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育理论课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
1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专业性因素。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时间较多,体力耗费大,如果学生自身精力调节不当,势必影响学习。所以学校应在学与术中定好位,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而近期学校扩招的原因,也导致教学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要低很多,文化基础较差成了学生理论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2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心理因素。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发生了明显变化。高中阶段高分升学的目的进入大学后转变成满足个人兴趣或就业等实用目的。很多学生渐渐厌学经商,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各种课外比赛,生活互相攀比。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断变化,呈现多样性。调查中,不少同学大多数抱怨老师不足或者教学管理不当,很少考虑到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归因的偏向,当前大学生外倾向比较明显,常将个人挫折、不如意的事情归因在外在环境因素,而很少反思。从学习主题和实施主题两方面来说,学生容易把原因归咎于教师或者课堂本身,学校和老师容易将逃课归咎于学生,而不去考虑教学和课程设置,这也是我们长期体育课程及方案推行模式带来的问题。
3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社会因素。高校扩招后带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明显,就业难成为共同的问题,而体育专业教师与其它专业教师相比同工不同酬,社会地位认同低,用人单位偏向于名校,这无形中给我们这个专业施加了不少压力。所以这些社会因素对体育生造成认识上的偏差,高理论水平并没有就业优势,舍本逐末,最终以损失专业基础为代价而告终。
4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管理因素。学校严禁“显性逃课”,却忽略了“隐性逃课”,使隐性逃课在课堂中横行无阻。学生们都认为在课堂上,只要不吵闹,不影响课堂纪律,不妨碍老师上课,便无伤大雅,不会影响学分,教师也充分表示理解。这种心照不宣的相互理解造成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师教学得不到改善。由此可见,教学管理的不到位,导致教学双方损失惨重。考核制度主要表现在考核方式单一,在理论考试前一两个星期只要老师划好重点,平常不听课的学生只要背好相应笔记,就能在考试中拿高分,结果分数高于知识。学生生活无规律,成为隐性逃课的源头。生活无规律,沉溺于游戏,四处闲逛,不按时休息,直接影响上课精力是否集中,导致上课睡觉居高不下。
5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课隐性逃课师生双方的文化内隐因素。文化内隐模式可以理解为内隐文化,就是外显文化的群众性经验积累和普遍情感积淀的结果。而学校教学管理出现问题时,学生采取逃避,老师则选择维系现状,如稍有难度的理论课,学生选择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不予理会,其中原因对方都心知肚明,于是隐性逃课成为必然。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理论老师关系疏远些,与技术老师相对亲密些。因为高中时期与教练养成常说的“师徒”关系,进入大学后,影响了学生性格。这种师徒文化,带来的结果则是轻理论重术科的悲剧。
二、建议
1.结合学生特点端正学生态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从入学开始,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水平和社会需要;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术教学有机联系起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体育运动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学有所用,真正体验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2.建立合理科学的教考分离制度。教考分离是对教与考双重检查的一种手段,合理而科学的教考分离制度有利于促进学风,规范教学。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及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命题,注重与任课老师,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老师与学生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能力测试的一致性。其次是加强考试过程的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3.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恰当的考试评定模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在建立考试模式时应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定。根据体育理论专业特点,可以从笔试,口试,问答和讨论的表现,学期综合小论文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这样会更加客观公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作者:崔友琼、段小洪、伍鸿鹰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