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教师课堂体育学习目标实践范文

谈教师课堂体育学习目标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教师课堂体育学习目标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教师课堂体育学习目标实践

一、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的现状分析及反思

(一)生搬硬套现象

所谓生搬硬套现象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时,其格式缺乏新意,过于机械化,完全照搬既有的格式,而体育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在一堂体育课中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目前,教师普遍使用的格式主要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格式、“三维目标”格式、“学习领域”目标格式。采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格式的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时,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呈现,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比如某体育教师进行足球课程体育学习目标陈述案例,首先,学生认知目标:学生要掌握脚内侧扣球的基本概念,了解在实战当中如何运用脚内侧扣球;其次,学生了解技能目标: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脚内侧扣球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在扣球后的衔接动作更加流畅,促进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最后,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扣球摆脱防守的基础上建立自信心。这种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实践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这种陈述格式既关注到了学生外在行为又关注到了内在行为的变化。但是,将体育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来陈述,却无意间将它们割裂。“三维目标”格式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产物,其将体育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陈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这样的格式之后,教师们纷纷照搬,每堂课的学习目标都使用这样的陈述格式。比如这样的一个体育学习目标陈述案例,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学生分组,通过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巩固传切技术配合,并且将该技术准确用到综合训练中;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塑造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技术中享受到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练习与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迎难而上的精神,与此同时让学生有时间能自由练习,让学生准确理解自信与自尊的联系。“三维目标”的陈述格式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后的产物,比较新颖,所以在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实践中还没有广泛使用。随着课改不断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这样的格式。“学习领域”目标格式包括了四个领域,这种格式全国与上海的实践基本相同。其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包括了: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四个部分。以上所阐述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格式几乎涵盖了目前使用到的所有格式,他们都是课程标准陈述的格式。虽然教师在使用这些格式时,不仅关注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关注到了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但是却将各目标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这三种陈述格式都属于上位目标格式,而课堂层面学习目标不能完全照搬这些格式,每节课完全达到三个目标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应该有所侧重,不同的课堂内容侧重不同的目标,在单元教学的整体上达到平衡,否则体育学习目标的实践也只是流于形式。

(二)目标大而空,目标陈述忽略学生

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时,经常有这样的描述“提高学生的应变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团队精神”、“发展学生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运动灵敏度”等等。这样的目标陈述在体育教师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中普遍存在,成为一种通病。这样的目标过于宽泛,过于笼统,过于上位,在教学中不知道该从何处做起,因此操作性较差,也无法评价是否达到了目标,而且这样的目标在一堂体育课当中根本达不到,所以这样的目标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这样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更加上位的学习目标,可以是学期层面的目标,如果将它设为课堂层面的体育学习目标,显得形同虚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当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时,往往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定位成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比如有位教师在设计一节体育课堂学习目标时的陈述: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接力跑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体会“下压式”交接棒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教师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的主体,在这种描述中,更多的是强调教师是否教,并没有重视学生是否学到。虽然目标的陈述中我们也看到了“让学生...”、“培养学生...”等的句型,但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忽视了学生主体。在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忽视学生的现象。比如在描述目标时,要达到80%以上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样的句型虽然学生是主语,很多人会认为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描述的主体也是学生,其实不然。试问剩下的20%的没有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就不用学习了吗?这样的目标描述无意间就会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机会,同时也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这样的目标描述虽然主体是学生,其实描述的内容仍然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从学生的立场设定目标。

(三)目标陈述形式化,认知和陈述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

学习目标陈述形式化的现象是指教师对学习目标的陈述仅仅是在文字的层面,并没有按照目标的设定去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也就不可能去关注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所蕴涵的意义了。比如对某位体育教师进行采访时他说道:实际上,学习目标仅仅是写,虽然写好了,但是几乎很少用到。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要写学习目标是因为教案上有要求,曾经被称为“教学目标”,教案上要求填写这一栏,因此才写了学习目标。也有其他的教师认为,自己知道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很重要,但是为什么重要自己也不清楚,目标的设计往往与课堂教学是分开的,写学习目标是教案要求,在课堂上不一定用。虽然他们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认识不能代表所有教师,但是也说明了很多教师将学习目标看做是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没有认识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在哪里,所以就造成了学习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对于学习目标的陈述成为一种形式。认知和陈述实践不一致的问题是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实践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对一位体育教师进行交流时他说:“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始使用了学习目标的说法,学习目标的陈述要从学生的立场考虑,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与教学一定有关系。”课堂层面的学习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什么样的目标,在教学中就要达到。然而该教师却不了解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方式,只是认为别人看着他的学习目标来对照他的课堂,就知道他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与该教师存在同样认识的教师不在少数,多数教师对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方式、功能以及结构仍然认识不清。很多教师在陈述学习目标时经常使用到“让学生...”,“使学生...”,这样的陈述法都属于目标陈述法,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所以教师就无法区别不同层面的学习目标,也不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更无从谈起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正是认识和实践的不一致情况,导致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陈述出现各种问题。

二、教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现状的反思

(一)体育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

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与体育教师自身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是面对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标准由原来对学习内容的规定转变为对学习结果的规定。但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却没有任何的具体规定。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具体化的指导,教师也已经习惯了依靠大纲,失去了依靠之后很多教师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备课,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倾注了更多的时间,然而却忽视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实践。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有关课堂层面的体育学习目标研究理论较多,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对此关注。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加重视研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而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却很少研究。学习目标本来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们对它的忽略导致了它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正是因为体育教师们对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问题层出不穷。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中,最为经济的就是校本教研。每一名教师都有优势和劣势,这样将所有教师集中在一起通过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就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校本教研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虽然很多学校存在校本教研,但是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地认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文化比较欠缺,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也制约了教师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理解。

(二)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中的问题

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自身的原因占到了很大一部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导致学习目标陈述出现如此现状,也与目前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对于课堂层面学习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受到了三种不同的陈述方法的影响,所以研究内容也集中在这三个地方。这就造成了教师们在陈述课堂层面学习目标时,不是从技能、知识和情感出发,就是从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出发,或者是从技能、身体和心理出发。所以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学习目标中加入了这样的内容就是正确、合理的,一些教师甚至仔细研究了不同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之后认为是文字游戏,没有任何必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陈述方式属于上位学习目标陈述格式,对于教师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缺乏具体引导。同时,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相关理论研究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教学。虽然目前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理论研究不少,但是其中的研究也是针对陈述方式来论述,并没有将课堂教学实践与陈述方式、陈述结构进行整合研究,在研究中也没有指出为什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需要用这些要素来构成。所以,体育教师在陈述课堂层面学习目标时,只是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当教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就会忽视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将它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附庸。要想让体育教师真正地认识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从行动上有所改变,就必须要从源头上下手。建立学习目标功能与陈述结构和陈述方式之间的联系,让体育教师明白课堂层面体育目标陈述方式的内在原因。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功能与陈述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准确把握课堂层面的陈述结构

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功能决定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结构,而结构又由要素构成,为了实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指导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功能,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有了“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和“行为条件”这两个构成要素。这为实现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依据。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有了“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同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又都反映这学习程度,因此,合理的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必须具备“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个构成要素,但有时候在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中没有找到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因为它已经隐含于“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条件”这几个构成要素之中了。而无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格式,或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格式,还是“学习领域”目标格式,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学习目标所应包含的内容,都并不指导具体的每个方面。因此,无论是课堂层面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或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目标;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还是普遍性目的;落实到用具体的话语陈述出来时,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个构成要素。比如:分组合作,创编出无重复动作,并且包含有一定民族舞风格的健美操组合。这个学习目标中,虽没有单独出现“表现程度”这一构成要素,但是从开始到分组,并且到小组合作,包括要求编创无重复动作、具有民族舞风格的这些定语都充分地反映了“表现程度”。

三、结语

体育教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学习目标的陈述出现机械化的现象,完全照搬已有的陈述格式。对于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操作性不高。教师的学习目标陈述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出现了无“生”的现象,并且很多教师的课堂层面体育教学目标陈述出现形式化现象,仅仅停留在写学习目标的层面。教师对于陈述方式、学习目标陈述实践之间也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造成这些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因素,没有重视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校本教研意识薄弱,同时现有的针对课堂层面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也出现问题,没有将教学实践融入研究中,对于陈述方式的真正原因没有揭示出来,这些都导致了教师课堂层面体育学习目标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

作者:赖水香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