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策略范文

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策略

1调查现状与分析

社会体育专业的目标体系主要体现在各个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引方针上。通过上述几个图标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在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运动技术指导方面;在被调查的61名体育教师中,近1/3的教师对学校的培养方案并不十分了解,同时,社体专业的学生对现已有的培养方案的态度也比较中立,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对培养方案的明细并不了解;管理者认为目标体系的问题存在于其重心太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欠缺培养实践能力的具体目标。整体看来,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大体方向是顺应国家政策的指引的,只是在培养方案的宣传方面不够重视,致使体育教师和学生对具体的培养方案不了解,给实践教学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困扰。同时,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上,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突显。

2对策与建议

2.1德育及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素质、审美素质、智能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德育及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于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校园文化生活的熏陶等。

2.1.1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思想道德课程、计算机课程、外语课程、体育课程等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基本计算机和外语能力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育人这一舞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升华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获得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

2.1.2加强“积极性”的教育通过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讲座、研讨会议,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困难,保持乐观心情的生活态度。在整个社会普遍浮躁的今天,学会保持热情,保持对学习的渴求状态是非常不容易的。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大学校园里日趋明显的颓废心理,使学生明确当下的目标和奋斗意义,学会积极处事,这对学生毕业后的人生都会有正面的影响。

2.1.3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要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教师要学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彼此尊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教师要彰显人文关怀,弘扬正气;学校要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设立师德标兵和教学示范岗,弘扬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氛围,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2.1.4构建校园文化生活人类是典型的群居生物,管理学中也提到人的从众心理,从众结果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所在大环境的积极与否,并且,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对缔造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组织召开校园文化节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扩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视野,也能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心。号召大学生多阅读一些人文经典书籍,通过专家、学者推荐形式,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引导学生读书、读报,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为踏入社会奠定文化素养基础。

2.2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是指所学专业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特点等形成的知识结构体系。专业技能主要是指球类、田径等运动的能力。相较于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来说,社会体育专业比较偏重于理论学习,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泛,要求对所有运动都有所了解和接触,却不要求有较高的运动能力。

2.2.1明确社会体育专业理论、技能学习的目标社会体育专业在招生的时候比较偏重于文化水平的选拨,这关系到学生日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成形于理论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是 构建该专业学生能力的框架。因而,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应该更加深入,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专业技能技术的学习则没有必要像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那样深入。主要是结合课堂上对各项技术技能的理论了解,在专业技能课上,充分感受各项运动,以便充分理解书本上关于各运动的应用。

2.2.2鼓励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整合教学资源,跨学科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坚实理论为社会体育专业的研究做铺垫,建立理论教学为基础,实验训练为主,项目研究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

2.3综合技能的培养

2.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方案,使之更贴近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规划,是构建“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2.3.2深化三课堂联动的教学理念第一课堂是主要课堂,是实践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储备课堂,第二课堂是辅助课堂,主要是依靠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平台,第三课堂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是延伸课堂。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涵盖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考核管理、师生职责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三课堂联动教学在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应用。

2.3.3从科研中获取理论知识鼓励教师从科研中提炼实验课程项目,把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加深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实验,从课题研究与实验中领会理论知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3.4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制度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体现职业培养能力为主导,以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和职业发展为辅的实践教学目标。

2.4创新能力的培养

2.4.1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学生主持或参与教研、科研项目,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质以适应岗位需要。

2.4.2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类活动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实战提升学生对行业知识的了解,加深书本知识的运用,学生的专业技术适用能力得到锻炼。

2.4.3鼓励学生策划、管理学校赛事大部分学校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于体育赛事策划、管理,但是能提供给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并不多,所以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策划校园比赛,并自行组织、管理赛事。基于“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和“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相结合的模式,本论文将构建以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引下,搭建各种实践教学平台,把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构建内容体系的主线,依据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特点的教学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构建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体系,并根据管理体系的结构要素,采取相关措施,重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保障体系。

作者:刘巧玲黎晓萍赵芳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