由于老一辈的花鼓曲艺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而新一代的花鼓艺术家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使得花鼓艺术的后备人才储备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四、重新振兴湖南花鼓的有效措施
根据目前湖南花鼓面临的诸多问题,为重新振兴湖南花鼓,让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继续源远流长下去,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政策保护制度。面对濒临灭绝的湖南花鼓文化,必须需要政府有关文化部门的保护和扶持,首先需要对湖南花鼓的剧本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为了保证文化的流传,请老一辈的花鼓艺术家走近摄影棚,将传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形式通过录音和录像的形式制作成教程。此外,政府要对花鼓的发展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对群众基础深厚、影响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地区,要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培植有代表性的精品剧目。
2.提倡创新性原则。湖南花鼓正处于观众大量流失的时期,花鼓要发展,观众是根本,要想留住观众,必须对目前花鼓的创作形式进行创新性改革。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类型曲目乃至国外先进艺术的表演特点,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将其很好的与湖南花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湖南花鼓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能够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花鼓艺术重新产生兴趣,逐渐接受花鼓文化,从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
3.做好花鼓文化的管理。做好花鼓文化的管理工作对促进花鼓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政策方面,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要做好用人管理制度,将花鼓文化与市场机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做好推广宣传的工作,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湖南花鼓剧团重新活起来,参加对外演出的次数会大幅度增多,从而使这种文化能够迅速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总之,湖南花鼓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表演艺术,经过了苍生的历史变迁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的文化地域特色,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为了花鼓文化能够重新复兴和发展,需要每一名热爱花鼓的人们共同努力,群策群力,推动湖南花鼓文化的不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